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卡拉扬被DG的录音师害惨了 [复制链接]

查看: 39444|回复: 179
71#

原帖由 mzl 于 2010-9-22 22:20:00 发表
求购贝尔曼和卡拉扬合作的柴一,找了好长时间未果,官方目录上早就没了。寻找中。。。

去年再版了,搭子从费拉斯的柴小协换成了和朱里尼合作的李斯特2首钢协(好诱人啊)。兄可以留意一下。俺打算到网上淘一张回来。
音乐是唯一不带罪恶感的感官享受
TOP
72#

李斯特钢协画廊系列出过,也是名冠一时的录音:
音乐是唯一不带罪恶感的感官享受
TOP
73#

很多人都说老卡1962年录音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不错,我也承认气势够宏大,典型的柏林爱乐之声,但我感觉始终还是欠缺细腻和应有的起伏感,乐器总是黏在一起。这可能归结于录音师Gunter Hermanns的操作,也有可能是音乐厅的声学特性所致,还有可能是音乐厅录音间的那套录音设备。。对比之下,1980年DG的另外一套贝多芬交响全集(片号8LP stereo2740216),即Bernstein指挥的维也纳爱乐现场录音其风格就完全不同。当然,录音师不同(Klaus Scheibe),地点也不同(可能是金色大厅)。这一套气势没有那么大,但解析力好,乐句交代干净,起伏明显,更加真实自然,让人投入。有机会大家可以找来对比听下。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录音师Klaus Scheibe的录音风格并不一直是这样的,他在DG的很多录音都是我说的平直呆板,缺少活力。但换了地点,也许还换了录音器材,声音和风格就截然不同,这里面的因素值得思考和讨论。
TOP
74#

同意兄的分析。伯恩斯坦那套是在金色大厅录的,金色大厅的音响当然要好于柏林的耶稣基督大教堂。而且金色大厅也有自己的录音设备,录音师应该是会使用音乐厅的设备的(起码会使用部分)。我觉得卡爷的62年贝交全集论录音不能算好,演绎也有点做作。但是第4我非常喜欢。第9也很不错(但不喜欢第三乐章,流畅得过了头),JANOWITZ唱得真美。
音乐是唯一不带罪恶感的感官享受
TOP
75#

第九要得就是气势,这一点老卡和他的御用录音师是心心相应的。人声唱得也不错,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牺牲了真实性为代价,真实的歌唱性是怎样的?音程是怎样体现的?也许,音乐厅是罪魁祸首呢?我一直想有机会能到那个神圣的柏林音乐厅去亲自听一场音乐会,以最终找出原因,还老卡和老赫一个公道。就如同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大音乐厅,你听不到感人的音乐,那就不要怪指挥和乐团,同时你也不要指望那地方能录出优秀的唱片。卡拉扬--柏林爱乐--Hermanns就是一个曾经近十年不变的模式,声音风格就是大家听到的那个样,包括CD唱片和开盘带,喜欢你就买就听。但,我不会再要了。
最后编辑aad 最后编辑于 2010-09-23 01:55:37
TOP
76#

62年贝交全集的录音地点是在西柏林的耶稣基督大教堂。旧的柏林爱乐厅已毁于二战,新的柏林爱乐厅当时还没有建好(一年之后启用)。当时dg在柏林的主要录音场所就是这个教堂。这个教堂音响本身应该不错,但是dg的录音师没有能够录出让人满意的声音。柏林爱乐大厅落成后,音响也遭人诟病。所以后来柏林爱乐的很多录音大多还是放在耶稣基督教堂。但我倒觉得喜欢在爱乐大厅录的那些多,如卡爷的2个马九录音。

东艺音乐厅的音响确实很不好。比星海要差多了。
音乐是唯一不带罪恶感的感官享受
TOP
77#

东艺的外部装饰很豪华,还是请老外设计的,这就是上海人要面子的心理体现,据说里面的声学设计由同济大学完成。坐满听众和很少听众之间时间常数如何控制,相差多大?座椅材料,地板,墙面对声音的影响如何?近场和远场声音特性如何变化等等,学问大了去了。对比之下,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声音真的不错,是由清华大学设计的,据介绍,前期的实验工作很细致,包括座椅的材料。爱好音乐的人到北京应该去感受下。
TOP
78#

大剧院声学设计据说是一个澳洲人领衔的,西安那个也是。
TOP
79#

世界上好声的音乐厅也不多啊
TOP
80#

伯恩斯坦VPO贝交全集比红卡晚了十几年录制,这种比较公平吗?
应该和77年的白卡相比较,动态和能量方面白卡完胜伯恩VPO,细腻精巧方面白卡也非常不错,平衡感也很好,各有千秋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