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制作人Geoff Emerick谈录音经验)
原帖由 cwk 于 2007-8-9 21:12:00 发表 有点牵强了吧。 磁带之间并不防磁,长时间缠绕在一起,产生磁复制是必然的。 对于AIDS没有认识,只知道如果血液接触的话。。。。。。嘿嘿。 |
既然您对“磁复制”(print-through)感兴趣,那么我们不妨来具体讨论一下。
磁带的print-through,除了外部环境之外,它是关于“上面所录信号的频率”、“磁带整体厚度”、“磁带磁层厚度与带基厚度之比”这三个变量的函数。其中“磁带整体厚度”决定了产生print-through最厉害的信号频率,“磁带磁层厚度与带基厚度之比”决定了print-through所带来的额外信号的最大可能振幅。
因此,想要减少print-through,有这些办法:1. 使用厚带基的磁带;2. 使用合适的带速录音(相同的音乐,相同的磁带,但选用不同的带速来录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print-through特性;比如说录人声的话,7.5ips带速所可能产生print-through的可能性和程度,比15ips带速要小)。
那么,是否print-through是永久性损伤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磁带上的磁粉不是永磁铁,也就是说它上面的磁场是可以被外来磁场所改变的,不是稳定的。一盘标准大小的开盘磁带整体的磁场强度大约是360奥斯特,而要彻底改变上面的信息,需要施加大约900奥斯特的磁场(这里有另外一些数据供对比:地磁场强度0.6奥斯特;电钻开动时磁场强度10奥斯特),因此磁带自身相邻的两层之间的磁性对对方所产生的磁改变是弱磁性、很不稳定;换句话说,由于磁粉不是永磁铁,所以只要把磁场拿开,那么这种弱磁性的不稳定磁改变是会逐渐消退的。
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快速倒带一次,可以减少print-through大约一分贝;另外进一步实验也证实,通常情况下倒带6-7次可以基本消除print-through。所以说,您对于“磁复制”的担心是不太必要的。当然也必然存在制作匆忙的唱片或保存不好的母带可以听到print-through,但这完全是人为的原因,我们不能一杆子打翻全船人。
另关于AIDS:需要AIDS进入血液并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感染上AIDS。浓度不够,就算使血液接触也不会感染。发生过很多起医院的护士帮AIDS病人打完针之后,不小心被针头刺伤自己(掉落地上扎到脚、粗心拿放刺伤手指等),但暂时没听说过有人因此得上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