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172737475767778»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228|回复: 819
741#

原帖由 帮忙退烧 于 2009-10-11 14:09: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10-9 15:31:00 发表
这些“矿棉吸音板”没有使用过,不知道它们的透气性怎样?个人认为,如果它们的透气性很差,吸音作用就不好。还是保守点做霍勒姆滋共振吸收穿孔板吧,吸收峰频率尽量达到60Hz左右或以下为好。

这样的石膏板呢

这个石膏板的穿孔率看上去太高了吧?你的吊顶内空间有多少深度?50cm吗?如果内空间不足,仅仅35cm~40cm,穿孔率还是控制在0.5~0.8%之间为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2#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10-10 13:07: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 22:28:00 发表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9-2 21:51:00 发表
ALAM现在在迷惘


一直在迷茫啊。咱是hifi菜鸟还请多指教。

想想许多耳机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就知道我们不需要房间的“反射、扩散”来“制造音


松老师说的没错,耳机的效果确实很好。不过如果将耳机离开耳朵1厘米效果会怎样呢?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10-11 20:53:28
TOP
743#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0-11 20:52:00 发表
松老师说的没错,耳机的效果确实很好。不过如果将耳机离开耳朵1厘米效果会怎样呢?

O(∩_∩)O哈哈~!!中低频特别是低频将大幅度缺失。

不同结构的耳机情况不尽相同,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声短路”是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4#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只有个人的思考,一切还是事实和实践说话,有机会去阳朔拜访松老师。
TOP
745#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0-11 21:18:00 发表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只有个人的思考,一切还是事实和实践说话,有机会去阳朔拜访松老师。

欢迎!

还是关于耳机的问题吗?当面谈就方便多了,我打字比较慢,面谈会说的比较清楚且不容易产生“误解”。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6#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10-11 21:26: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0-11 21:18:00 发表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只有个人的思考,一切还是事实和实践说话,有机会去阳朔拜访松老师。

欢迎!

还是关于耳机的问题吗?当面谈就方便多了,我打字比较慢,面谈会说的比较清楚且不容易产生“误解”。


不,我对耳机兴趣不大,我对松老师的听音室设计更有兴趣。
TOP
747#

下个月就是我的听音室建成使用十周年,欢迎带你自己熟悉的系统过来试试。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8#

谢谢松老师,还是多带耳朵比较合适些。
TOP
749#

有个疑问,为什么要穿孔呢,既然要处理低频,那么穿孔率就要很低才行,穿孔吸音板一般都用在侧墙中低频的吸收,而对于低频吊顶采用薄板共振的做法不是更直接。市面上卖的穿孔板有两种,槽型结构,大小孔复合结构。穿孔率在9%-12%左右,复合结构的吸音板会有两个临界点的吸声频率,吸声频率较宽。
TOP
750#

顶一下松大侠的HI-END听音房!!!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