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1KHz 16bit (也就是音乐CD)真的过时了么? [复制链接]

81#

回复 78# woow 的帖子

原帖由 woow 于 2012-6-21 14:31:00 发表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2-6-21 0:04:00 发表
嘿嘿,其实很简单。拿画面来做比喻的话,24bit相当于更高bit的色彩,比16bit更接近真色彩。192khz相当于更高的分辨率。楼主认为cd格式已经相当于1080p了,其实一般器材来放只达到dvd水准而已。如果谁有米买dcs旗舰,他也可以大声说cd格式就够了。而母带格式可以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满意的音质。lz理论水平很高,但是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纠结。lz

这个举例不恰当,如果大家都用CRT,那看蓝光和看DVD画质差别不大,没错理论上高码率,高比特色彩画质更好。但别忘了。现在大部分节目源,并非像视频一样,有很多官方蓝光碟,而所谓很多高清音频,大部分都是个人自己制作的,除非你用SACD ISO,我们在讨论音频文件的差异时,不能忽略了重播器材的水平。

Woow先生说到点子上了。不管是什么格式的采样,最大问题是源头是什么东西。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2#

原帖由 woow 于 2012-6-21 14:45:00 发表
现在市场化的高规格音频文件只有SACD,DSD,但为何大家都不买呢? 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某些SACD根本就是CD的升频版。没有本质区别。

对,这个事情比较常见。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3#

回复 79# woow 的帖子

原帖由 woow 于 2012-6-21 14:40: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21:03:00 发表
原帖由 woow 于 2012-6-20 20:51:00 发表
其实音响器材能100%发挥CD的数据水平。声音就已经很好的。可惜目前还做不到。只好靠高码率来弥补。

在CD唱片上不要指望能在高码率的DA上帮到您,越升越糟糕;从CD的发行版次上补充这方面的信息量才是最实际的。

这个谁都知道。问题是唱片公司肯吗?即使是唱片公司出品的所谓高码率文件,你如何知道不是升频出来的?当然你可能个人因素可以听到一些真正的高码率音频文件。但基于没有市场化拿出来讨论的意义不大。

上个月我也向几家唱片公司提议,为何不把24/192的原格录制文档发行上市?他们答我,这是他们的“鸡娜”和命脉,另外怕被别人盗版,所以不能发行上市。最多只能做1:1 直刻CD发售。但当您听过真正原格24/192录制的档案后,你会发现16/44.1的CD只不过是吃了24/192原格文件里的小小“牙屎”而已。黑胶也只能达到约40%的信息量左右。

(即使是唱片公司出品的所谓高码率文件,你如何知道不是升频出来的?)
===================================
这个打开文件从波表上可以看出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4#

科学不断在否定着自己以前的结论
信息论从前所做的结论也未必就是真理。什么是“超过人感官接受范围“?
仪器测出来的东西仅仅是那么几个指标,每架机器都是为了测那么几个指定的指标设计的。
影响人感官的因素怎么可能就那么几个指标!
影响人类听感的全部因素有多少?
有些环境貌似很安静,你呆在里面就是焦躁不安,为什么?因为虽然听不到噪音,但你的感官已经感受到了!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85#

回复 64# 镁声绕梁 的帖子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6-21 2:19:00 发表
好贴。碰撞出真知!

听过几款高格播放器播放所谓的数字母带,效果比同价位的经典cd机播放头版cd差得远。所以,坚定了我继续升级cd机的信心。

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所谓的数字母带,真正是原装母带转录的就好了?!现时网上可下载的大部分所谓母带文件,如果是用首版CD做成 24/192 的,已经算很有良心了,更何况说是母带转录呢!至于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如果您听过在电话上给您看的那套工作站播放数字母带后,估计您对升级CD机就一点胃口也没有 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6#

原帖由 臨軒king 于 2012-6-21 11:51:00 发表
相信坛子里的人都是追求的好音质,而不是去听所谓的量化噪声,这有意义吗?那位朋友说的是可以听出16BIT和24BIT的音质区别,而不是你说的噪声问题,LZ偏了吧,一位的去纠结不好的东西似乎意义不大吧,不然按照这个想......

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但你非要把它割裂开看待。潮汐和月亮有没有关系?
只能说你认识的还不够深入,不能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等你学习的深入一些了就会明白,量化噪声水平就是24bit比之于16bit的优势。
有人说自己“能听出16bit和24bit之间的区别却听不见一楼的量化噪声”,无异于说“自己看得见染色体却看不见细胞”。

另外,我还是67楼的那句话,谁要是说自己是超人,能听出16bit和24bit的区别,就请去AES那里领奖金去吧。。。
TOP
87#

LZ光说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拿16bit44.1K和24bit192K的来比较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TOP
88#

同意楼上的,如果听不出区别就省钱了,多好
TOP
89#

唱片厂的数码录音一定是超过16/44.1 规格的,否则做成的16/44.1 CD其音质会差得不可想象。

如将模拟录音的母带去做CD, 那就要用24/96 或更高的规格去量化模拟母带以制成高质量的数字母带。DECCA 公司就是这么去做的,如他们的Legendary Performances系列CD就是将老的模拟母带进行24/96量化,制成新的数字母带去做CD。Chesky 的唱片90年代就有128X oversampling 了。 目的就是为了将数字母带更接近模拟母带。

所以24/96 或 24/128 是有意义的。 尽管16/44.1 的量化噪音已经是很低,但这不等于高于此规格的量化没有必要。就像放大器的频响有必要做得超过人耳的生理听音范围一样。

对于音乐而言,做得好的16/44.1 CD 确实已经是很好了。 世界上大部分音乐都是这样的格式,所以玩好普通CD就很有必要。CD 是不会被所谓的PC-hifi 所取代的。
TOP
90#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2-6-21 19:37:00 发表
LZ光说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拿16bit44.1K和24bit192K的来比较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求您能不再提这句话么,这句废话已经要被嚼烂了。。。
不要以为就你见过192KHz/24bit,实验也不止就你一个人做过,我也做过,只不过,呵呵。。。。

不要争论了,就这样吧。。。
TOP
91#

不给争论LZ发这帖干嘛?
TOP
92#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20 14:13:00 发表
众所周知,DVD-A SACD以及蓝光音乐等高分辨率音源已经渐渐开始普及了(当然,这主要得益于破解和硬盘)
有人说,44.1KHz 16bit已经过时了,是时候去追求更高音质的音源了。然而,44.1KHz 16bit真的过时了么?

我们知道,192KHz 24bit比之于44.1KHz 16bit的优势在于两方面,第一是频率范围,第二就是量化噪声。
24bit的量化会有比16bit更低的量化噪声强度;192KHz会有比44.1KHz更大的信号带宽。
今天我做了一个25秒的44.1KHz 16bit的量化噪声测试音轨,这个音轨里只包含有一个随机的量化噪声。(也就是振幅为一个量化单位的随机序列,也就相当于一个“白噪声”)
这个音轨所包含的这个噪声就是44.1KHz/16bit规格的音频由于规格本身而引入的噪声强度。
大家可以试试,看看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器材要开到多大音量才能感觉到这个噪声。
以及,如果用那个音量听一般的音乐又会是什么效果 XD。。。

亲,听过记得回帖哦。。。

http://115.com/file/dpjain32#  


LZ不是说听过记得回帖吗?你还说“亲”呢!
TOP
93#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2-6-21 20:32:00 发表
不给争论LZ发这帖干嘛?

楼上说的问题之前都已经提到多次了,不要再重复了,好么。。。
TOP
94#

回复 92# szlghyj 的帖子

一看你就没有在国企呆过,哪个单位领导开会不是这样啊?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95#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21 20:52:00 发表
一看你就没有在国企呆过,哪个单位领导开会不是这样啊?

噢!我忽略了这点,各位同学,见笑!见笑!
TOP
9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14:55:00 发表
找个真真正正是24/192 录、制的原格母文件,对比一下压缩后的 16 / 44.1,听听有多大差别?
最怕是碰到一些 16/44.1 用软件升为 24 / 192 格式的文件作比较,这样等同把 VCD 放在蓝光里,一点意义也没有。

这种比喻有点不太对。
44.1K已经超出人耳范围,已经达到极限,
即使蓝光也远没到人眼分辨极限(300DPI),所以从VCD-DVD-蓝光可以清楚看出区别,但一旦显示分辨率达到300DPI以后,300DPI和1200DPI很难分辨。
另外,有一个主要的是声音是具有连贯特性,意思是说没有像图像那样的黑白分明情况,所以,44,1声音特性增补内容变换到192和真正的192没大区别。
同样,16bit因为被业界规定的1bit为6db标准,可以达到96db动态,再拓展下去,再高的动态没意义。
即使24bit录音,保守估计真正有效位超不过20比特,在16比特之内很有可能。
高采样唯一的好处可以降低相位失真。
TOP
97#

把个球体磨亮,光彩不代表实体积。房子造高大,里面却是虚空的或者稀疏的,有何意义。
TOP
98#

44.1K的由来:根据那个什么定理,要还原20kHz,理论上采样频率40kHz就可以了。但是要留有10%余量,那就是44kHz了,至于为什么会取44.1kHz就不清楚了.读书不能读死书,这个定理是有前提条件的,1.要有一个理想的滤波器把高于20kHz的频率一点不留的切掉,这个滤波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2.要对20kHz的频率进行采样,采样点要正好在正负半周的峰值上,否则还原出来的波形就变形了,如果采样要正好在零点上,这个信号就丢失了.其它还有在还原插补的环节上,对滤波器有灰常灰常高苛刻的要求.我相信若当时有现在的技术精度,绝不会取44.1K16B这么低.
TOP
9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chinaxh 最后编辑于 2012-06-22 12:17:37
TOP
100#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2-6-22 10:59:00 发表
44.1K的由来:根据那个什么定理,要还原20kHz,理论上采样频率40kHz就可以了。但是要留有10%余量,那就是44kHz了,至于为什么会取44.1kHz就不清楚了.读书不能读死书,这个定理是有前提条件的,1.要有一个理想的滤波器把高于20kHz的频率一点不留的切掉,这个滤波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2.要对20kHz的频率进行采样,采样点要正好在正负半周的峰值上,否则还原出来的波形就变形了,

不懂就不要装懂啦。。。
你说的每一条都透露出了你的无知,您还是少说几句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44,100_Hz
自己看看 Why 44.1KHz

高于20KHz的频率一点不留的都切掉?扯吧你,只要压低到144db以下就行了(24bit录音的话)。

非得在正负半周期的峰值上?哎,不懂没人说你,不要装懂好不?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2 12:17: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