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录音当中的现场环境当成自己家里的环境,这个误区比较大,虽然在发烧音响的范围误区多多,但是这个误区却需要特别指出,这是个会不会听,能不能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何谈音响。
录音现场的环境一般不会比我们的家庭环境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管弦乐,环境要比一般的家居环境大得多,而这些管弦乐的录音又常常多的是单点录音,对环境空间距离有比较恰当“真实”的记录,用音响还原时,也会有相当恰当“真实”的环境空间距离的再现。
而单单就一件乐器的声压,如果在我们的家庭里演奏;或者就一个歌唱演员在我们的小小的房间里演唱的话,我想这样的声压是“惊人”的,但却没有(大的)空间距离感。而如果让这件乐器或这位演员单单站在录音现场比较大的环境里演奏或演唱,就又没有了在我们家庭小环境里的“大”的声压了,但却有当时现场的(比较大的)空间距离感。这就是相同乐器或人声在不同环境空间给人造成不同声压的原因。如果再加上话筒摆位的因素,声压的变化(感觉小)还会更大。但不会对“气势”有影响,因为“现场”在,“空间”在,“距离”当然在。
而音响在还原这些录音时,只会也只能去体现录音包含的现场的环境空间距离感。
误区恰恰就在这里。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放的那个录音就在自己的房间内录音的,所以要保持自己的“小”房间里的“大”的声压。常常声压是大了,但是我们的“小”房间能不能装得下录音现场的“大”的空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