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银圈PK黑胶,谁是胜者-2(十万元的CD机播CD不如万元级LP机播黑胶... [复制链接]

查看: 18638|回复: 96
1#
十万元级别的CD机播放邓丽君银圈,不如万元级别的LP机播放早期版LP

以上论证是在厦门极品轩音响店二楼听音室得到的结论,时间是三四个月前,可惜没留下照片,当时PK器材如下:EMM分体机(十五万左右带前级),万元级别的LP机,十四万的德国ASR音乐发电厂功放加上九万多的瑞典马田音箱(一只陶瓷高音加两只7英寸陶瓷中低音),线材忘记了

软件:邓丽君十五周年早期版黑胶+韩国版银圈,江蕙《红线》XRCD24+黑胶版本

无论人声的自然度,润泽度,低频的质量还是高频的空气感,都是黑胶胜出!邓丽君黑胶在便宜十几倍的LP机器上播放声音还比贵十几倍的CD机更好听,江蕙的XRCD24版本CD输给黑胶太多了,输的体无完肤!




最后编辑发烧盗版 最后编辑于 2011-07-14 19:10:21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7/21 0:00:4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2#

沙发。HI发烧兄,支持您的观点,这现象是正常的,但虽要有前题因数支持下才能成立。CD就是CD,黑胶就是黑胶;CD唱片已丢失了的音乐信息,不管是用什么价位的CD机来重播也不能再生出来的。别外,黑胶是模拟信号,CD是数字信号;CD在初期已定下16Bit、44.1Khz、20HZ~20000HZ这标准,这已证明了CD载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黑胶是模拟信号,就不存在以上的局限性了。还有,如1960年录音的一个演出,黑胶是其后就压碟,而CD算它是1982年压碟的 ,制作CD时母带的老化已长22年了。试问:同一个母带1982年的状态能与1960年时的状态相提并论吗?很简单两个问题,CD存在局限性,而黑胶没有存在这些局限性;早期录音,CD存在母带老化的问题,而头版黑胶就不存在了。提到以上两个问题就已很明显两者间的差异性了。除制作不良的黑胶外,CD不管是什么圈,能与黑胶相比吗?质的差异就更无可比性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14 20:50:3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板凳。。

这个 比较,让人惊讶。。
期待 艺术家 前后级 早曰 上市
TOP
4#

正常现象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5#

另黑胶PK开盘,后者又会胜出。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6#

原帖由 clk 于 2011-7-14 18:35:00 发表
另黑胶PK开盘,后者又会胜出。

--------------------------
那是肯定的,九十年代之前大多经典唱片都是用开盘带录音的,开盘带本身就是母带,即使是拷贝开盘带的失真也比压碟过程的失真要少得多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7#

对。但开盘带从何而求又是个问题了,好的演译录音就更加无可能找得到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14 20:51:3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格式决定效果,不用PK,胜负已分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9#

开盘——黑胶——CD

开盘——难找好的盘源,市面上有些无聊做法就是将CD录入开盘带就听得津津有味,我就不支持这样玩,骗了自己。
黑胶——唱盘调整比较伤脑,有一定时间多实践多学习,好的碟片贵。
CD——方便,多碟片选择。
TOP
10#

开盘机也看档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