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进来了,看到楼上AudioTechnology兄的观点,想到一个问题:通常分频点都会产生明显的相位失真,分频点越多,相位失真自然就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个扬声器单元能够完成全频回放,就没有必要由多单元分频合成去联合完成。但是受物理因素限制,以目前的技术成果及工艺水平,一个扬声器单元是无法理想完成全频回放还原的。不过,音箱设计中,以最少的单元数达到完成全频回放的目标,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妥协办法。
上面谈到‘全频’这个概念,从人类听觉的频率范围讲普遍认为是20Hz~20KHz;而从绝大多数音乐频响的角度看,普遍认为是40Hz~20KHz以上。所以从听音乐的角度看低于40Hz以下的低频延伸已经意义不大,我们更在意的是它【能否平坦延伸】等。事实上即使是落地箱也很少能平坦延伸达到低于40Hz的(甚至连50Hz都达不到),而设计良好的书架箱完全可以平坦延伸达到40Hz的水平,听音乐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40Hz的低频下潜自然是不能还原40Hz以下的极低频‘特殊效果’……。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大口径专业设计的‘低音炮’的低频下限仍然只有50Hz,听感上我们同样认为‘它的超低频和极低频已经非常好’,其实是因为低频‘量感’大从而使我们产生了‘低频下潜深’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