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香味大侠的DIY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60780|回复: 459
291#

呵呵,就是足够厚度的高频因为延伸上去了声音不是变细变薄的,都是那么厚的声音,所以给人的主观听感好像延伸有点不足,实际上是已经延伸很足够了.回想一下也是那么一回事,我明白了.顺便说说,家电的网友去广西旅游,我给了他联系方式叫他有空拜会一下松香味大侠啦.让他见识一下和谐自然宽松大气的声音吧.
TOP
292#

高频延伸有厚度感。虽然你感觉他不够(亮丽)或者没有,但是,其实他却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不会少。--同感,弟用RT2H-A,入耳自然不迫。
TOP
293#

松香味 在 2006-8-15 23:20:37 发表的内容
哈奇奇 在 2006-8-15 22:16:00 发表的内容
呵呵,这个坛子里面可以为我师我前辈的人多了,以我的年龄和资历称呼松香味大侠"老前辈"不过分.我的看法只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没有什么权威性的,但是都是我个人真心的看法就是了.嗯,最后建议一下,前辈的箱子要是高频延伸的再尽一点,泛音多一点,哪样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非常感谢你提出的衷肯意见。
这里是T1.3高音单元的连接:http://www.hiviresearch.com/product/htm/view.php?id=1099

2K~30K基本上是一条直线;40K也只下降了大约6dB;因此高频延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为他的高频延伸平顺,没有普通球顶高音“音圈电感效应”产生的“锯齿状”失真现象,因此,平顺的高频延伸是不容易“引人注意”同时也不容易被人察觉的,不过他给人的感觉是——高频延伸有厚度感。虽然你感觉他不够(亮丽)或者没有,但是,其实他却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不会少。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高频延伸正是我所追求的好高音,好的高频延伸。
不知道哈奇奇兄弟能否理解和明白我的观点?


关于RT1.3其他重要特征、优点等,请连接这里。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95094&page=4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TOP
294#

好的高音是音乐色彩的润泽和准确音色的保证,以及声音轮廓的体现,并不是单纯的亮度,亮与不亮应该体现在音乐当中的声音变化的需要,应该亮的地方绝对能够亮得起来,不应该亮的时候不会一直亮着。比如雨果《黄河梁祝》里的钹声出来时的金光四射的感觉就是好的高音的体现。惠威的平面振膜高音就是这样的相当优秀的高音。
TOP
295#

胡敏强 在 2006-8-16 14:52:24 发表的内容
德国威沙通也有类似的平面高音单元,承受功率比惠威大,是因为设置了散热装置,但是灵敏度低。我想如果惠威能够有更加有效的散热措施的话就会有更完美的平面单元了,包括中音甚至低音。


RT2-Pro 的频率响应曲线也比较自然平滑,每只1180元,平坦度比 RT1.3 差了不少,但是比大多数球顶高音就好很多了。
RT2-Pro 最重要的是它的灵敏度达到了 8Ω 、99dB/1m/1w,承受功率达到了80W,这样,它的最大输出声压就能够达到118dB(两个声道立体声播放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21dB)。这是一个非常了得的声压:要知道,需要16只RT1.3 带式高音单元以最大声压同时发声,才能勉强达到118dB这个声压。
最大声压输出能力方面,16只RT1.3才能勉强等于一只RT2-Pro;
不算不知道,算算吓一跳。
单只高音单元能产生那么高声压的,全世界也为数不多,能同时达到RT2-Pro 的频率响应曲线水平的就更加少。阻抗又是一个恒定值,非常好驱动。这样看来,它每只1180元就非常非常便宜了。
TOP
296#

哈奇奇 在 2006-8-16 2:11:06 发表的内容
呵呵,就是足够厚度的高频因为延伸上去了声音不是变细变薄的,都是那么厚的声音,所以给人的主观听感好像延伸有点不足,实际上是已经延伸很足够了.回想一下也是那么一回事,我明白了.顺便说说,家电的网友去广西旅游,我给了他联系方式叫他有空拜会一下松香味大侠啦.让他见识一下和谐自然宽松大气的声音吧.


在下恭候了,只怕会让他们期望太高,扫兴而归。
TOP
297#

松香味 在 2006-8-16 12:31:54 发表的内容
七伤复 在 2006-8-16 1:25:35 发表的内容
高频延伸有厚度感。虽然你感觉他不够(亮丽)或者没有,但是,其实他却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不会少。--同感,弟用RT2H-A,入耳自然不迫。


是的,高频延伸平顺,没有普通球顶高音“音圈电感效应”产生的“锯齿状”失真现象。因此,平顺的高频延伸是不容易“引人注意”同时也不容易被人察觉的,不过他给人的感觉是——高频延伸有厚度感。
丹拿T330D虽然是球顶高音,但是“音圈电感效应”产生的“锯齿状”失真现象控制得非常好、非常小,所以应用得当同样可以达到高频延伸有厚度感的效果水平。


在声音的速度和音色的准确性表现上还是惠威的平面优秀,不过惠威的平面承受功率小些,但灵敏度高。
TOP
298#

完全同意。如果惠威的带式高音承受功率大些,就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但是以RT1.3,已经可以达到105dB的输出声压,双声道可以达到108dB的输出声压,作为家庭用音箱,完全可以满足交响乐的播放还原。
补充一点:关键还要看能不能发挥他的性能。
TOP
299#

德国威沙通也有类似的平面高音单元,承受功率比惠威大,是因为设置了散热装置,但是灵敏度低。我想如果惠威能够有更加有效的散热措施的话就会有更完美的平面单元了,包括中音甚至低音。
TOP
300#

探询RT8II,答曰无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