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侃侃而谈 英国箱!!(第26页ATC,27页Harbeth) [复制链接]

201#

发烧猪 在 2006-10-20 13:45:08 发表的内容
九天飞菜 在 2006-10-20 11:34:42 发表的内容
实在无法理解以楼主这样的论坛“资深人士”会有这么偏激的观点,如果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改善一下168近期的人气也就罢了,真正以观点认知的话就实在难以苟同了!
虽说论坛中夸夸其谈与YY者大有人在,但是潜心研究、广为交流的大虾们也不乏其人,不说这些人都是金耳朵,鉴赏家,但至少以耳朵收货这一点还是得以坚持的,在那么多的寻觅和比较以后,最终选择了贵族、B&W、雨后或者NAIM、LINN之流英国箱的不在少数,如果真如楼主所言,那么那些纯属“香港人”忽悠出来的的垃圾货们“串灯泡”的创举正应该进入教材,成为发烧经典!“他们”也应该忽悠一点香港本地品牌啊,这个挣钱不是更多?!
不管是音染也好、动态也好,亦或是中国人的音乐修养也好,我们不谈太玄太泛的东西,回到使用和享受音乐中来--如果我们真被忽悠了,那么中国以外英国箱就应该已经消亡了吧?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德国人那些“音乐修养高”的人群还照样为英国箱刷卡买单?!!--我愿意付钱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声音,它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我听音的需求,所以我买的是对我自己而言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我从前用德国箱,现在用英国箱,我很享受她带来的清爽、松弛和韵味,我也用她听所谓的发烧碟,定位、层次也不输于这个价位的其他地区对手,楼主这种“一视同仁”的看法实在是无法接受!



存在有存在的理由,你喜欢就好.但也要允许别人说一说他的不好.你喜欢的东西可能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明白这些不是坏事.就像你可以喜欢坐马车的感觉,但马车在技术上肯定已经落后于汽车了.


讨论没有问题,大家都欢迎,论坛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贴子只说一样东西好的吧!不过太过绝对而且不客?
TOP
202#

整天吵来吵去哪个器材好哪个器材LJ,不管是玩英国箱还是德、美国箱,到底还都是玩器材的。~~
TOP
203#

九天飞菜 在 2006-10-20 11:34:42 发表的内容
实在无法理解以楼主这样的论坛“资深人士”会有这么偏激的观点,如果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改善一下168近期的人气也就罢了,真正以观点认知的话就实在难以苟同了!
虽说论坛中夸夸其谈与YY者大有人在,但是潜心研究、广为交流的大虾们也不乏其人,不说这些人都是金耳朵,鉴赏家,但至少以耳朵收货这一点还是得以坚持的,在那么多的寻觅和比较以后,最终选择了贵族、B&W、雨后或者NAIM、LINN之流英国箱的不在少数,如果真如楼主所言,那么那些纯属“香港人”忽悠出来的的垃圾货们“串灯泡”的创举正应该进入教材,成为发烧经典!“他们”也应该忽悠一点香港本地品牌啊,这个挣钱不是更多?!
不管是音染也好、动态也好,亦或是中国人的音乐修养也好,我们不谈太玄太泛的东西,回到使用和享受音乐中来--如果我们真被忽悠了,那么中国以外英国箱就应该已经消亡了吧?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德国人那些“音乐修养高”的人群还照样为英国箱刷卡买单?!!--我愿意付钱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声音,它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我听音的需求,所以我买的是对我自己而言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我从前用德国箱,现在用英国箱,我很享受她带来的清爽、松弛和韵味,我也用她听所谓的发烧碟,定位、层次也不输于这个价位的其他地区对手,楼主这种“一视同仁”的看法实在是无法接受!


他们要是听过PMCBB5+XBD系统,或者是ATC-300就不会说这样了,他们重播出来的声音会把欣赏音乐的人给吓出心脏病来,所以说这位发帖的人简直是胡说八道。
TOP
204#

发烧猪 在 2006-10-20 13:45:08 发表的内容
九天飞菜 在 2006-10-20 11:34:42 发表的内容
实在无法理解以楼主这样的论坛“资深人士”会有这么偏激的观点,如果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改善一下168近期的人气也就罢了,真正以观点认知的话就实在难以苟同了!
虽说论坛中夸夸其谈与YY者大有人在,但是潜心研究、广为交流的大虾们也不乏其人,不说这些人都是金耳朵,鉴赏家,但至少以耳朵收货这一点还是得以坚持的,在那么多的寻觅和比较以后,最终选择了贵族、B&W、雨后或者NAIM、LINN之流英国箱的不在少数,如果真如楼主所言,那么那些纯属“香港人”忽悠出来的的垃圾货们“串灯泡”的创举正应该进入教材,成为发烧经典!“他们”也应该忽悠一点香港本地品牌啊,这个挣钱不是更多?!
不管是音染也好、动态也好,亦或是中国人的音乐修养也好,我们不谈太玄太泛的东西,回到使用和享受音乐中来--如果我们真被忽悠了,那么中国以外英国箱就应该已经消亡了吧?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德国人那些“音乐修养高”的人群还照样为英国箱刷卡买单?!!--我愿意付钱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声音,它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我听音的需求,所以我买的是对我自己而言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我从前用德国箱,现在用英国箱,我很享受她带来的清爽、松弛和韵味,我也用她听所谓的发烧碟,定位、层次也不输于这个价位的其他地区对手,楼主这种“一视同仁”的看法实在是无法接受!



存在有存在的理由,你喜欢就好.但也要允许别人说一说他的不好.你喜欢的东西可能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明白这些不是坏事.就像你可以喜欢坐马车的感觉,但马车在技术上肯定已经落后于汽车了.


讨论没有问题,大家都欢迎,论坛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贴子只说一样东西好的吧!不过太过绝对而且不客?
TOP
205#

我可从来没说过英国箱技术落后.我说的是有的英国箱技术落后了,象LZ说的一些厂牌.我想LZ也不是一概要打死所有的英国箱.他只是说了一些真的事情.多了解一些不是坏事.
TOP
206#

几年前看过一贴,有点意思,转下:《Spendor代表的是一种什么声音》讨论。
TOP
207#

eagle123 在2003-6-18 20:00:57发表于音乐与音响论坛:
  Spendor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声音!
  Spendor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终在全世界受到冷落,在什么地方都卖不动,即使在颇受关注的中国,Spendor的销售也只是“叫好不叫座”,根本与B&W、Dynaudio这样的大牌子不可同日而语,相信每个卖Spendor的商家也是心知肚明。

  Spendor的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声音落后了——频段窄、音染大,无形中令你听少了很多东西,也被扭曲了很多东西。而B&W、Dynaudio则适应了数码技术的发展,频带向两端拓展,细节丰富、动态凌厉,代表了一种先进声音发展趋向、因而在全世界均受到广泛欢迎。

  我知道这贴一出,必定遭到Spendor卫道士们铺天盖地的“砖雨”,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吐不快!也许有些人会搬出者如“音乐味”、“艺术性”之类的观点来反驳我,但我认为这些只是你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能说明Spendor就不是一种落后的声音。这就好象你可以认为唐装衫很有内涵,代表中国文化精髓一样,然后就穿着它在大街上招摇、展现着个人独特的“品味”。也许唐装衫是有文化内涵的,但你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因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呀。

  目前,Spendor经营异常困难,虽然它的传人Derek Hughes虽然作出很大努力,但仍然无法扭转Spendor的颓势,以致到了四处求人收购的地步,Derek Hughes本人最终也离开了Spendor。事实上,与Spendor类似的传统英国箱,因不适合时代的进步,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Rogers、Celestion早已死掉。与Spendor历史类似的Harbeth也曾一度关闭,其主脑人物Allan Shaw也离开了Harbeth。直到近年来Harbeth被他人收购后才有所起色。当然,Harbeth也学精了——HL 5加超高音,也推出了音染较小、动态更大的Monitor系列。其它老牌英国箱显然也认识到自身原有问题,像Tannoy、KEF等纷纷注重拓展高、低两端,其标志就是加上了超高音,以适应SACD、DVD-Audio等新的数码格式的要求。相比之下,那些“先知先觉”的新派英国声的代表们像B&W、AE、ProAC、PMC、Wilson Beneash等由于注重频带及动态的拓宽,反而还活得更好。这样看来,始终“顽固不化”的英国箱就只剩下Spendor了。

  不过,Spendor这种“中间厚、无高无低”的音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其合理性的。因为当时人们主要听的是LP和磁带,这两种软件在高、低两端都存在较严重的本底噪声,而Spendor这种声底正好可以掩盖软件的缺点,听起来会较悦耳。稍后CD刚出来时,由于数码技术不成熟,CD在听感上存在尖、硬、薄的现象,Spendor那种慢吞吞、含含糊糊的音色正好还可以发挥“余热”。但时至今日,CD已经发明了二十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格式的涌现,不要说SACD、DVD-AUDIO,就是CD也比当初有了明显进步,高低两端不仅延伸得更好,而且声音也不乏圆润厚实感,可以带来更真实的重播效果。一句话,数码技术的进步已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细节,带来更强的临场感。但暮气沉沉、固步自封的Spendor却把高、低两端的信息统统砍掉,剥夺了你获取这部分信息的权利。

  但我们部分发烧友就是不明白这点,总是想通过换线来改善Spendor的通透度,通过换功放来增加Spendor低频的量感和冲击力。但Spendor天生就是通过分频器cut掉两端,不信你自己看看Spendor自己测试的频响曲线就知道了,你的这些努力怎么会成功?于是就有了“SP100难推之说”。许多发烧友愣是不明白、也不相信Spendor厂用Audiolab就能把SP100搞定,觉得非要用Krell、Mark Cevinson、GRYPHON之类的机子才行。其实我们都错了,Spendor厂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他们最了解SP100——SP100根本不是用来爆的,也不可能爆,它就相当于一只大书架箱,发出一种松软、懒懒的声音,让你听起来比较舒服。也许你还寄希望它那只12寸的低音单元,但老实告诉你吧,这只单元根本不是用来获得足够的量感和延伸的,它只是为了增加中频的厚度。从单元的结构及分频器的设计均可明显看到这点。刚开始我也是不相信,还以为SP100能爆。谁知和某一使用Scanspeak低音单元的国产箱一比,播放Telarc的《春之祭》时,SP100的低音真的是乱得一塌胡涂、惨不忍睹!

  Spendor真的是落后了,它代表一种没落的英国贵族文化,而B&W、Dynaudio却是代表了今后音箱的发展趋向。如果你是欣赏这种文化,那悉听尊便。但如果你还寄望从Spendor身上获得更充分的高、低频信息,想听到更丰富细节的话,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由95年开始,我从S20玩起,历经3/1P、1/2、SP100,一直在作尝试,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结果是——“No way!”

  一气呵成,当有疏漏之处,欢迎继续拍砖!


漫游人 在2003-6-18 21:48发表:
  音乐与音响之争真是挠到了发烧友的脚心。

  或有人说,spendor可以让我舒舒服服地听音乐,其实又何必执著于所谓的英国箱呢,能让人舒舒服服听音乐的音响太多了,其实一套不错的台式音响就完全可以了。当你用spendor听音乐时,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追求完美,追求自己达不到境界,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满足,或者说的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希望通过音响,获得别人的认可,从中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精神感受,跟吸毒差不多。

  所以上瘾后,很难戒掉,一般有3条路可走:

  1.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金钱,在其中越陷越深,最后…

  2.中毒上瘾后,发觉情况不对,于是就找一些毒性较低的大麻等替代海洛因,维持现状,既能有一些满足,也不至于金尽而亡。

  3.或有高人临深渊而濯足,抽身而去,看单拿、spendor辈争的面红耳赤,哈哈一笑,听mp3去也。


lixj2 在2003-6-18 22:18发表:
  spendor 频响不错了,要这么比3/5a更没法听了,哈哈。

  其实人耳对12Khz以上已不敏感,中频才是最关键的,要说染色,俺的经验是意大利的箱子染色更重,但染色重并不等于难听,听人声、小提琴更好听呢,哈哈。

  大不列颠传统箱子堕落的原因我觉得与没有音场和分析力差也有很大关系,反映在技术指标上就是相位失真太大,但中频的染色是好多人喜欢的。单拿的箱子也不是没有感情,关键还是与前端信号有关。总子,存在就有存在的道路,灭亡也一样。


绿卫兵 在2003-6-19 0:02发表:
  好贴!中肯之贴!虽然我在用思奔达的LS35A,但我几乎同意您贴子的所有观点!

  思奔达的音箱是在“造”音乐,是在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诠示音乐,而不是以“忠实再现”为标榜的。就看您是否喜欢她所诠示的音乐了。我是喜欢这种诠示的人之一。

  您说:“Spendor厂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他们最了解SP100——SP100根本不是用来爆的,也不可能爆,它就相当于一只大书架箱,发出一种松软、懒懒的声音,让你听起来比较舒服。”是的。对于一个追求舒懒生活意境的人来说,这种箱子不是很好吗?——其实,在现场(说句实话,在这个坛子里,除了可能有专业乐手除外,我可能是以听现场为职业的人了),听出第二把小提琴与第一把的位置来……也是很难的事,同时,也不是我的专注点……


laofang(老关) 在2003-6-19 5:21发表:
  很难得的见到Dynaudio的忠实信徒的代表性文章。我以为,这篇东西,很有益处,终于使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在中国有那么一批钟情Dynaudio,而且自觉为Dynaudio的一切辩护的朋友。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正在“经济起飞”的路上。而由于种种原因,造就了一批新兴消费群体,与之相吻合的,是一种为大众商业媒体倡导的“时尚消费观念”。形成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国际化的资本集团最开心的一种局面。人的消费,可以说是一方面满足实际用途,一方面满足精神寄托,身份认同。而掌控在金钱和权势下的媒体,自然会对消费者进行单方面的,洗脑式的宣传。

  拿音响来说,在战略大局来看,是国际大集团SONY/PHILIPS代表的数码阵营,和一切传统模拟音响的个性厂牌之争。在这场持续30年的斗争中,数码阵营诉诸的理论,一切都是测试数据,而模拟阵营所提倡的,正是多元的音响美学。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HI END小厂和有头脑的用户的抗争,现在早就是日本组合音响的天下了,诸位可以看看,老杂志,旧产品说明书,:)30年前,SONY的东西报出来的数据,是不是已经很完美?HI END的根本原则之一,就是否定测试数据可以解释音响产品的高低贵贱。按照这个原则,逻辑上必然走向艺术化,品牌个性化的小厂路线。

  其实基于对多元美学的认识,HI END界的有识之士,并不会对大厂,对自觉自愿被大集团洗脑的公众说什么,他们只是觉得没什么好说。但在商业上,大集团看到HI END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集团“洗脑计划”的一种永久的挑战,威胁。想想《1984》,想想《格调》吧。

  一个有自己头脑的人,应该本能地对一切打着“完美”口号的东西,保持一种清醒的怀疑态度,尤其这种东西打着“进步”,“潮流”,“受到全世界人民欢迎……”我认为,宁可保留些顽固的贵族气,保持些传统的东西,保留些不同的东西,可能以后倒有些建设性。想想北京的拆城墙,现在有多少悔恨?

  说回Dynaudio和B&W,他们现在只是两个商业运作很成功的喇叭品牌。当然,作为成熟的厂商,其产品的技术品质并不差,但在声音美学上,并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其运作的妙处,在于圆滑骑墙:对于已经接受大集团洗脑的人,他们拿技术数据,“科技含量”来说话;对于高自标榜“品味”,消费层次的人,他们又在外观设计,昂贵的售价上做文章,以“衬托出您的身份”……更妙的是,他们和另一些“天价”扩音机厂家,似乎有默契,“非你不娶,非你不嫁”,把玩音响,欣赏音乐变成吉尼斯纪录的追求,甚至变成SM……

  想想看,除了巧妙地瞄准你口袋中的“不安分的钱”,他们还有什么更深刻的追求?买吧!现在有钱的都用他!您这么有身份……没钱的都是眼红的,您不能跟他们一样……

  当然,幸亏他们还没有能够垄断一切,真正的HI END还以理想,气节和多元化的真正潮流,在天幕上撕开了口子。

  有人如果问我,3/5A告诉了我什么?我可以说,3/5A使我明白,世界可以并不完美,却也美好。

  而Dynaudio会告诉我们什么?“有钱,就是好,就是好……”尤其是再配上Mark Cevinson……


kitwu 在2003-6-19 8:31发表:
  从最近听听过的单拿1.1和最新C1、C4的感觉来说。

  单拿也在改变他的声音格调,高性能不变却暖和了,这可能是一种觉悟,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自我追求,但决不是原创,可我也相应的更尊重他了,他不再是光有顶级性能的专业发声机器,而是开始注入人性,注重(味)的内涵,这比起他以前的风格是有(精神)上的突破,也有 laofang 大哥所形容的Hi end精神,令人信服,比起老朋友,他确是象更上进而且更灵活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年轻人,我等老头也不得不认老对自已以前的冲劲回首追思,单拿都圆滑了,老头们要不要也住前追一下潮流,不要守旧得化不开?


liuli_bj 在2003-6-19 13:55发表:
  关于SPENDOR 音箱的讨论真是好啊!
  偶是1/2的用家,玩的时间不长,对它只能说有初步的了解。我觉得玩好1/2有几难:玩好低频很难,把全频段分析力玩出来更难,而在保持1/2原有迷人音色的前提下玩出分析力最难,1/2的高中低都有,但把他们均衡地玩出来真是很难。比如,现在我把1/2的高频玩的不输给我以前用的PROAC T3,但中频的厚度就有损失,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它的中频是最有特点最有魅力的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我的一个邻居原来玩1/2,后来又请进了C3,我去听了好几次,我感觉DY和SPENDOR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声音和文化趋向,没有可比性。听C3,我就好象处在狂风暴雨之中,酣畅淋漓,非常过瘾(特别是钢琴),它让你用全身的触觉去感受迎面袭来的细节。而1/2呢,它就象夏日里一缕清风,清清的,细细的,无声无息的从你身边流过,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注意它的存在,但慢慢地你会发现1/2用他那轻柔温顺的声音洗刷着你一天的风尘,使你的心灵更安祥自在。在我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开始谁都没有注意1/2在唱,漫漫地,大家的话少了,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静场,直到有发出一句赞叹:真是好听啊!而C3呢,一上来,它就把你抓的死死的,就象耍娇卖嗲的少女,非得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但时间长了就……

  玩音响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到了发烧的程度,因为声音是人类最原始,最接近人类心灵本质的信息载体,有很多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个性化的成分很大,很难用大家认可的物理指标来衡量声音好坏,如果能用数据衡量的话,我相信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发烧友了!正因为个性化强,才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C3,应该说是一款非常全面的箱子了,但它在人声和提琴声方面就是没有1/2有魅力(我个人的观点),如3/5A的人声,三万圆以内的箱子有几个能超过呢。

  有一些烧友希望自己的箱子是全能选手,愿望是好的,但很难达到,就拿做大饼馒头来比喻吧,你要中频好,就和做一个馒头一样,尽管面积不大,但厚度有了,你要全面吗,就象大饼一样,面积大了,但处处都薄了,你想使大饼处处和馒头一样厚吗,拿钱来,我再给你买2斤面。所以说,一个价位一个声音,最好让自己的箱子一专多能而不是全面发展。以上这些是一个处烧老哥的观点,不要飞板砖啊,哈哈!


曲波 在2003-6-19 20:19发表;
  大家说的都对,特别是小编制的古典乐,1/2很美,但你如果是一个杂家的话,她对JAZZ,POP,ROCK的表现力不能让你完全满意,这里有个二八比例问题,如你80%时间用来听一种音乐,那你买音响的钱的80%要用到这方面,而我们80%的钱往往花到了20%的平时不太听的音乐类型,去求大家普遍的认可。
最后编辑pingchang0
TOP
208#

不要就音响谈富特文革勒,这是对大师的不敬。
美国箱听多又怀念英国箱,最好各卖一对,永不生厌。
最后编辑ADWS
TOP
209#

csdam 在 2006-10-19 15:28:51 发表的内容

……

事实上,现时世上九成的所谓录音室监听音箱是用Yamaha的哦,各位DX有没有留意到最近20年英国出过有什么像样的录音和发烧唱片吗?这个和英国佬用的监听音箱有什么关系吗?当我胡扯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YAMAH已经是老黄历了,80年代勉强可以说NS10的普及率有九成。

现在进场监听箱早已经是Genlec之类的有源监听的天下,就连大部分国内的录音棚里,小白盆也只是摆设了。
TOP
210#

发烧猪 在 2006-10-20 13:45:08 发表的内容
九天飞菜 在 2006-10-20 11:34:42 发表的内容
实在无法理解以楼主这样的论坛“资深人士”会有这么偏激的观点,如果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改善一下168近期的人气也就罢了,真正以观点认知的话就实在难以苟同了!
虽说论坛中夸夸其谈与YY者大有人在,但是潜心研究、广为交流的大虾们也不乏其人,不说这些人都是金耳朵,鉴赏家,但至少以耳朵收货这一点还是得以坚持的,在那么多的寻觅和比较以后,最终选择了贵族、B&W、雨后或者NAIM、LINN之流英国箱的不在少数,如果真如楼主所言,那么那些纯属“香港人”忽悠出来的的垃圾货们“串灯泡”的创举正应该进入教材,成为发烧经典!“他们”也应该忽悠一点香港本地品牌啊,这个挣钱不是更多?!
不管是音染也好、动态也好,亦或是中国人的音乐修养也好,我们不谈太玄太泛的东西,回到使用和享受音乐中来--如果我们真被忽悠了,那么中国以外英国箱就应该已经消亡了吧?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德国人那些“音乐修养高”的人群还照样为英国箱刷卡买单?!!--我愿意付钱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声音,它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我听音的需求,所以我买的是对我自己而言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我从前用德国箱,现在用英国箱,我很享受她带来的清爽、松弛和韵味,我也用她听所谓的发烧碟,定位、层次也不输于这个价位的其他地区对手,楼主这种“一视同仁”的看法实在是无法接受!



存在有存在的理由,你喜欢就好.但也要允许别人说一说他的不好.你喜欢的东西可能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明白这些不是坏事.就像你可以喜欢坐马车的感觉,但马车在技术上肯定已经落后于汽车了.


讨论没有问题,大家都欢迎,论坛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贴子只说一样东西好的吧!不过太过绝对而且不客观B
TOP
211#

一个回复发四遍不知何意?
TOP
212#

[upload=jpg]Upload/200610201702955244.jpg[/upload]
TOP
213#

小白盆声音生硬,录音师大多不大能受得了长时间在他面前使用大声压工作。ns10ms盛行的那个年代,世界上最顶级的金属唱片制作人/录音师多选用jbl。现在似乎都在向声音标准的有源监听靠拢。因为看到csdam大侠的帖子,刚刚翻了一下众多录音室的equipment list,其中仍在使用ns10ms的大录音室只有abbey road studio了,在2号录音室的控制室里面。
     另外我想那么多录音室使用b&w作为监听也是有原因的。尤其是那些总是搞古典制作的大studio,例如emi的御用录音室abbey road studio,与dg合作最多的emil berliner studio。他们在后期缩混的工作室里面都没有例外的选择了b&w的8系列.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时间大声压工作的环境下,过分犀利的监听箱不利于工程师的对声音的判别。而在两家studio的录音控制室都选择了pmc/genelec等品牌的监听。我想这是因为在录音控制的环节,需要更加精确的声音。所以我们还能在abbey road studio 2号录音室控制室发现ns10ms的身影。csdam大侠上面所提到的b&w的优缺点说的还是很到位的。但对那些一味批判英国货的网友们,我认为你们应该花一个上午去领略pmc或者b&w的底蕴。这两种箱子的特点就是第一印象不会像典型的德国货那么抓人,但是听的时间越长,越挑不出来大的缺点。人的耳朵是不会像一个麦克风那样不知疲倦的工作的。各位所进行的争论无非是英国货古板,守旧,染色重;相比之下德国货指标高,声音直白,动态好等等。我认为这些都很次要,最主要的就是更加舒服的欣赏了音乐,使灵魂更加贴近了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英国货无非是更加适合大部分人。我个人非常喜欢直白声音的,但是这不能影响我和喜欢英国箱的烧友的交流。
TOP
214#

请教csdam兄
请问kef又如何呢?
小弟先前搞对kef model103/4,但由于没有推得好它的功放现摆在墙角。
TOP
215#

IE出问题发重了,对不住大家了!呵!
TOP
216#

pingchang0 在 2006-10-20 16:05:16 发表的内容
eagle123 在2003-6-18 20:00:57发表于音乐与音响论坛:
  Spendor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声音!
  Spendor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终在全世界受到冷落,在什么地方都卖不动,即使在颇受关注的中国,Spendor的销售也只是“叫好不叫座”,根本与B&W、Dynaudio这样的大牌子不可同日而语,相信每个卖Spendor的商家也是心知肚明。

  Spendor的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声音落后了——频段窄、音染大,无形中令你听少了很多东西,也被扭曲了很多东西。而B&W、Dynaudio则适应了数码技术的发展,频带向两端拓展,细节丰富、动态凌厉,代表了一种先进声音发展趋向、因而在全世界均受到广泛欢迎。

  我知道这贴一出,必定遭到Spendor卫道士们铺天盖地的“砖雨”,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吐不快!也许有些人会搬出者如“音乐味”、“艺术性”之类的观点来反驳我,但我认为这些只是你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能说明Spendor就不是一种落后的声音。这就好象你可以认为唐装衫很有内涵,代表中国文化精髓一样,然后就穿着它在大街上招摇、展现着个人独特的“品味”。也许唐装衫是有文化内涵的,但你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因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呀。

  目前,Spendor经营异常困难,虽然它的传人Derek Hughes虽然作出很大努力,但仍然无法扭转Spendor的颓势,以致到了四处求人收购的地步,Derek Hughes本人最终也离开了Spendor。事实上,与Spendor类似的传统英国箱,因不适合时代的进步,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Rogers、Celestion早已死掉。与Spendor历史类似的Harbeth也曾一度关闭,其主脑人物Allan Shaw也离开了Harbeth。直到近年来Harbeth被他人收购后才有所起色。当然,Harbeth也学精了——HL 5加超高音,也推出了音染较小、动态更大的Monitor系列。其它老牌英国箱显然也认识到自身原有问题,像Tannoy、KEF等纷纷注重拓展高、低两端,其标志就是加上了超高音,以适应SACD、DVD-Audio等新的数码格式的要求。相比之下,那些“先知先觉”的新派英国声的代表们像B&W、AE、ProAC、PMC、Wilson Beneash等由于注重频带及动态的拓宽,反而还活得更好。这样看来,始终“顽固不化”的英国箱就只剩下Spendor了。

  不过,Spendor这种“中间厚、无高无低”的音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其合理性的。因为当时人们主要听的是LP和磁带,这两种软件在高、低两端都存在较严重的本底噪声,而Spendor这种声底正好可以掩盖软件的缺点,听起来会较悦耳。稍后CD刚出来时,由于数码技术不成熟,CD在听感上存在尖、硬、薄的现象,Spendor那种慢吞吞、含含糊糊的音色正好还可以发挥“余热”。但时至今日,CD已经发明了二十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格式的涌现,不要说SACD、DVD-AUDIO,就是CD也比当初有了明显进步,高低两端不仅延伸得更好,而且声音也不乏圆润厚实感,可以带来更真实的重播效果。一句话,数码技术的进步已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细节,带来更强的临场感。但暮气沉沉、固步自封的Spendor却把高、低两端的信息统统砍掉,剥夺了你获取这部分信息的权利。

  但我们部分发烧友就是不明白这点,总是想通过换线来改善Spendor的通透度,通过换功放来增加Spendor低频的量感和冲击力。但Spendor天生就是通过分频器cut掉两端,不信你自己看看Spendor自己测试的频响曲线就知道了,你的这些努力怎么会成功?于是就有了“SP100难推之说”。许多发烧友愣是不明白、也不相信Spendor厂用Audiolab就能把SP100搞定,觉得非要用Krell、Mark Cevinson、GRYPHON之类的机子才行。其实我们都错了,Spendor厂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他们最了解SP100——SP100根本不是用来爆的,也不可能爆,它就相当于一只大书架箱,发出一种松软、懒懒的声音,让你听起来比较舒服。也许你还寄希望它那只12寸的低音单元,但老实告诉你吧,这只单元根本不是用来获得足够的量感和延伸的,它只是为了增加中频的厚度。从单元的结构及分频器的设计均可明显看到这点。刚开始我也是不相信,还以为SP100能爆。谁知和某一使用Scanspeak低音单元的国产箱一比,播放Telarc的《春之祭》时,SP100的低音真的是乱得一塌胡涂、惨不忍睹!

  Spendor真的是落后了,它代表一种没落的英国贵族文化,而B&W、Dynaudio却是代表了今后音箱的发展趋向。如果你是欣赏这种文化,那悉听尊便。但如果你还寄望从Spendor身上获得更充分的高、低频信息,想听到更丰富细节的话,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由95年开始,我从S20玩起,历经3/1P、1/2、SP100,一直在作尝试,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结果是——“No way!”

  一气呵成,当有疏漏之处,欢迎继续拍砖!


漫游人 在2003-6-18 21:48发表:
  音乐与音响之争真是挠到了发烧友的脚心。

  或有人说,spendor可以让我舒舒服服地听音乐,其实又何必执著于所谓的英国箱呢,能让人舒舒服服听音乐的音响太多了,其实一套不错的台式音响就完全可以了。当你用spendor听音乐时,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追求完美,追求自己达不到境界,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满足,或者说的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希望通过音响,获得别人的认可,从中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精神感受,跟吸毒差不多。

  所以上瘾后,很难戒掉,一般有3条路可走:

  1.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金钱,在其中越陷越深,最后…

  2.中毒上瘾后,发觉情况不对,于是就找一些毒性较低的大麻等替代海洛因,维持现状,既能有一些满足,也不至于金尽而亡。

  3.或有高人临深渊而濯足,抽身而去,看单拿、spendor辈争的面红耳赤,哈哈一笑,听mp3去也。


lixj2 在2003-6-18 22:18发表:
  spendor 频响不错了,要这么比3/5a更没法听了,哈哈。

  其实人耳对12Khz以上已不敏感,中频才是最关键的,要说染色,俺的经验是意大利的箱子染色更重,但染色重并不等于难听,听人声、小提琴更好听呢,哈哈。

  大不列颠传统箱子堕落的原因我觉得与没有音场和分析力差也有很大关系,反映在技术指标上就是相位失真太大,但中频的染色是好多人喜欢的。单拿的箱子也不是没有感情,关键还是与前端信号有关。总子,存在就有存在的道路,灭亡也一样。


绿卫兵 在2003-6-19 0:02发表:
  好贴!中肯之贴!虽然我在用思奔达的LS35A,但我几乎同意您贴子的所有观点!

  思奔达的音箱是在“造”音乐,是在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诠示音乐,而不是以“忠实再现”为标榜的。就看您是否喜欢她所诠示的音乐了。我是喜欢这种诠示的人之一。

  您说:“Spendor厂方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他们最了解SP100——SP100根本不是用来爆的,也不可能爆,它就相当于一只大书架箱,发出一种松软、懒懒的声音,让你听起来比较舒服。”是的。对于一个追求舒懒生活意境的人来说,这种箱子不是很好吗?——其实,在现场(说句实话,在这个坛子里,除了可能有专业乐手除外,我可能是以听现场为职业的人了),听出第二把小提琴与第一把的位置来……也是很难的事,同时,也不是我的专注点……


laofang(老关) 在2003-6-19 5:21发表:
  很难得的见到Dynaudio的忠实信徒的代表性文章。我以为,这篇东西,很有益处,终于使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在中国有那么一批钟情Dynaudio,而且自觉为Dynaudio的一切辩护的朋友。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正在“经济起飞”的路上。而由于种种原因,造就了一批新兴消费群体,与之相吻合的,是一种为大众商业媒体倡导的“时尚消费观念”。形成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国际化的资本集团最开心的一种局面。人的消费,可以说是一方面满足实际用途,一方面满足精神寄托,身份认同。而掌控在金钱和权势下的媒体,自然会对消费者进行单方面的,洗脑式的宣传。

  拿音响来说,在战略大局来看,是国际大集团SONY/PHILIPS代表的数码阵营,和一切传统模拟音响的个性厂牌之争。在这场持续30年的斗争中,数码阵营诉诸的理论,一切都是测试数据,而模拟阵营所提倡的,正是多元的音响美学。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HI END小厂和有头脑的用户的抗争,现在早就是日本组合音响的天下了,诸位可以看看,老杂志,旧产品说明书,:)30年前,SONY的东西报出来的数据,是不是已经很完美?HI END的根本原则之一,就是否定测试数据可以解释音响产品的高低贵贱。按照这个原则,逻辑上必然走向艺术化,品牌个性化的小厂路线。

  其实基于对多元美学的认识,HI END界的有识之士,并不会对大厂,对自觉自愿被大集团洗脑的公众说什么,他们只是觉得没什么好说。但在商业上,大集团看到HI END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集团“洗脑计划”的一种永久的挑战,威胁。想想《1984》,想想《格调》吧。

  一个有自己头脑的人,应该本能地对一切打着“完美”口号的东西,保持一种清醒的怀疑态度,尤其这种东西打着“进步”,“潮流”,“受到全世界人民欢迎……”我认为,宁可保留些顽固的贵族气,保持些传统的东西,保留些不同的东西,可能以后倒有些建设性。想想北京的拆城墙,现在有多少悔恨?

  说回Dynaudio和B&W,他们现在只是两个商业运作很成功的喇叭品牌。当然,作为成熟的厂商,其产品的技术品质并不差,但在声音美学上,并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其运作的妙处,在于圆滑骑墙:对于已经接受大集团洗脑的人,他们拿技术数据,“科技含量”来说话;对于高自标榜“品味”,消费层次的人,他们又在外观设计,昂贵的售价上做文章,以“衬托出您的身份”……更妙的是,他们和另一些“天价”扩音机厂家,似乎有默契,“非你不娶,非你不嫁”,把玩音响,欣赏音乐变成吉尼斯纪录的追求,甚至变成SM……

  想想看,除了巧妙地瞄准你口袋中的“不安分的钱”,他们还有什么更深刻的追求?买吧!现在有钱的都用他!您这么有身份……没钱的都是眼红的,您不能跟他们一样……

  当然,幸亏他们还没有能够垄断一切,真正的HI END还以理想,气节和多元化的真正潮流,在天幕上撕开了口子。

  有人如果问我,3/5A告诉了我什么?我可以说,3/5A使我明白,世界可以并不完美,却也美好。

  而Dynaudio会告诉我们什么?“有钱,就是好,就是好……”尤其是再配上Mark Cevinson……


kitwu 在2003-6-19 8:31发表:
  从最近听听过的单拿1.1和最新C1、C4的感觉来说。

  单拿也在改变他的声音格调,高性能不变却暖和了,这可能是一种觉悟,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自我追求,但决不是原创,可我也相应的更尊重他了,他不再是光有顶级性能的专业发声机器,而是开始注入人性,注重(味)的内涵,这比起他以前的风格是有(精神)上的突破,也有 laofang 大哥所形容的Hi end精神,令人信服,比起老朋友,他确是象更上进而且更灵活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年轻人,我等老头也不得不认老对自已以前的冲劲回首追思,单拿都圆滑了,老头们要不要也住前追一下潮流,不要守旧得化不开?


liuli_bj 在2003-6-19 13:55发表:
  关于SPENDOR 音箱的讨论真是好啊!
  偶是1/2的用家,玩的时间不长,对它只能说有初步的了解。我觉得玩好1/2有几难:玩好低频很难,把全频段分析力玩出来更难,而在保持1/2原有迷人音色的前提下玩出分析力最难,1/2的高中低都有,但把他们均衡地玩出来真是很难。比如,现在我把1/2的高频玩的不输给我以前用的PROAC T3,但中频的厚度就有损失,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它的中频是最有特点最有魅力的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我的一个邻居原来玩1/2,后来又请进了C3,我去听了好几次,我感觉DY和SPENDOR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声音和文化趋向,没有可比性。听C3,我就好象处在狂风暴雨之中,酣畅淋漓,非常过瘾(特别是钢琴),它让你用全身的触觉去感受迎面袭来的细节。而1/2呢,它就象夏日里一缕清风,清清的,细细的,无声无息的从你身边流过,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注意它的存在,但慢慢地你会发现1/2用他那轻柔温顺的声音洗刷着你一天的风尘,使你的心灵更安祥自在。在我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开始谁都没有注意1/2在唱,漫漫地,大家的话少了,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静场,直到有发出一句赞叹:真是好听啊!而C3呢,一上来,它就把你抓的死死的,就象耍娇卖嗲的少女,非得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但时间长了就……

  玩音响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到了发烧的程度,因为声音是人类最原始,最接近人类心灵本质的信息载体,有很多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个性化的成分很大,很难用大家认可的物理指标来衡量声音好坏,如果能用数据衡量的话,我相信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发烧友了!正因为个性化强,才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C3,应该说是一款非常全面的箱子了,但它在人声和提琴声方面就是没有1/2有魅力(我个人的观点),如3/5A的人声,三万圆以内的箱子有几个能超过呢。

  有一些烧友希望自己的箱子是全能选手,愿望是好的,但很难达到,就拿做大饼馒头来比喻吧,你要中频好,就和做一个馒头一样,尽管面积不大,但厚度有了,你要全面吗,就象大饼一样,面积大了,但处处都薄了,你想使大饼处处和馒头一样厚吗,拿钱来,我再给你买2斤面。所以说,一个价位一个声音,最好让自己的箱子一专多能而不是全面发展。以上这些是一个处烧老哥的观点,不要飞板砖啊,哈哈!


曲波 在2003-6-19 20:19发表;
  大家说的都对,特别是小编制的古典乐,1/2很美,但你如果是一个杂家的话,她对JAZZ,POP,ROCK的表现力不能让你完全满意,这里有个二八比例问题,如你80%时间用来听一种音乐,那你买音响的钱的80%要用到这方面,而我们80%的钱往往花到了20%的平时不太听的音乐类型,去求大家普遍的认可。


这个贴棒!不顶不行。
TOP
217#

静电 在 2006-10-21 3:03:38 发表的内容

YAMAH已经是老黄历了,80年代勉强可以说NS10的普及率有九成。

现在进场监听箱早已经是Genlec之类的有源监听的天下,就连大部分国内的录音棚里,小白盆也只是摆设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静电兄:
             你沒說錯!Yamaha NS10M在80年代后期推出后普及率有八/九成。因為己停产幾年,現在新建的录音棚只能用其他的替代品!有源监听箱起碼省回了功放和Control Planel的空間.........但九十年代至今的录音棚还沿用NS10M也占大多數!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21410536442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0214113486901.jpg[/upload]
TOP
218#

阿任922 在 2006-10-20 17:00:3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10201702955244.jpg[/uploa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只KEF 103.4在90年代早期已经出了,我们有些客户现在还在用它来玩AV。在KEF的众多型号音箱之中,这个我对它的印象是最好的,因为它音染不严重,音色比较率直,高低两端伸展良好,低频的阔度比它的高端型号更好……可惜因为它的阻抗原因,它要配合大电流的功放才能出靓声,推得好的话它的整体的声音表现相等于现在万元级数的音箱。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219#

pingchang0 转来的文章正合我意!

我证明:SPENDOR的箱子高音多串有电感,慢慢CUT掉了高频!
TOP
220#

阿混 在 2006-10-21 1:37:13 发表的内容
古典音乐888不会是卖英国箱的js吧,好像被人踩到脚似的跳将起来!此处乃hifi论坛各抒己见而已,你大可以发帖罗列英国箱的种种好处而说说美国箱的死穴,有交流才能堤高啊。

说的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