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ang 在 2006-3-19 1:38:38 发表的内容 又为了避免语义的无谓的争论,我都是引用人家的话。我只是为了方便felixcat(他的英文水平在别处我已经领教过了,看个LP套上的注释都看不懂)和一些不懂英语的朋友,而把这些语句翻为中文罢了。 |
假如你单单是引用别人的话,那倒没问题;但坏就坏在,你在引用完别人的话之后,总是忍不住要按照自己蹩脚的知识水平,说一些自己推出来的东西,从而立刻暴露出你自己知识的不足。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你的“表演”。
其他朋友不必理会JWang对我的那些造谣的语言。按照这个不讲理的架势,假如你只是从某个饭馆门前走过,JWang也会硬说你在里面吃过饭要你付钱——假如JWang开饭馆的话,说白了那就是一黑店。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JWang所说的。
JWang 在 2006-3-19 1:38:38 发表的内容
接着我又引用了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数码音乐的教材来作为我的证据。同样,我也只是翻译罢了。
|
好,于是我们不妨看看JWang原文是怎么说的。
JWang 在 2006-3-17 12:39:26 发表的内容 故我下面的讲法都是人家的东西,都是些基本常识。
We have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amplitude (level), and frequency (time). There are also two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audio, sampling (time) and quantization (level). The bit resolution of a system defines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system. The sample rate determines the frequency range (bandwidth) of a system. The faster the sample rate, the better the accuracy of getting a true picture of higher frequencies.
声音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声压(amplitude),另一个是频率(frequency)。对数码来讲,也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个是抽样(sampling),另一个是数量化(bit depth)。一个系统的Bit的解析力决定了这个系统的动态。抽样则决定了这个系统的频率的范围(带宽,bandwidth)。越是高的抽样率,对高频率的描述越是精确。
http://personal-pages.lvc.edu/~snyder/2ch11.html
同样也有 Samples are taken at a regular time intervals called the sampling rate. The sampling rat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digitized sound.
抽样率对一个数码化的声音的频率响应负责的。
http://www.indiana.edu/~emusic/etext/digital_audio/chapter5_rate.shtml
理解了上面的讲法,我就不难来解释为什么44.1/16和44.1/24的频谱图是非常相似的。频谱图是用来描述在时间上频率分布的状况。只有当我们变化抽样率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出变化。这是因为,抽样率决定了这个频率的范围。再上一张192/16的图。我们可以看到192/16是和192/24的频谱图是非常相似的。但是,44.1/24和192/24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改变了抽样导致的。 |
JWang引用的资料,的确说的都是事实。但问题是JWang在旁边自作多情地解释时,作了歪曲。
大家请看,比如说原文是“the better the accuracy of getting a true picture of higher frequencies. ”,JWang硬要翻译成“对高频率的描述越是精确”。事实上人家原文用的是“higher”(更高),因此正确的翻译是“能够更好地还原更高的频率”——JWang解释为“高频率”,就想引导观众理解为:对于同一的频率的声波,只要取样率越高,对这个声波的还原就越准确。但英文原文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并且理论事实也不是这样的。
另外,JWang喜欢把“A对B负责”,歪曲成“B完全由A决定”。英文原文说“The sampling rat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digitized sound”,也就是说越高的取样率,能够包含的频段也就越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JWang一直混淆了这个概念:
能够包含某个频率的声波并不意味着100%精确地包含。这就好比44.1k/8bit的格式和44.1k/24bit的格式,对于同样的模拟输入,两者都可以
包含其中20kHz的信号,但是,8bit的量化误差要比24bit的大得多,因此前者
虽然能够包含20kHz的信号,
但是这是带有了较大
量化误差的扭曲。
“The sampling rat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digitized sound”——没错,但是responsible之后,精度如何呢?这就由接下来的“bit数”来决定了。
因此JWang最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说“44.1/24和192/24有明显的区别”——他肯定是把“The faster the sample rate, the better the accuracy of getting a true picture of higher frequencies. ”这句简单的英文错误地理解为“越是高的抽样率,对高频率的描述越是精确”了。
事实上,同样的输入下,
完美的44.1/24和192/24编码器,对于低于22.05kHz的所有信号的记录精度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结论不与JWang所引用的任何英文资料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