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音响的真相-----4寸口径能创最优秀的单元 ( 14页:2012的重... [复制链接]

查看: 47564|回复: 141
101#

原帖由 小反 于 2010-12-26 9:55:00 发表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10-12-25 18:10:00 发表
4英寸只适合做中音喇叭,但还是比5,6.5英寸纯中音喇叭声音紧
楼主别拿BOSE来说事,BOSE有声音好的发烧箱么?


BOSE的产品发烧箱还是很多......

=======
901????呵呵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102#

原帖由 小反 于 2010-12-26 9:55:00 发表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10-12-25 18:10:00 发表
4英寸只适合做中音喇叭,但还是比5,6.5英寸纯中音喇叭声音紧
楼主别拿BOSE来说事,BOSE有声音好的发烧箱么?


BOSE的产品发烧箱还是很多......



求真相,请举例。
人家BOSE自己都没把自己往发烧圈里靠,目标定位是时尚用品,类似B&O......
TOP
103#

楼主一开始就在标题里抛出来一个错误——或者说至少是有争议的结论:“4寸口径能创最优秀的单元 ”
,然后到处在找论据去证明它........
TOP
104#

老潘~我是小李
问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箱子早上打开声场打不开 透明度也不够  播放几小时以后声场和透明度就会大幅度提升 是和新单元没煲开有关么 还是很多大口径喇叭都有这个问题 需要活动活动
VOVOX;  TIGLON; SUNSHINE; 古河; WBT; VIABLUE; WATTGATE; CARDAS;HIFITUNING;万隆

http://vovox.taobao.com
15001060238
TOP
105#

原帖由 狐狸糊涂 于 2010-12-26 14:54:00 发表
老潘~我是小李
问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箱子早上打开声场打不开 透明度也不够  播放几小时以后声场和透明度就会大幅度提升 是和新单元没煲开有关么 还是很多大口径喇叭都有这个问题 需要活动活动


冬天可能会有这个问题,单元的橡胶折环因为气温低而有点硬,单元的某些参数只有在运动之后才会稳定;
当然也和你的音箱单元比较新有关。
还有就是,Morel 634的高硬度振膜带来的声音就是有点棱角有点点紧的声音,不属于声音很松厚润泽的类型 。
最后编辑潘志强 最后编辑于 2011-09-29 09:23:03
TOP
106#

原帖由 潘志强 于 2010-12-26 12:27:00 发表
原帖由 小反 于 2010-12-26 9:55:00 发表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10-12-25 18:10:00 发表
4英寸只适合做中音喇叭,但还是比5,6.5英寸纯中音喇叭声音紧
楼主别拿BOSE来说事,BOSE有声音好的发烧箱么?


BOSE的产品发烧箱还是很多......



BOSE是典型的美国声代表,产品怎么不发烧呢,从家用类到专业类,家用类的代表是以2寸至宝单元为核心的系列,而专业类则以4.5寸单元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当然也有其它单元类型,但最经典的就是以这两个口径的单元
TOP
107#

原帖由 潘志强 于 2010-12-26 12:29:00 发表
楼主一开始就在标题里抛出来一个错误——或者说至少是有争议的结论:“4寸口径能创最优秀的单元 ”
,然后到处在找论据去证明它........


呵呵,不只是理论,实践上也是这么做的
TOP
108#

最近听到一小些朋友苦于大口径音箱在小音量的细节损失,造成小音量无法聆听,非得要大音量细节才能出来,这就应该是大口径和小口径的根本区别吧?
TOP
109#

原帖由 AudioTechnology 于 2010-9-5 23:22:00 发表
如同围棋对弈,在更强的对手面前,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没下就注定输了。
喇叭也一样,不同的材料、结构,必然有高下之分或者各有适合的频段,因为全能的喇叭还没有出现,估计也不会出现,这就好比一把乐器物理上同时发出大鼓、小提琴、钢琴、人声的频率也就是囊括高、中、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电子合成的电信号,既然不可全能,那么只在不同的音域有种子选手而且有实力高下之分。
说分频喇叭全不全面,不考虑分频的结论,片


部分所见略同,小音量之美是很多人追求的,而四寸能很好的兼顾这点
最后编辑小反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13:27:51
TOP
110#

一年前的帖子,既然翻出来了就说两句。个人认为小反网友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自然界中乐器、人声等等构成音乐成分的主要音源,它们的基音频率主要落在40Hz~4000Hz之间,把这个频率段搞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瞬态指标小口径具有比大口径相对优势外,指向性指标,小口径也有优势。在人耳敏感的频率段,指向性指标是重要的,否则人稍微偏离扬声器轴向就会出现声音明显减小的现象,这时候音箱厂家提供的频响曲线(【轴向】测量得到)本来是比较平坦的,而你听到的情况却大不一样,感觉中高频1.6~4KHz明显少了,透明度不足了,鲜活感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鲜活感主要与瞬态指标相关)。这时候大多数处理的办法就是把音箱向内扭动一些,以补偿音箱指向性的缺陷,使我们能听到与音箱厂家测试数据基本一致的频响。波长大于扬声器口径周长的频率,可以说是全指向的类球面波,指向性优秀;波长小于扬声器口径周长的频率开始,将由类半球面波逐步演变为锥形波,指向性由基本良好演变为差。

以4英寸(约10cm)口径单元为例,他的周长约31.4cm,那么大约1100Hz以下的中低频频率指向性就是优秀的,1100Hz以上附近的频率指向性是基本良好的,随着频率增高,指向性指标会很快变差,一般情况波长小于扬声器口径直径的频率指向性就会变得很差,例如4英寸(约10cm)口径的扬声器单元,高于3440Hz以上的频率,指向性就很差了,如果设计人员要使用到这个4英寸扬声器的这些高频段,就需要采取一些改善指向性指标的措施。

从上面的举例看,如果我们希望由一个中低音单元去还原自然界中乐器、人声等等构成音乐成分的主要音源它们的基音频率(40Hz~4000Hz),以求获得瞬态良好且自然流畅“没有分频点影响”的声音,4英寸扬声器的口径都还略显大了,但是为了兼顾低频,就只好选择它。我想,小反网友从听感要求的角度提出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