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段 巴克豪斯的贝5钢协 [复制链接]

1#
大家听听,选那一段进富盛试音碟呢?



http://bbs.fshif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46&extra=page%3D1
分享 转发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2#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TOP
3#

喜欢A的平衡度好些,B的整体有提升,可能更适合一般的系统。
TOP
4#

正在下载!!
TOP
5#

回复 1# 富盛 的帖子

富盛先生,我总算在168里找到音响调声技术方面的知音了;我的回答是:
A用作生意,B用作三五知己听。
理由留待后述;谢谢。
TOP
6#

以在办公室的BM6A回放应该是B比较好~~~
音乐与生活

TOP
7#

真是两部好教材,它能体现烧友们对于器材之声和音乐演奏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希望广大坛友积极参与,发表见解,难得的好帖子!
TOP
8#

B 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我们是否感觉B段比A段hifi性减弱了?它的音场却扩大了,这里就涉及音场中乐器比例感问题,我们在现场听钢协演奏时更趋于A还是B呢?富盛先生,做生意时不能这样哦,人家要的是质感和冲击力,否则不够刺激和兴奋,东西不好卖了,呵呵。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8-18 15:30:40
TOP
10#

呵呵,这个录音本身其实雄壮非常的。无愧狮王的称号。

其实两段录音的差异在于泛音的延伸。有时我也很困惑:泛音延伸高对于作品来说是不是好呢?

不要忘了它比很多人还要年纪大,当年的制作人对于音乐的理解是否和当代的有所区别呢?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11#

回复 9# 670707 的帖子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8 15:22:00 发表
我们是否感觉B段比A段hifi性减弱了?它的音场却扩大了,这里就涉及音场中乐器比例感问题,我们在现场听钢协演奏时更趋于A还是B呢?富盛先生,做生意时不能这样哦,人家要的是质感和冲击力,否则不够刺激和兴奋,东西不好卖了,呵呵。

不能单从 HIFI 性这方面来衡定 B 比 A 好,在各方面来讲:B 更接近这张 LP 的原貌,相对A就较蒙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回复 10# 富盛 的帖子

您自己喜欢 A 定 B 啊?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11# 中山张 的帖子

没错,不仅略显蒙,钢琴的形体轮廓也变大了,这样对于录音场地的空间感会有“压缩”,而B则显得自然、流畅许多,故我选择B。
TOP
14#

我就是很难定夺才放上来咨询大家的啊。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15#

回复 13# 670707 的帖子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8 16:04:00 发表
没错,不仅略显蒙,钢琴的形体轮廓也变大了,这样对于录音场地的空间感会有“压缩”,而B则显得自然、流畅许多,故我选择B。

嗯.....对!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Wilhelm Backhaus
Wiener Philharmoniker
Hans Schmidt-Isserstedt
Recorded in June, 1959.
是这个版本吗?
TOP
17#

我选A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这套系统的解析力很高,听B反而觉得有点过。其它方面就没有认真去比较了。有空再认真听听。
TOP
18#

回复 17#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您好南海兄!
能讲解一下,您对音响系统解析力的高或低是从那方面来衡量的,或是怎样理解《解析力》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回复 18# 中山张 的帖子

刚才再听了一下,还是喜欢A,觉得A的声音更真实,特别是弦乐的泛音很洽当,B的HIFI性强些,解析力方面我听A起码没有半点蒙的感觉。怎样理解《解析力》我就不解析了。
TOP
20#

回复 16# Rossi 的帖子

是的,录制于索芬音乐厅,巴老用的是“贝森朵夫”钢琴。我认为这是巴克豪斯晚年的倾情之作,我们拿他在50年代早起与克莱门特 克劳斯、卡尔 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录制贝多芬钢协唱片相比较,便会有“返老还童”之感,通过此录音我感觉他向世人证明他才是贝多芬的代言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