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576777879808182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201|回复: 819
791#

房間處理器

試試房間處理器
達聲音響極品黑膠唱盤專門店网址:http://www.tatsangaudio.com.cn
TOP
792#

fm,n= π/2[eh2/12ρ(1-σ2)]1/2.[m2/1n2+n2/1b2]1/2 这条公式似乎是用来计算材质自身的共振频率。在其中看到没有板后空气层的因数,下面那个我怎么算也算不出20和32这两个数来。
f0=600/sqrt md
式中,m是薄板的密度,d是薄板后空腔的距离。这条简化公式没有框架间距因数,所以不太清楚它成立的条件。
TOP
793#

原帖由 ljw2hqf 于 2009-11-1 15:33:00 发表
“没有穿孔吸音效果会大幅度降低,既然已经做好了,补打孔吧”
吸声墙外面还没订任何板,现在只用棉布把力面的DD封牢。
因为这个房间也只是过渡一下(估计用1年左右,新房就可装修好了),有其它简便点好法子吗?

如果“吸声墙外面还没订任何板,现在只用棉布把力面的DD封牢”,那么这个“吸声墙”仍然只是吸收中高频而不能吸收低频,但听音室处理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吸收低频。根据你说的情况,你的听音环境里中高频可能已经相对吸收过量了,例如“击掌试验”时“回声”会基本消除,但是中低频驻波却仍然突出,声音表现会缺少鲜活感,透明度,而且中低频会含糊不清,是这样吧?

既然是临时的,忍耐一下也没关系,如果不能忍耐,做穿孔板吸收器是处理吸收中低频的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前面有谈到“做穿孔板吸收器施工注意事项”,千万不能马虎……。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94#

原帖由 达声 于 2009-11-1 18:14:00 发表
試試房間處理器

有没有图片和说明??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95#

前面有谈到“做穿孔板吸收器施工注意事项”,千万不能马虎……

请问是在多少楼谈到?准备学习一下
TOP
796#

80页内容拜读多次,仍一知半解,但心里明白松香味是专家,是德才兼备的大师,按大师操作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原先准备好的60/60cm最深24cm板材77块扩散板弃之不用,打算重装听音房.规格4.5乘6.9高3.2米.请大师赐教.板材还可利用吗
TOP
797#

原帖由 3344876 于 2010-8-31 10:59:00 发表
80页内容拜读多次,仍一知半解,但心里明白松香味是专家,是德才兼备的大师,按大师操作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原先准备好的60/60cm最深24cm板材77块扩散板弃之不用,打算重装听音房.规格4.5乘6.9高3.2米.请大师赐教......

兄弟客气了,大师不敢当。房间尺寸4.5x6.9x3.2高(米)已经非常好了,建议吊顶改用穿孔板制作成低频吸收器,扩散板还是弃之不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98#

吊顶空腔50CM可以吗?然后用九夹板按百分之五3CM孔径均匀打孔,外用较厚纯棉窗帘布包住九夹板封顶。两侧墙由于一侧有二扇1.7乘1.5米窗除了做80CM高吸音墙裙,只能用厚重窗帘。另一侧按大师传受的方法办。左右侧墙限于条件无法对称,会影响效果吗?如影响怎样补救?音箱后墙硬墙不作处理。坐位后墙按大师方法办。地面地砖加地毯。还要请教第一反射点是否还要特别处理。请大师赐教。不胜感激。
TOP
799#

好帖,需要留记号
TOP
800#

回复 797# 松香味 的帖子

重复拜读仁兄精劈论述,尤是茅塞顿开,终于有了感觉。吸收不会歉多,吸收多,直达声就多。准备重装聆听房前,还有一事请教:因为现有听音房6乘7米,用9乘5cm木作间隔,总感觉在房间听比在听音房要好听,特别是交响乐在房间听真是千毫毕露,此现象百思难解。还有重装时淮备用60乘30cm厚8cm轻型环保砖按6.9乘4.5米作间隔,再用9乘5cm木条附墙作吸音墙,因为有9cm厚空间除了放吸音棉外还想放隔音材料,请赐教隔音材料是什?泡模板可算隔音材料吗?请松香老师指导,五腑铭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