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637383940414243» / 6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4400|回复: 613
391#

Raxel 在 2005-11-29 16:54:58 发表的内容
Telarc的1812是属于挑战,试验性质的一张LP.不论对刻制,回放都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试验.据说是唯一没有压缩,或者压缩最小的1812LP.但不是任何一台LP都能播放好这张LP的.对唱头和用家的调试水平都是一种考验.但拿Telarc 1812的CD,随便200,300美元一台的低档CD都能够成功播放炮声.所以我觉得LP和CD比单纯的动态,没什么意义.

同意这个观点.
不过,很有兴趣看看LP在动态上能达到的境界会是怎样的.
TOP
392#

松香味 在 2005-11-29 17:47:27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29 16:27:14 发表的内容
JWang 在 2005-11-29 15:58:35 发表的内容
要自重的是你。人家menn在什么加啊的问题上没放过你,我还出来打圆场。

为什么不敢引用我的贴子了?怕了?


写的东西摆出来,每个人怎么去理解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人家如何想象和评论我,这也于我无关。我只是保证我所写的尽我所能是正确的即可。

你的帖子很多都属于没事找事的,我为何要引用没事找事的话?假如你想继续写唱头原理之类的请便,写的话请把唱头四种主要类型都详细介绍一下,把工作原理也介绍一下,这样比吵架要有意义得多。



既然感觉“不欢”为何不加“而散”?
讨论问题的态度应该尊重客观。
还有一个需要接受的事实就是;现在正确的东西,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需要修正或者完善。
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也有利于讨论开展;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说明根据;观点不同可以保留。“争吵”应该把握分寸,感觉“不欢”何必继续。
希望大家都来关心168,更希望大家能通过168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友情,而且得到快乐。


完全同意松香味的观点,既然存在问题,当然不妨在168讨论,甚至辩论,但是不要忘记要平心静气,搞到「感觉“不欢”为何不加“而散” 」的局面,我就看不惯,这种气氛纯粹是文笔上带有人身攻击,无意中伤害到别人的尊严而引致的。大家不妨收敛些、客气些,这帖子便会春风扑脸了。

「现在正确的东西,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需要修正或者完善」,举例子一个,以前唱头的动态低,Clearaudio的Gold Finger唱头的动态已经达到100dB了。
最后编辑harvey
TOP
39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39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95#

cwk 在 2005-11-29 17:24:17 发表的内容

我就知道你肯定没有见过这张唱片,否则就不会有唱头向内移动速度这个谬论了。这张唱片在炮声那段坑纹呈S型,唱头在上面运动时,左右摆幅超过了1毫米!!!


那请具体解释一下你这个例子是如何和我的论点有冲突呢?

cwk 在 2005-11-29 17:24:17 发表的内容
我看这张LP的动态范围不会超过当年制定LP的标准极限70db。但就是这区区的数十db的动态范围,telarc公司收到了许多无知的投诉,说他们生产了无法播放的唱片!!!
所以说LP的动态范围是受到重播设备的限制,背景噪声之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动态范围的定义本身就是最大RMS功率 - 最小RMS功率,所以LP的背噪就直接影响了它的动态范围。LP磨损了,背噪自然会增大,动态自然会减小。就算LP是全新的,制造LP的乙烯材料本身就会有摩擦噪音,因此只要用唱针播放,LP自身肯定会有一定的背噪。唱片背噪会影响动态范围这已是常识中的常识了。CD为何比LP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并不是因为CD声音比LP响,而是CD的背噪比LP小得多而已。

LP的动态范围,当然也是受重播设备的限制了。其实假如不考虑设备的话,要刻一个200分贝的动态也是举手之劳——给我一张空白光滑不带纹的黑胶片,我用小针在上面刻一个很陡峭、尖锐的,振幅达5厘米的痕迹,我想假如有唱针能够在瞬间左右震动10厘米的话,我想播出来的动态早就超过200分贝了。


cwk 在 2005-11-29 17:24:17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人受到地心的吸力不能离开地面而神六却可以上天?
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那唱盘的转速达到了多少后,唱头才会型成外滑力?
好了,已经说得够多了,能力有限,也不习惯辩论这种方式。


一个物体绕着某点转动的时候,才会产生离心力。问题是:在播放唱片的时候,唱头和唱针会跟着LP一起绕LP轴心转动??
TOP
396#

松香味 在 2005-11-29 17:47:27 发表的内容

既然感觉“不欢”为何不加“而散”?
讨论问题的态度应该尊重客观。
还有一个需要接受的事实就是;现在正确的东西,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需要修正或者完善。
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也有利于讨论开展;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说明根据;观点不同可以保留。“争吵”应该把握分寸,感觉“不欢”何必继续。
希望大家都来关心168,更希望大家能通过168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友情,而且得到快乐。

支持!
TOP
397#

上来论坛就是寻乐和增广见闻的,开心就好,不然,赢了世界又如何?
TOP
39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99#

Dr kuang 在 2005-11-28 23:43:58 发表的内容
假如一张LP的中心孔被打偏了1毫米,盲听你估计自己能靠耳朵听出来么:)



这里我说说我的看法:假如能够找到同一个录音,同一个批次压制的两张LP,一张中心孔位置正确,另一张打偏了一毫米;并且两张LP的品相一致,在这些条件下,让我盲听这两张LP,我绝对可以听出两者的不同。
TOP
4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