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复制链接]

查看: 9960|回复: 67
11#

回复: 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原帖由 eckel 于 2008-7-9 13:12:00 发表
厄……拉德斯基倒的确是有演奏过,2007年12月31日新年音乐会。号称“维也纳宫廷爱乐乐团”出品。
但是,关于拉德斯基的掌声,是Johann Strauss写在谱里的么?1987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哪位观众知道该怎么鼓?是也只能是Karajan带动大家做到了。
那么,对于不常听古典(哪怕烧友谁会经常听拉德斯基?)的观众们鼓掌时机的把握,是指挥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



其实好象还有一次铜管乐改编版,但是情形完全不是这位所描述的那样。
即使如此,也不足为借口来攻击深圳音乐厅或者深圳人。这个事情不值得细说。

“国人在金色大厅”现丑,很好笑。总有这么一些“国人”,超然于“国人”之外。
TOP
12#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很多方面都有原因,包括招投标的问题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13#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向不从事建族业的的同志们做几点说明:
1、本行业分工很细的,有:建筑师(负责模型艺术设计等)、结构师(从事力学构造、材料性能分析等,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模型构思一般由他们转化成实际物设计)、地基工程师(看名称就知道干什么的了)、建造师(俗称“项目经理”这一批人,负责施工)、造价师(搞经济概算的)等等。。。。。。。大家共同协作完成一建筑,除了建筑师中部分人可以不懂一些计算之类的,其他人应该都会,否则拿不到执业资格的;
2、音响设计之类的设计一般由建筑师和结构师及专业音响师共同完成,前两类“师”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有更细的设计分工;
3、很多“标志”性的东西设计,请大家能同情一把“师”们,因为往往他们也要背离专业服从于“政治”和“领导”,许多时候还要制约于“造价”和甲方意志
TOP
14#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深圳的文盲们发了财就去听音乐会了:
1.普遍的迟到进场加铁掌高跟鞋猛跺地:“我来了!”

这话MS针对女士,  大概是个女性仇恨者,
每次音乐厅所见固非让人感觉良好, 但也未必如此恶劣吧
God cares what I care, but I do not see him!
TOP
15#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看了上山砍柴,明白了如下问题:
什么叫混淆视听!
什么叫强以不知为知!
什么叫片面的爱国主义!
什么叫惹急了的狗喊得最凶!
什么叫拉帮结伙蛊惑人心陷害忠良!

上山砍柴先是转移话题把音乐厅问题变成LZ背景的阴谋论问题,
紧接着把对观众素质的批评转为对深圳人的批评甚至是国人的批评,
等到有人指出鼓掌问题又顾左右而言他。
最后拉着一帮国人集体叫嚣爱国主义,拿着爱国主义棒打一切,
果然深得文革真传!是过来人,佩服!

于是,可以回答楼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音乐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陋习难以根除!
LZ不必怀疑,上山砍柴以及他所代表的一类人就是中国当代音乐会听众的现状
LZ不必纳闷,上山砍柴及其所代表的就是为何会出现这些陋习的群众基础
LZ和我可以哀叹,有上山砍柴等人的存在,国内音乐会至少这十年听众水平永远没有提高。

于是我想到了日本,
这个小小的岛国。
从对西方音乐一无所知穿着拖鞋进场到衣冠整齐正襟危坐,他们用了40年!他们的认真、严谨和细致同样让日本成为各个大型交响乐团巡回演出的必经之地。他们也有了引以为豪做工细致的历史录音不断面世,赶超英美欧洲。
这个进程,中国50年了,还没有走完。
是的,上山砍柴,我代表所有热爱音乐和经常光顾音乐会的人说一声
谢谢你!!!


附:拿了资格证就能造出音响一流的音乐厅,LS那一位很傻很天真。建筑和音乐如何相得益彰,远非你所想那么简单。指挥家喜好不同,其设计和摆位就会不同,哪有固定的道理。莱纳,为了增加芝加哥音乐厅的回响时间还投入几百万美圆动手改造,目的就是那区区0.1秒。建筑师能让音乐家满意吗?音乐家的理想建筑师能够实现吗?这永远是一对矛盾。所以卡拉扬和他的柏林爱乐厅是伟大的,因为这是音乐家和设计师完美结合的典范。
LS,这和你说的那几张资格证书那几张空洞的纸没有什么关系。
对了,我好像记得北大门口卖这种纸 的挺多的。赶明儿我也买一张上个图给你看看,给你家设计一间音响房。
真的,免费,哥们!
最后编辑souslepond 最后编辑于 2008-07-10 01:28:52
TOP
16#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你是否可以先回答我的问题,楼主转的就是你写的?
TOP
17#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此其一。
种种言论,流毒甚至,不可不正本清源,此其二。
去过国家大剧院,到过保利,流连于北京音乐厅,也曾驻足于中山音乐堂,虽未到过深圳,但与LZ心有戚戚焉,此其三。
故有感而发!
TOP
18#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鉴于你的“拔刀相助”都是一些废话,因此也就不想一一回复。
谁在流毒,似乎也不需要说明。


要说明的是,我回击的是楼主转载的东西,不是回击他本人。我也认识他,不会对他这么不客气。
当然,我对他根据一个很不负责任的发言就说深圳音乐厅怎么了,也不赞同。
TOP
19#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如果我的比较冲动的发言引起楼主的不愉快,那么我要说抱歉。
我的话没有针对你。


我还没有学会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视而不见。
所以看到那种大而化之有无根无据的用心不良的言论,比较生气。
大家都不是小孩了,说话做事负责任一点还是好的。
TOP
20#

回复:金碧辉煌深圳音乐厅使用于设计失败zz

看到上山砍柴突然收紧言论,突然变得开朗、豁达、包容,我很欣慰!
还知道区分对象,分门别类,有长进!
也许我的“废话”还是产生了作用。
说明一点,在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之后有些人也算迷途知返,可喜可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