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5175|回复: 763
381#

马勒为何要思考生死?(八)

说到第四乐章了。
多少次我听到这里难以为继:一个乐章耗时30多分钟,***(我不许人家说脏话,自己却骂出口了,罪过啊)也太长了吧?这个时间长度,贝多芬的整个《命运》都装下了,马勒大师您也太水了吧?内容极其繁复,听了几次,结果都是如坠云雾。这最后乐章是不是世界第一“水”乐?好多次我到这里干脆放弃,就当是布鲁克纳未完成的第九号了。好像也行哈。马勒就这么怪。
没办法,对待马勒的音乐是要下苦功的。马勒不是莫扎特,可以一聆即懂(生造词,很像成语不是?),听马勒绝对无法放松。
听马勒的交响曲,搞清结构尤其重要。如果搞不清楚结构,根本无从领会。
先从结构下功夫,搞清楚它:开头是一段序奏,小提琴奏出的主题如同一次飞升和迫降,包含着前半句的希望和后半句的破灭。主部是省略再现部的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由小提琴主奏,第二主题由圆号呈现。展开部极长,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展开部各有一声锤击,第三个展开部原来也有锤击,后来被马勒猥琐地删除了,因为他实在惧怕这锤击预示的不祥之兆,怕它一而再再而三真的应验。
这个乐章的含义马勒说的很明白了:英雄受到敌人三次攻击,第三次像一棵大树一样倒下。
注意两个要点,一是马勒说乐曲的主人公是英雄,二是马勒的《命运》正与贝多芬相反,不以胜利告终,却以失败(甚至死亡)收场。
倒马者可以大放厥词一快口舌了:小样儿,就你也配称英雄?人家贝多芬是胜利,你是失败,高下立判了不是?贝多芬是精神高扬,凯歌响彻全世界;你是黯然而灭,哀歌……呃,也响彻全世界了啊。贝多芬高尚,你马勒猥琐不是?
马勒所言英雄,真的不是贝多芬乐曲中的英雄、受人崇拜的得胜的王者。不要用英雄这个词了,就说“人”吧。受尽苦难的人最终被命运击倒,败下阵来,甚至失去生命,连重头再来的机会都没有。我要说,经受了命运的折磨、经受了战斗考验的失败者,不逃避,不退缩,真的是英雄。
听到这里,再回想贝多芬的终乐章,简直有些趾高气扬、得意洋洋得可恶了。仿楼主的口气:不就是一句“俺赢了”或是“我考上了”吗?至于吗,两个主题加连接的主题,古乐指挥们还要把呈示部重复一遍,磨叽了整整一个乐章。总算结尾还好,加了一句“革命尚未成功,鄙人还需努力”,还算夹了一回尾巴。呵呵,马勒真毒害人,害的我对一直敬爱的贝多芬都有些怀疑和反感了。
听《马六》的第四乐章是享受吗?绝对不是,我感觉完全是一种折磨,几乎等同于一次精神刑罚。
好听吗?绝对不!
你喜欢吗?谁喜欢下地狱!
深刻吗?也许吧。马勒和贝多芬正好相反,恰好形成命运的两极。有成功的刘邦,就有霸王别姬的项羽,两者同样伟大或渺小。
再问一句深刻吗?也许吧,一正一负,一阳一阴,有着等同的价值。如果说贝多芬深刻,马勒也就深刻。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03:04
TOP
382#

看来,一般人要听出小马的高妙和深刻,只听肯定不行,参谱恐怕也没戏,必须拿着本马勒及马迷的文字说明大全?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383#

两位打住吧,适可而止。以下出自上面的布列兹谈马勒访谈录:



You succeeded Leonard Bernstein as chief conductor of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id you talk with him about Mahler?

主持人:你接任伯恩斯坦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你和他谈论马勒吗?

Boulez: No, we did not have very close contact withBernstein. I saw him, of course, from time to time, but I mean we didnot discuss music, because our tastes were so far from each other thatthe discussion would not have gone anywhere. And I think there was akind of agreement for not touching this type of subject.

布列兹:没有。我们和伯恩斯坦的接触并不密切。当然,我时不时见到他,我所说的“不密切”是指我们并不谈论音乐。我们两人的理念相差十万八千里,谈论会有什么结果?我觉得我和他之间心照不宣:就是不涉及此类话题。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21 21:48:00 发表
看来,一般人要听出小马的高妙和深刻,只听肯定不行,参谱恐怕也没戏,必须拿着本马勒及马迷的文字说明大全?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9-21 23:07:45
TOP
384#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21 21:48:00 发表
看来,一般人要听出小马的高妙和深刻,只听肯定不行,参谱恐怕也没戏,必须拿着本马勒及马迷的文字说明大全?



原来亚河兄也有这么执着的时候啊。
TOP
385#

有几位资深马勒乐迷电我,今日的阿巴多大师演的不错。我错过了一场应该在场的演出。生活有时真是充满遗憾。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1 23:59:22
TOP
386#

一阙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生命回旋曲——巨人的诞生和牺牲/马勒第一听后感

这次我坐在阿巴多对面,看着阿老那极富弹性的手势,反着听了一回马勒,不知道现在脑子里回响的旋律是不是反的。马勒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很有意思,第四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回旋。  第一乐章,起首就将我们带到了广袤的原野,不知这是原始的村落还是现代的农庄,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正在孕酿,——这黎明的酝酿过程也就是巨人诞生的孕育过程,一声一声的布古鸟叫仿佛是在催生巨人的诞生,大地母亲敞开她最广阔的胸怀,似乎在为这巨人出生作着一切准备。中段一段极优美又喜悦的旋律如春水一样从大地深处涌出,并向四面八方奔流,——我现在脑子里响着的就是这段旋律。再往下一段双簧管的尖鸣似是一匹骏马仰头嘶叫,这是最切近的呼报,表示着那个关键时刻就要到来——巨人直接从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娩出。——马勒音乐一点都不“深”,也不“沉”,更不“刻”,有很强的镜头感,也有很强的戏剧性,同时也很优美动人,先说这第一乐章,明天再说其他的。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9-21 23:54:1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87#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1 23:53:00 发表
这次我坐在阿巴多对面,看着阿老那极富弹性的手势,反着听了一回马勒,不知道现在脑子里回响的旋律是不是反的。马勒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很有意思,第四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回旋。  第一乐章,起首就将我们带到了广袤的原野,不知这是原始的村落还是现代的农庄,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正在孕酿,——这黎明的酝酿过程也就是巨人诞生的孕育过程,一声一声的布古鸟叫仿佛是在


好几次,我看到阿巴多对面的人群,不禁想,神明在座。。。神明在座。。。
TOP
388#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1 23:53:00 发表
这次我坐在阿巴多对面,看着阿老那极富弹性的手势,反着听了一回马勒,不知道现在脑子里回响的旋律是不是反的。马勒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很有意思,第四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回旋。  第一乐章,起首就将我们带到了广袤的原野,不知这是原始的村落还是现代的农庄,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正在孕酿,——这黎明的酝酿过程也就是巨人诞生的孕育过程,一声一声的布古鸟叫仿佛是在


马勒第一交响曲确实平易近人,完整性也很好。我曾经被赞德指挥一个学生乐团的现场演出打动。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03:34
TOP
389#

回复 387# 马晓乐 的帖子

我是TM的让郑明勋害的,上次8月5日听的也是这曲子,跟今天听的简直天壤之别,根本就不是一个曲子,郑明勋和他的亚洲爱乐——草台班子一个,把莫扎特演的也一点味道没有,谁跟谁都不挨着。现场听错了,效果更坏。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05:3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90#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1 23:53:00 发表
这次我坐在阿巴多对面,看着阿老那极富弹性的手势,反着听了一回马勒,不知道现在脑子里回响的旋律是不是反的。马勒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很有意思,第四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回旋。  第一乐章,起首就将我们带到了广袤的原野,不知这是原始的村落还是现代的农庄,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正在孕酿,——这黎明的酝酿过程也就是巨人诞生的孕育过程,一声一声的布古鸟叫仿佛是在

马一远非成熟的马勒。当心你坐正面的那场《马四》,毒死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