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869707172737475»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914|回复: 819
711#

要顶!!!
TOP
712#

我对那些超级的音乐迷推崇备至,mp3的音质已经达到了音质要求,呵呵,咱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TOP
713#

如果推崇移动中的音场,只有跟着松大混了。

如果是对现场的还原,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是听音室空间与演奏录音空间容积的比例,如果比例过于悬殊,所谓的现场还原都是胡扯。

重播有点复杂的小厅录音,16平米以下的房间,啥都别谈。20平米的房间才能基本把音场展开,基本正确的表达录音内容。要真的有严格意义上的现场感,7,80平米的房间基本才可以。这么大空间,对器材是个严峻考验。如果空间不够大,即使搞个超大的箱子放进去,也根本没用,那样做获得的所谓现场感,其实是系统的毛病跟现场的弱点比较接近而已。

如果是大空间录音,极端的说,把今年国庆阅兵录成2.0的最高规格文件,想把这个现场感还原出来,必须要个超级大厅,用专业系统来重播,民用系统全部靠边站。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09-09-02 00:17:55
逗你玩儿
TOP
714#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9-2 0:16:00 发表
如果推崇移动中的音场,只有跟着松大混了。

如果是对现场的还原,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是听音室空间与演奏录音空间容积的比例,如果比例过于悬殊,所谓的现场还原都是胡扯。

重播有点复杂的小厅录音,16平米以下的房间,啥都别谈。20平米的房间才能基本把音场展开,基本正确的表达录音内容。要真的有严格意义上的现场感,7,80平米的房间基本才可以。这么大空间,对器材是个严峻考验。如果空间不够大,即使搞个超


兄台理解不是我的想法,我说的是,街道上的声音,最能让我感动。
TOP
715#

我说的是我的一点看法
逗你玩儿
TOP
716#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9-2 0:22:00 发表
我说的是我的一点看法


我觉得家庭听音室,有一个不足,就是层高不够。
TOP
717#

前面已经说过:

相对最保真(HIFI)的“现场”位置,是指挥的位置上或录音师精心挑选的两(左右)声道主麦克风位置上。哪里,麦克风的位置处于【混响半径】之内,各种反射干扰相对最少,哪里有相对最真实的乐队层次感,最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最平衡真实的声音。

而所谓的“最佳效果”的位置,在听众席的某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获得“经过音乐厅反射、扩散等制造出来”的“最佳效果”。同样一个乐团演奏同一节目,在不同的音乐厅“效果”也不一样。


因此,录音从一开始(麦克风和听众)【位置】就不同,“效果”肯定也不一样。

录音和现场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录音公司不同,或录音师不同等许多因素都会造成“音色”风格的差别,这些其实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功能,我理解就是高度保真的还原“麦克风位置上录下来的”录音内容及录音水平(包括录音风格)而已,而不是“还原”【最佳听众席】上听到的现场效果。

因此,喜欢和注重“相对真实的乐队层次感,相对更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相对更平衡真实的声音”,常常就会感觉录音比现场效果“好”;喜欢和注重听众席上的“现场效果”的,就会感觉录音没有现场效果“好”。其实拿“录音”与“现场”对比,就像拿不同方法烤制的面包相互对比一样,只不过“现场效果”是由音乐厅的声学特征营造出来的,而“录音效果”则是由录音公司或录音师制作出来的。不要认为现场效果就一定很好,它由音乐厅的声学特征效果及是否处于【特定区域】听众席位决定;同样,录音效果也不一定就具备“层次细节相对丰富、声音相对平衡真实”的特点,它是由录音技术、技巧水平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个人认为,录音效果与现场效果对比的意义不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18#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9-2 1:24:00 发表
前面已经说过:

相对最保真(HIFI)的“现场”位置,是指挥的位置上或录音师精心挑选的两(左右)声道主麦克风位置上。哪里,麦克风的位置处于【混响半径】之内,各种反射干扰相对最少,哪里有相对最真实的乐队层次感,最丰富的细节和信息量,最平衡真实的声音。


有保留意见。
TOP
719#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 23:07:00 发表
请兄台指点一下本菜鸟,能达到音乐厅现场声音素质的系统是哪些呢?

alma兄,“指点”不敢,大家都是168的网友,不妨理性讨论一下:
1、音乐厅现场声音是原始声源,并不是重播的声音,整体声音的效果与音乐厅的声学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乐队在不同音乐厅演奏同一首乐曲,效果不一样。
2、CD录制的声源,通过音乐厅现场拾音,这个过程有多支麦克风进行收录,而后进行混音,录音师将对拾录的讯号进行缩混,尽量达到音乐厅的效果,这效果就是音乐厅现场的混响时间。那就是说,CD里的乐曲已具备了应有的混响时间。
3、当系统重播CD的乐曲时,(注意:这个系统包括聆听空间),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乐曲里的混响时间长的话,可以听到真实的乐曲吗?反过来,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CD乐曲的混响时间短时,系统就完全重播乐曲的效果。
TOP
720#

原帖由 ol861 于 2009-9-2 12:5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 23:07:00 发表
1、音乐厅现场声音是原始声源,并不是重播的声音,整体声音的效果与音乐厅的声学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乐队在不同音乐厅演奏同一首乐曲,效果不一样。
2、CD录制的声源,通过音乐厅现场拾音,这个过程有多支麦克风进行收录,而后进行混音,录音师将对拾录的讯号进行缩混,尽量达到音乐厅的效果,这效果就是音乐厅现场的混响时间。那就是说,CD里的乐曲已具备了应有的混响时间。
3、当系统重播CD的乐曲时,(注意:这个系统包括聆听空间),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乐曲里的混响时间长的话,可以听到真实的乐曲吗?反过来,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CD乐曲的混响时间短时,系统就完全重播乐曲的效果。



第一点,没有疑问。
第二点,应该说CD里面有一定的混响,但是是否能与音乐厅的比,我觉得不大容易做到的。
第三点,-------


我的疑问是,这种强吸音的做法,就是将系统完全变成了2个点声源,这如何反映音乐厅中面声源的效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