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音响的真相-----4寸口径能创最优秀的单元 ( 14页:2012的重... [复制链接]

查看: 47613|回复: 141
121#

4寸单元的神奇,已经让我在上面花了十年的时间了
TOP
122#

佩服您的执着,老兄十年不孤单呀!执着去做几件事情,足够了,一辈子真正执着做的事情就那么几件。以后我得多学学。
只要把2、3百hz以上的重播做优秀了,声音的水准就好比一个维纳斯,在这点上4寸是完全可以的,要不要把大气雄厚的100hz及100hz以下的低音加上去或者调得平衡,也就是一个要不要追求刺激或者追求完美的问题吧,况且也不太难,看各人的要求,有个在不在乎以及投入产出的问题,对我来说还是中频重要,年纪越大在乎音乐的感觉多过对器材的感觉。
TOP
123#

原帖由 AudioTechnology 于 2011-4-11 11:30:00 发表
佩服您的执着,老兄十年不孤单呀!执着去做几件事情,足够了,一辈子真正执着做的事情就那么几件。以后我得多学学。
只要把2、3百hz以上的重播做优秀了,声音的水准就好比一个维纳斯,在这点上4寸是完全可以的,要不要把大气雄厚的100hz及100hz以下的低音加上去或者调得平衡,也就是一个要不要追求刺激或者追求完美的问题吧,况且也不太难,看各人的要求,有个在不在乎以及投入产出的问题,对我来说还是中频重要


其实,器材不过是通往音乐的一个通道,中华的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滋养,从常理上来说,4寸好象是播不好低频的,可是,我们放弃掉那些传统观念以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其实转这个弯,我化了两年左右
TOP
124#

一般来说,常见的音箱仅能兼顾某个段位,把那个段位做好,就能赢得满堂喝彩,要兼顾全面的特性,仅有四寸才能达到,大一点,没有了灵性,小一点,下潜又不够

有一个例外,有次在成都音响展上见到一对特制三寸的箱子,播大提琴的声音,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可惜的是,展会总是个让人浅尝即止的地方,没有深入探究,引以为憾!
TOP
125#

继续讨论这个四寸单元,最近朋友拿一对惠威M100来进摩,就是4寸单元的
TOP
126#

很多人会担心的低频下潜的问题,因为4寸单元毕竟口径有限,推动的空气量有限,回到主题,四寸能创最佳单元,4寸做中低音是非常理想的口径,它的中频感受特别好,自然真实,低频下潜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这种低频是可以让人“感动”的,因为它是有质量有量的低频,4寸良好的跟随能力,能把500HZ—100HZ的部分非常精确的表达出来,这是很多大口径汗颜的部分,大口径受制于震膜的质量,常常慢半拍,开始的部分需要极大的驱力来发动,本来已经结束的部分,它的重量震膜还在弹簧的自由震荡中,这又对功放提出来更高的控制要求,相反的是,4寸单元能“轻松”的是受控而准确的表达。那种点到即止的感受是非常感人的,同时在小音量下,它的信息量会比大系统多很多,让人可以静心聆听…
TOP
127#

4寸的单元中频固然是好~可是低频实在表现脚软啊~~~
TOP
128#

粗听会觉得比较少,可慢慢听下来,会发现一点都不少,那是真实自然的低频,更重要的是中低频的信息量非常多,能让人听到更多的感受
TOP
129#

楼住执着,精神可嘉,小口径密闭箱用家顶一下!
TOP
130#

原帖由 AudioTechnology 于 2010-12-25 20:09:00 发表
第二个实验,是分频点的问题,从听觉曲线看,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是300~6k,尤其3k左右10db的动静就能觉察,而掩蔽效应要求响度差在-17dB左右,而响度和频率的关系是复杂的,人耳对3k左右的响度很敏感,但对音质、音色、相位的失真的敏感度就没有专文加以讨论,我个人的看法是1k到2k多的总的敏感度超过了3k,两分频的方案除非对低频妥协,要想更完善的分频3分频或以上是必然的了,那么分频点多少为合适,实


不知 Audio Technology师兄此实验出来的结果如何呢?  希望继续交流~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