想起了天藏兄在前面发的一张图,再这里再贴一下,这张图特别重要,有很多信息需要从这张图里读取


1,爆豆声,针尖曲率越大,与沟槽的接触面越靠近上沿,而上沿的损伤往往大于沟底,特别是最上沿的损伤往往很大,因此用MM头听的霹雳啪啦,可能换上一个优秀的MC头 就很安静。
2,唱纹并非准确指向一个方向,大家看最右侧的唱纹,是歪歪扭扭的。而对于水平循迹角的调整,其前提是默认唱纹是规则的螺旋线,而且在A、B点上又要做为圆来考虑。实际上唱纹本身并非规则螺旋线,也不可能是一个精确圆形,因此调整的再精确的唱臂,对于实际唱纹来讲,也只是在更多的几个点上垂直罢了,因此没有必要在水平循迹角上仅仅计较。以实际为例,我调唱盘不过三五分钟,从来不会那么仔细去精确入微的调整,可往往一张新片子到我这里,能够从头到尾不出现一个爆豆声,不出现任何的可闻破音与失真! 唱盘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不要死钻牛角尖的去扣那个 A 、B点。
3,垂直循迹角非常重要,稍微一偏就会影响到声道平衡,以及另一声道的信息量
4,针尖越扁与唱纹越垂直,能读取的信息量越大,如果是圆形针尖,很多高频的细节都会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