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5123|回复: 763
401#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9-9-21 18:36:00 发表
马四就是对童贞,对孩童时期的梦想、回忆的告别,也充满了对**世界,包括对性的不安和惊恐,是马勒走向走向真正成熟之前最后的一个避难所,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请教诸位大侠,我一直觉得马勒第三交响曲在结构上有失衡。这个第一乐章也太长了,足有30分钟多。如果不是有最后那个伟大的慢板收住,实在失衡得厉害。当然这个第一乐章听起来很过瘾。你如何看这个结构?
TOP
402#

回复 400# 收音机脑壳 的帖子

我看空位还是不少,不买账的人还是挺多。不聊了,睡觉,奉劝倒马的人,听完马勒的现场之后再说——抛掉偏见,抛掉对音乐的已有成见。我次我给大家作个反面教材,不过我知错就改,任何贴标签的作法对任何音乐家都不合适——尤其对马勒不合适。谢谢大家。——替马大爷。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31:03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03#

回复 402# shenming 的帖子

用和我一起去的以为朋友的话说就是“他们估计是拿赠票的”。
今天普三第一乐章完了以后有人居然鼓掌了,还有被乐迷的“嘘”压了下去。。。。吓死我了都,生怕大家跟着鼓掌,那就悲哀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和我朋友说起这个小插曲,他来了句经典的:这哥们估计是拿的赠票进来的吧。。。。
挚爱科瓦塞维奇
TOP
404#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2 0:27:00 发表
我看空位还是不少,不买账的人还是挺多,


我和本地乐迷一直很奇怪这事,居然一周以前还有280的票。
这事在上海是无有可能的。我估摸着北京的朋友们去弘扬中华文化了。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33:19
TOP
405#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2 0:20:00 发表
我觉得正面看阿巴多觉着他挺年轻的,像个小伙,比照片上“少性”多了。反着听有时也挺过瘾,能看清指挥的表情,他想表现什么当下就心领神会,所以劝大家有时不妨听下反面,有不同的感受;有次我在柏林爱乐大厅听小泽的布鲁克纳第七,细节非常非常多,现在都记忆犹新,前一阵听海汀克的正面布第七,一点感觉没有,也许是落了病根了。反面听就像你深入乐队一样,真有股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感觉。

呵呵,想到您落座在正对面时候就羡慕可以看见阿巴多的表情,上半场钢琴挡着,我都不知道他是不是穿燕尾服了,下半场才看清人是西装。另外,看了很多阿巴多的DVD之后,基本有对其面部表情,甚至动作有了些了解和熟悉,要是现场再能看到真实的,相当爽咯。
TOP
406#

原帖由 收音机脑壳 于 2009-9-22 0:23:00 发表
你说的是普三?


没有,就是说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长时间酝酿的那段弦乐,貌似有个管子早pu的吹了一下下。。。这个也可能偶紧张听迷糊了。。。

不过,我对阿巴多的马勒迷的一般程度,反倒很喜欢一些不像阿巴多那样灌制很多马勒的指挥,最近喜欢听 西诺波利 的马勒,听了他的马一,马二都很好。。。
TOP
407#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2 0:27:00 发表
我看空位还是不少,不买账的人还是挺多。不聊了,睡觉,奉劝倒马的人,听完马勒的现场之后再说——抛掉偏见,抛掉对音乐的已有成见。我次我给大家作个反面教材,不过我知错就改,任何贴标签的作法对任何音乐家都不合适——尤其对马勒不合适。谢谢大家。——替马大爷。


手上还剩一张24日的票。我也不知道我21日的票,上海去的朋友有没有帮助我处理掉。
俺一定要排除万难,飞往北京。
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9/22 0:41:16 上传)

7.jpg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43:50
TOP
408#

在此求一张,马四那天的票,限价280.。。。有280的池子座最好  啊哈啊哈啊哈哈
TOP
409#

原帖由 马晓乐 于 2009-9-22 0:43:00 发表
在此求一张,马四那天的票,限价280.。。。有280的池子座最好  啊哈啊哈啊哈哈


你到本坛软件交易区看看。我记得hanson681在出票。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page=end&forumpage=1&topicid=167795#2223370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0:49:34
TOP
410#

哈哈,蒂尔·艾伦施皮格尔,看来还是我了解你,你和你引用的席慕容诗歌里写得一模一样。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22 0:27:00 发表
奉劝倒马的人,听完马勒的现场之后再说——抛掉偏见,抛掉对音乐的已有成见。我次我给大家作个反面教材,不过我知错就改,任何贴标签的作法对任何音乐家都不合适——尤其对马勒不合适。谢谢大家。——替马大爷。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9-22 01:17:5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