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挥与开拓性 [复制链接]

查看: 8732|回复: 54
21#

Mozart是天才,但是他没有上过168
最后编辑Beethoven
TOP
22#

Darajan兄的命题实际上回到了一个亘古的严肃话题:音乐之于音乐家或指挥是感动自我还是感动听众。
darajan,深层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答案不言自明。
另有一条著名的哲学定律: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上古时代至今的音乐指挥们,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世代的指挥家们前赴后继地不断地在指挥着相同的音乐的缘由。
TOP
23#

上山砍柴 在 2006-1-12 15:54:26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1-12 15:50:21 发表的内容

其实最简单地可以这样比如:同样的一道菜,同样的材料,由不同的厨师来烹调。


我觉得区别可能还没那么大,更准确地说,我觉得是:不同师傅做的酸菜鱼。也就是,还必须是通一个菜系的。而不太可能是相同的材料分别做成湘菜、粤菜、鲁菜等。


你自己觉得呢?
同样是广洲的牛腩粉,相隔不到50米的两间味道就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难道在某一间吃过就能肯定广州的牛腩粉应该是什么味道了?
楼主所说的很有道理,指挥就应该不断地创新,不但要有新的作品,而且还要把旧菜式做出新口味来才。
TOP
24#

扬松斯这张海报很可爱。我觉得他们早该请他了,而别让那个巧舌如簧的马泽尔出现那么多次。
TOP
25#

还有一点我坚信,当代作品之所以受到冷落,一小部分是因为他的美学趋向的不同,感受方式的不同,更多或者关键的原因在于演绎的问题,录音的问题,宣传的问题,教育的问题。艺术作品本身的伟大性或者一点都不逊色于巴赫的伟大性被无情的掩盖。所以,今天的指挥有这个“责任”以至我们同时代的伟大作品不被毁于一旦。

当然,这种“责任”之说也许本身就是反艺术的。
TOP
26#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1-12 23:42:28 发表的内容
现在有刮一股小风是乐团不设指挥。“马室”就是其中一个


以前的奥非奥就是以不要指挥为卖点的。
我觉得乐团不要指挥也不好。哪怕是室内乐团。
TOP
27#

还有一个例子,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般都是以指挥家为重点,施特劳斯反而好像不太重要了,对吗?
[upload=jpg]Upload/200611216152831174.jpg[/upload]
最后编辑eric
TOP
2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

另发一篇从前写的稿子,记得好像从来没有发表过,这次借darajan兄的命题,拿出来现世,大概也能回答一下darajan兄的这个问题。
TOP
30#

Beethoven 在 2006-1-12 15:55:41 发表的内容
把楼主的意思简化一下:
现代作曲家要写出更多好作品,现代指挥家才有出路,否则就只能活在当年大师们的阴影下。


谢谢兄弟的summary

不过这更多是个疑惑不是结论。

我在想即便对于过去的经典,我们的开拓之路在哪里?现有的科技是否能够改变观念,思路,不是对音乐的演绎而是处理整个音乐工业的整体观念。比如互动媒体,高清晰图像,虚拟现实等等是否更有利于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动,也许在这些十分非艺术的因素的简单驱使下,我们感受的,感动的是完全不同的巴赫和马勒,这不无可能吧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