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为何要思考生死?(四)
马勒怕死?
死亡是什么?是消失?是毁灭?那么多早夭的兄妹去了哪里?人死后是不是就万事皆空,还有什么东西留下吗?
《第四交响曲》里,早夭的孩子们都到了天堂,乘着马车,响着铃儿在天上游戏作乐。第一乐章教你分不清是人世还是天上。也可能一个恍惚之间,孩子就由人世来到了天堂。展开部中间插入的一个新主题,简直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现世和来生都映照在这里。第二乐章,死神演奏着小提琴,拉出怪异的曲调,儿童不知畏惧,跟在后面嬉笑玩耍,中间段竟然是若无其事般悠扬的曲调。
说马勒怕死,真是从何说起呀!想想马勒年幼时兄妹们经常玩的死亡游戏吧,孩子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只知道本来不为人注目的弟妹,死后躺在灵床上忽然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换了活着时永远也不可能穿到的新衣,身上盖着鲜花,大家围着他祈祷,死者表情放松又安详。死亡一定是一种幸福吧,是一种享受吧。没有人知道害怕,其中一人躺下,其他兄妹为她献上鲜花,让躺下的人体验一次死亡的幸福和安详。这是和死神做的游戏,屋外传来嘈杂的人声、鸡犬的鸣叫,流浪乐师的手风琴曲调,还有远处军营的号角。马勒的音乐并不总在思考,有时仅仅就是记录。
第三乐章你好好听听吧,这里没有一次歇斯底里,有的是最最深情的咏叹。我真奇怪为何还有人听不到这里奇异的、透入骨髓的圣洁的美!
最后的乐章,马勒将自己和听者带到了天上,在天使面前聆听天使的声音。这里没有恐惧,没有错乱,只有快乐和安详。天使说的是天上的孩子所过的日常生活:谁为我们准备伙食,我们吃些什么东西,“世上没有音乐,能与我们的音乐相媲美,那成千上万名贞女翩翩起舞,如痴如醉,天使的合唱使我们兴致勃勃,到达天国欢悦的顶峰。”
可以这么说吗?《第四》告诉我们,死亡就是天堂。不要说马勒在撒谎。我们死去的亲人,都是身在天堂。这个你信,我信,马勒也信。但是我们想不出死后的亲人升入的天堂究竟什么样子,马勒用音乐给我们描绘出来了。
第四的音乐一点都不错乱、一点都不抓狂,庞大的乐队展示的是室内乐般清澈透明的配器效果,这是世上最透明、最动听的音乐。
谁要想去一次天堂,就听马勒《第四》。
还是老瓦尔特说的好:音乐是连接天堂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