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挥与开拓性 [复制链接]

查看: 8688|回复: 54
11#

一个指挥能兼顾作曲家原意,但根本无法把作品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只要是经他人演绎过的作品就无法再呈现作品本身的原貌,没有不加入演绎者个人情感的演绎。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谓开拓,我觉得这也是个说不清楚的话题。每个人理解和想接受的作曲家的“开拓”不一样。
我觉得我们欣赏时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喜欢的作品和喜欢的指挥相结合,阐释和演绎的是我们理解的原作或者是我们能理解的原作,这样我们才认为是好的。这可能就是每个人对不同作品有不同认识的原因吧。

有许多指挥家指挥的过程是为了自己而指挥,他把自己理解的作品展示出来,不求大家理解,是想让大家知道他是这么解释的这部作品。
也有的指挥家是为了大众而指挥,他指挥的作品是为了大众能接受,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作品。
所以,我觉得指挥的开拓存在的本身目的和出发点不一样。
TOP
12#

疑惑、不确定……这些因素在Mozart时代是不会在音符中出现的。
TOP
13#

dr kuang 在 2006-1-12 15:50:21 发表的内容

其实最简单地可以这样比如:同样的一道菜,同样的材料,由不同的厨师来烹调。


我觉得区别可能还没那么大,更准确地说,我觉得是:不同师傅做的酸菜鱼。也就是,还必须是通一个菜系的。而不太可能是相同的材料分别做成湘菜、粤菜、鲁菜等。
TOP
14#

上山砍柴 在 2006-1-12 16:29:50 发表的内容
扬松斯这张海报很可爱。我觉得他们早该请他了,而别让那个巧舌如簧的马泽尔出现那么多次。


我也极不喜欢此人。感觉总是吊儿郎当的。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15#

比较赞同邝版的观点
TOP
16#

eric 在 2006-1-12 16:13:13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个例子,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般都是以指挥家为重点,施特劳斯反而好像不太重要了,对吗?


因为都是要演斯特劳斯的作品,所以这一层矛盾就不存在了。所以焦点就只能是指挥了。如果还存在演斯特劳斯还是演冼星海的问题时,你看看哪个问题更重要?
TOP
17#

今天贝多芬的交响曲演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倾向。


浪漫主义之滥觞
历史上对贝多芬交响曲的演绎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倾向。第一种是大大地超越乐谱上关于速度和力度等指示进行指挥的风格,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表现,以FURTWANGLER为代表。第二种是TOSCNINI为代表,也就是基本上遵循乐谱上的指示并在此范围内进行仔细操作的现实主义(又称即物主义)风格。第三种是以乐谱的真实再现为目标,它以由本真乐器构成的乐团演奏为代表。
贝多芬的交响曲在作曲家在世时进行了首演并且大体上获得成功,但是很难说因此它的革新性就因此被真正理解和接受。一方面有人称赞《英雄》“自由奔放,充满了粗旷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不能不认为到处都见到生硬和异样”,因此可以推测贝多芬去世后,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和接受其作品的状况照样持续着。而且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指挥所用的乐谱只是第一小提琴的分谱,这与今天意义上的对总谱进行综合性的演绎有微妙的差异。以《第九交响曲》为例,据史料考证,最初更为正式地指挥贝多芬交响曲的大概是WAGNER,,即便如此,也可以认为甚至瓦格纳也没有真正地再现贝多芬的乐谱,瓦格纳为了适应主题性格的速度伸缩变化、为了更接近瓦格纳自己的乐器法而将力度加以改变,进而甚至篡改乐谱。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瓦格纳是对贝多芬的音乐进行浪漫主义诠释和演奏的根源。由于受到瓦格纳的影响,也是作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第一代指挥而出名的汉斯.冯.彪罗也是以极其浪漫的表现来演奏贝多芬的音乐的。这个流派被富特文格勒这样的指挥家所继承,成为二十世纪前半期,即二战结束的那个时代的主流。
富特文格勒的《英雄》可以说是直接继承十九世纪后半期浪漫主义流派的《英雄》。此外,类型虽然不同,但Knapetchbush也可以归入这个流派;还有B.Walter等虽然没有进行起伏那么大的表现,但由于为了使主题“歌唱起来”(瓦尔特原话)而对速度和力度进行了独特的处理,所以大概也可以包括在这个流派之中。作为进入二十世纪后出生的指挥家,Bernstein─特别是在晚年─也使用了起伏很大的浪漫式的表现。另外,Kubelik可以说是与Furtwangler相似,而且在乐谱的处理上的确也有相似点,但是作为整体则让人感到象是在追求不同的东西似的。
而现实主义方面最初并不是由Toscanini进行发端的,例如R.Strauss早已揭开了现实主义指挥的序幕。此外,Weingartner等也在其著作中通过批判彪罗明确的表示出忠实地遵循乐谱指示的方向。但是这些指挥家以“不可能用十九世纪初的乐器而只能用现代的乐器进行演奏”为由,恣意对乐谱进行篡改,它们或多或少地也存在于现代通用的乐谱中,所以近年来本真哌通过溯本追源的版本学研究,不断的使贝多芬交响曲总谱恢复到原来的面目,这方面,前几年的Gardinaer、Harnnonkot等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实主义的风格现在被称作主流,许多指挥都实行它,可以列举以Toscanini为首,Szell、Bohm、Karajan等许多名字。但是事实上Bohm和Karajan特别是在最晚年,在强烈的现实主义的风格中也加进了浪漫主义倾向和与之不同的独特的深度,因而对此不能一概而论。最近沿着这股潮流,伴随着二次大战后音乐学的兴盛而产生的“本真主义”(有译原典主义)作为一股新潮流出现了,在这当中不要忘记Abbado和M.Thomas Tilson等与前述保留了十九世纪传统的“大师”划清界限,而且真正进行了堪称为二十世纪表现的杰出大师。
可以称为“原典主义”最终答案的是由本真乐器进行的演奏,即使仅限于《英雄》也已经有霍格伍德、诺林顿、古德曼、布吕根等人的许多录音。
TOP
18#

把牛腩粉做的大家吃不出这是牛腩,或者把巴赫演奏成好像巴托克。这不是天才。
天才厨师会烹出牛腩本身所具有的最美的一味
TOP
19#

跟贴的各位当中,恐怕大都没有看懂楼主的意思,包括两位版主,回帖内容与主题有一定偏差。这不是传统的版本比较帖。
楼主的语文还是没有多大进步啊,呵呵……
最后编辑Beethoven
TOP
20#

听多了,说多了,自己到糊涂了,社会进步的表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