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为何要探讨生死?(四)
并不是马勒的音乐一轰鸣,就是磨磨叽叽于生死,他的音乐更大的比重是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感受。第三交响曲开始时8个圆号的齐奏,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四季更迭的信号,是大森林的无声的欢唱!第二乐章,花的言语,洛可可风格的倒影。下面几个乐章就不要一一说了吧?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关于清晨、关于青年、关于憧憬的美丽诗篇,从头到尾充斥的不是死去活来的磨叽,是鸟语花香和美丽动听的歌谣,最后的爆发是献给青春和未来的欢笑和豪壮的誓言;第二乐章,是蓝色海岸边青年的欢舞,水清天蓝,人正年轻,还有什么比青春更美好?您一定要问,为什么青年在第四乐章被送进坟墓?不是马勒矫情,不是马勒“垂髫小儿却满口康德(切利讥笑马泽尔语)”,这是马勒替7个死于襁褓、3个死于少年和青年的兄妹在向上帝发问:生命如此美好,为什么刚开始就要被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