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273747576777879»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29|回复: 807
751#

dr kuang 在 2005-12-3 10:33:24 发表的内容
他们并没有说“SACD音质不佳”这句话,只说了“有些制作不好的SACD音质不佳”。
倒是说某些SACD设备播放SACD音质不佳:)


我不是说他们说"SACD音质不佳",是说有些香港玩家有这个说法,在有些香港论坛上面看到过.而且那个录音设备的,人家用24音轨DSD录制的专辑,1年前就有了.现在32轨,Telarc都在用了.他们还在说什么现在用8轨,16轨还在开发,那都是什么消息啊.录音设备不先进,怎么可能出好声音?
TOP
752#

Dr kuang 在 2005-12-3 12:07:32 发表的内容
所以说你要“留意一下主流的唱片公司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和流程”:)”和你想的正好相反,并不是只占北美唱片市场8%的古典音乐需要这么多轨的录音。
最简单的例子,EAGLES的告别演唱会(昨晚很多网友都欣赏过了)录音要用多少轨?这个录音对后期编辑的要求如何?现在的全DSD技术能制作出比这个优秀的多声道录音吗?
脱离了主流市场的需要(买包括买方和卖方)当然就红不起来,这个还需讨论吗?


Eagles告别演唱会是哪个?Hell Freezes over?那个乐队重组演唱会?这个我的确不知道是多少轨的,请告诉我是多少,哪里获得的信息.

在多声道回放系统成熟之前,SACD不会在主流市场取代CD.这个不是已经讨论过了,而且在这个市场LP已经被淘汰了15年以上了,现在主流市场介质就是CD一个,如果你要讨论主流市场,那么我们还不如讨论网络下载销售了.
TOP
75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54#

JWang 在 2005-12-3 14:48:43 发表的内容
讲溜冰鞋只是表明你不会拿状况太差的CD来比。同样,我无须了解某个LP是放过多少遍,我要求的只是看一下。看过就可知状况。有的LP尽管没有划道等,但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了。

对DVD有所谓的人不等于他在乎DVD-A。在大众市场中,可以讲99%以上的人是不在乎DVD-A的。这有点象这些人不在乎SACD一样。

结论是,Dual Disc的好卖不表明DVD-A的状况。


首先你现在是已经退为要来说明,dual disc的好卖,不代表就是dvd-a好卖,你自己也很清楚,你已经向后退了.原来你是认为DVD-A已经死了.

DVD-A,仍然是活的,唱片公司仍然在制作,主流市场仍然在销售.其他还有什么需要争论的吗?
TOP
755#

dr kuang 在 2005-12-3 9:56:11 发表的内容
这个贴子的讨论已经引起了香港的SACD制作中心的LEO FUNG先生的关注,他和大草昨晚在网友聚会上现场向大家讲解了很多关于SACD的问题,大约归纳如下:
1:SACD的DSD技术肯定比音频CD技术先进,制作得好的SACD唱片声音也比音频CD优秀。但市面上的SACD唱片声音并不都比CD优秀,SACD仍处于起步阶段。
2:DSD技术的来源
因为模拟母带声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退化,唱片公司一直希望能用数字技术保存这些母带,而之前的音频数码技术未能达到要求,LP高频延伸可以达到4万Hz,模拟母带可以达到6万Hz以上(这是LEO的原话),所以开发了DSD技术。而SONY和PHILLIP认为这种技术可应用于民用唱片市场,于是开发出SACD。
3:现在的DSD转换设备更适合于AD转换,不同制式间的DD转换问题比较多,只有部分厂家解决得比较好。
4:现在的DSD还缺乏足够的专业录音制作硬件支持
记录暂时只支持到8轨,即将开发的也只支持16轨。而现在的专业录音室一般都要求48轨以上的录音输入。
现在用于录音后期制作的专业图文音频工作站还不支持DSD技术,需转换成PCM格式编辑。
5:现在除少数厂家外,所生产的SACD播放设备还未能达到要求,这也是播放效果不夹的原因。(其中被点名的包括全兼容机和SONY的SACD机)。
6:顶级的SACD播放器中,有些确实是使用了PCM技术,但这些设备在播放SACD唱片时表现仍然优于播放CD唱片。
7:LEO本人和大草都认为在目前的两声道系统,LP听感上仍优于SACD。
8:DVD—A现在听感上和SACD风格不同,声音效果也非常优秀,但没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大草先生更直接说:DVD—A已宣告死亡了。


可惜香港的专业人士消息也有些滞后.

4.32音轨的Sonoma录音工作站已经有了.Telarc已经用了录制唱片,并将在明年一月份的CES推出两张专辑.
http://www.highfidelityreview.com/news/news.asp?newsnumber=18686838

而混音设备的限制,是缺点,也是优点.为什么这么多人现在回过头追首版CD?还不是因为当时PCM混音编辑功能有限,人工处理少.

8.DVD-A暂时是死不掉了,虽然可能名字不再叫DVD-A,不过现在dual-disc卖得非常火.其中有一部分,里面的DVD这一面记录的就是DVD-A音轨.需要DVD-A机器才能播放.

说实话,虽然香港的hifi市场很火,但专业人士在这方面真正做好的很少,音质最差的SACD,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香港地区的发行,例如香港RCA的音乐之声电影原音SACD,Kenny G Live等等.香港环球港星精选系列部分.还有Naxos发行的许多SACD.所以那里许多玩家就得出SACD音质不佳的结论.
TOP
756#

他们并没有说“SACD音质不佳”这句话,只说了“有些制作不好的SACD音质不佳”。
倒是说某些SACD设备播放SACD音质不佳:)
TOP
757#

这里还有出租了.
http://www.superaudiocenter.com/Services.htm

Daily Rate:

8 track Sonoma = $400
8 track Sonoma with DSD Mixer = $500
Pyramix, Genex, SADIE = $500
16 track Sonoma = $600
24 track Sonoma = $800
32 track Sonoma = $1200


Weekly Rate:

8 track Sonoma = $1600
8 track Sonoma with DSD mixer = $2000
Pyramix, Genex, SADIE = $2000
16 track Sonoma = $2400
24 track Sonoma = $3200
32 track Sonoma = $4800
TOP
758#

岔开一下。
这里是Brothers in Arms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录音师Chuck Ainlay的专访,有提到DVD-A与SACD的比较。
“DSD有着无可避免的柔化作用,在我看来这在某程度上令人觉得更‘模拟’,但它不能代表最接近主控台的输出(意即96/24 LPCM 更接近)”
http://www.highfidelityreview.com/features/brothers_in_arms_02.asp
TOP
759#

JWang 在 2005-12-3 13:13:05 发表的内容
这又是强词夺理了。不过我可以这样和你讲,外圈内圈是无所谓的。特别是在一个调节好的LP上。至于10遍,20遍,50遍以后的没关系的。我们无法确定放过几遍。但是我可以讲,我看一眼就可讲这张LP的状况是不是可以用来比。


先不要说我强词夺理.每次你这么说的时候,最后证明都是你错的.离上次说我胡搅蛮缠还没过几天,就忘了?首先LP不易调节,这是缺点,不要把它说的像是优点一样.而外圈内圈无所谓,完全是打肿脸充胖子了.33 1/3的LP,看看半径,到内圈,只相当于外圈一半的带宽了.而且软件买回来是听的,不是收藏的,现在有多少高价名版LP,许多人买回来,偶尔舍得听一次,平时更多的只是收藏,完全失去了音乐软件的本来作用.


近来买了几盘四盘4track的带子。现在还有人在听4track,但你说说看4track的录音机是死还是活?


如果你4tracik的带子可以上主流市场的销售榜,当然是活的,有没有,报几个给我听听?
TOP
760#

Dr kuang 在 2005-12-3 10:57:46 发表的内容
我也不知道,24轨DSD录音设备是那家开发的?


sonoma
http://www.superaudiocenter.com/Telarc.htm

24音轨也是这家出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