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残剑发烧十悟(二)——hifi音响,莫谈性价比! [复制链接]

1#
   相信此贴的题目一出已经引起了一部分朋友的不快。尤其是部分商家与低烧友。而当年我在一段时期里也曾秉承着性价比这一原则在四处寻找着便宜又靓声的“神器”希望能创造越级挑战的神话。但后来发现那只是一种梦想,甚至是一种矛盾的悖论。究其原因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对我个人的观点进行一些说明。

   在残剑发烧10悟(一)中我谈了自己对发烧内涵的理解。这一帖中就改正式谈谈发烧音响了。Hifi音响的名称其实从诞生至今就已经代表着人们的听觉效果的一种极致的追求。High fidelity一词被翻译成高保真或高传神确实是恰如其分的。但其中fidelity一词除了逼真保真之外,还有个重要的意思就是忠实与尽责。这个意思我想也是对hifi音响研发者理念与态度的高度概括吧。基于此种理念下,hifi音响在效果上必定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表现声音的。Hifi音响所表现出的声音无论在主观听觉感受上还是客观物理指标上都能交出一份基本令人信服的答卷。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研发与制造的各个环节与条件的精益求精。

    首先先进优秀的电路必不可少,这种先进并非是仅仅从无线电技术教科书与杂志上得来的经典电路结构。而是在经典结构上的进一步改良与创新。这其实是研发音响最难的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小的变动可能在各个部分的工作点与元器件就都要重新作调整与之匹配。这类研发是需要大量财力,精力,持之以恒的耐心还有深厚扎实的电子技术功底才能达到。而这种研发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评价说某某品牌宣称的什么电源变压器技术实际上就是在某个点上动了一点小手脚;某个专利电路又是抄某某经典电路只是调整了一个环节而已等等。但就仅仅这一点点的改动对研发者来说要做的工作可能就是好几年光阴。小小的电路改动变化提升音效同时又能保证机器运行的长期安全稳定,这也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验证的。这种无形的劳动价值毫无疑问是附加在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价格当中。

       其次,精细,严谨且科学的选材与工程设计也是优秀hifi音响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所谓懂技术的老烧对很多国外名机进行拆解后进行批判,什么用料差,供电差,电路老土等等言辞随处可见。但为什么这些“破烂货”在听感上能打动我们而是我们放弃国内某些用料奢华的机器呢?原因可能恰恰是一些“技术流”烧友所第一眼看不到的。这种选材不是仅仅将昂贵的元器件进行堆砌与进补。而是对元器件配对精度与质量的高要求,这种要求在高级hifi音响上甚至达到了千分之一!优秀的hifi音响设计者会力图将机器里的每一颗电阻的性能都能与主要器件配合发挥到极致,将所有元器件的工作点调到最佳。真正hifi音响里用的料是“优料”而非“补料”,有些元器件或喇叭单元甚至是直接向生产商特别订制以求达到其指标要求。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提到westlakeaudio,作为用家我承认他家的产品在声音上不一定是同级别同价位带中最出色的那一个。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产品是同级别当中所用喇叭单元最“普通”与“廉价”的,甚至在现今山寨产品都用到wbt接线柱的情况下,westlake七万元级别的产品上竟然用的是极为丑陋的红蓝工业接线柱。但他却能用这样的材料作出在一般人看来此用料下不可能得到的声音素质。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哪里?看看其内部的特殊阻尼设计与制作工艺吧。测测它的单元分频器原件的指标吧。一切都会告诉你细节决定成败。而优秀的工业设计也是建立在科学测试指标与实践基础上的打造。Simaudio的特佛龙电路板,naim的抗震低噪声机箱设计与地线安排设计,贵丰的专利形状一体化散热片等等不同hifi品牌当中数不胜数的电子与工业设计实例都证明了hifi音响当中包含着严谨科学性,不懈的实践性以及独特的创造性,这些方面都是诞生一部经典的hifi音响产品所必不可少的。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3-10-25 22:53:2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10/25 22:45:3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有很多朋友会说:其实某某设计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某某细节做了些调整改动。不值一提!但我想说的是hifi音响的木桶效应使得很多细节的设计和构想看似就一层窗户纸那么薄,但能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可能瞬间就能看到听到之前所感受不到的东西,能捅破这层薄纸的人就是天才,没捅破的就是庸才。而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经过仪器的测量与长时间严苛运行条件下实践得来的。这一切的研发成本,原料筛选成本加之人工工作量成本都会摊到hifi音响的价格当中,尤其国外hifi音响制作的人力成本本就非常高,在加之总代理处的高利润追求,hifi音响作为非日常用品其市场狭小的规模,使得真正高素质的,真正向high fidelity方向靠拢的音响产品势必价格上居高不下。当然,任何一个hifi音响厂家都需要有更大的市场来生存和支持产品的研发。所以也会生产出价格相对便宜的产品。其实这也是为了生存而对hifi精神的一种妥协。在我看来严格意义上已不属于真正的hifi音响,而是在hifi理念支持下的民用普及型音响产品了。
TOP
3#

High fidelity曾是高级音响的代名词,代表这一种理念和梦想的追求与信仰。但随着市场利益的需要,hifi一词被无限的滥用。君不见从手机音效的宣传到下至几十元的多媒体电脑音响中,无一不用到hifi一词。Hifi成了商业广告的口号,Hifi的真意被掩盖甚至被亵渎。于此同时hi-end一词在10多年间不知不觉的登上了舞台。貌似已经成了高价极品音响的代称。甚至于近几年个别国产万元级音响产品也在包装上赫然印出hi-end字样。Hi-end又是什么呢?是hifi音响的极限与终结么?在我看来远远不是。它只是显示价格与级别的一种标示。本质上就是标准的,或者说是真正hifi音响的代表。由此可见hifi音响越走到高处,越接近high fidelity的本质,其对各个细节的苛求就越是严苛极致。所谓的性价比与Hifi音响就会越行越远。所以,真正的hifi没有神话,更没有夸张的几百元打败上万元的神效。有的只是细致,严谨,苛求与极致。发烧友眼中所谓的性价比可能确实有,但第一那是一种横向的狭义上的价格性能对比,更重要的一点是,那是hifi理念向市场的妥协,严格意义上来讲已无法诠释hifi的价值和意义。而性价比有时是在某些厂家那里也代表着用有限的材料对利润最大程度榨取。这也已经偏离了hifi音响的最初。故而Hifi音响,请莫谈性价比!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3-10-28 10:28:28
TOP
4#

投入和得到的东西是成正比的。
TOP
5#

问题是 现在的hifi器材贵的离谱。
TOP
6#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3-10-25 22:49:00 发表
问题是 现在的hifi器材贵的离谱。

   这与hifi大环境的萎缩,人工成本的持续走高有很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地区总代理商的垄断性抬价。越是这样hifi音响的大环境就会越严峻与萎缩。
TOP
7#

替残剑兄捏一把汗,历来试图探究HIFI核心本质和总结发烧规律的都。。。。。。。。。
刘汉盛那么大的名气,出个音响20要还被一条一条的批过。
没有绝对的性价比,但是相对的还是可以挖掘挖掘的,否则都把脖子洗洗干净等着挨刀吧!
既然上了hifi这条贼船,也只能入乡随俗,听天由命了,哈哈!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

什么是性价比?
三万与五万、五万与八万,不是三万比五万好或是五万平齐八万,性价比的本质在于品质差别可能不如价格差别的比例明显,多花银子30%,可能提升10%,如果不计较10%,在168还是可以谈谈性价比的!如果打死都要追求那0.1%,最终就是比谁银子厚呗……

当然你要去极品人生谈性价比,那不是找大V狠狠抽你么……
什么样的圈子,按什么样的基准来说吧!这事要说太绝对,可能就着相了……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3-10-25 23:28:51
TOP
9#

其实,ERIC版主介绍的都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器材。
TOP
10#

成熟的组合让烧友少走弯路。
TOP
11#

玩发烧音响,莫要干哄,不要老是聚集,不要隔山买牛,不要冲动,不要老是让别人帮自己选,到是真的。定心点,摸摸自己钱包,多实际去听听,自己带个耳朵,少理损友煽动就行了。关键是自己有感觉,好钟意,其他的钱上的事,本质上是次要的。盘算到性价比,其实已经是在考虑妥协了。凡事不可不认真,但也没必要整天盘。

听音乐,本质上是孤独的,玩音响,也是独一点好。
TOP
12#

如果不差钱,谁愿意考虑性价比啊。
TOP
13#

自己以前心里面没有底,就挑贵的买;后来有耳朵了,就挑性价比高的买了。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4#

性价比是相对的
TOP
15#

单就声音来说,同个价位的产品,绝对素质有高低是肯定、客观存在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适不适合你的问题。对于不惜代价追求极致的人来说,就不存在性价比这个概念了。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16#

只想自己荷包能接受的范围,才考虑性价比,和自己喜欢的品牌与声音。
TOP
17#

前几天还和朋友讨论,一句话印象很深:现在不要谈性价比,只要买的东西能对的起其价值就很好了,想这些性价比,玩到最后都是一种浪费。深以为然。
TOP
18#

相近价格的器材,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组合和调试很重要。
TOP
19#

相近价格的器材,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组合和调试很重要。
TOP
20#

谢谢诸位朋友的跟帖捧场。正如前面的朋友所说,hifi音响投入和回报有时很难成相应的比例增长。我们往往多花了不少银子但真正可提升的声音素质与实际效果(排除风格因素)可能只有那么一点点提升。我们往往在寻找价格合适的器材更换后,得到的更多的是声音的改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幅度改善。所以往往在兜兜转转一圈后很多人又重新回到了起点。也确实如johnleeh所说,当我们盘算性价比的同时,其实已经向hifi精神作出妥协了。这种妥协本身也是一种无奈。因为hifi精神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追求极致的一种奢侈。享用这种奢侈的同时就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