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乃毁天灭地之器?(利用音频对录和数据分析破除玄学) [复制链接]

查看: 98176|回复: 228
51#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5/12/29 15:24:00 发表
未必准,不同的系统换不同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系统敏感动小小东西都有改变,有的换了都不明显。要看功力,环境等好多因数。总体来讲敏感的系统会比不敏感的的系统好声。如果你的系统能敏感到湿度变化有改变,和聆听位穿外套和脱外套有明显分别的,就已经不用再测试了,因为你的系统已经打得开了。

在我看来,阁下所说的“敏感”感觉更像是“不稳定”的同义词。
一个系统如果稳定,则声音应该是精准校调过,且不易走形的。如果随便换根线,换个脚钉声音就走形了,那厂家还怎么校声?
也就回到了那个亘古不变的大讨论,如果线材和脚钉对校声有那么大的作用,为什么厂家自己不做?

另外,阁下所说湿度、穿外套的变化鄙人未曾注意到过,不知阁下可否拿出点数据来,以免有“心理因素”或“忽悠推销”之嫌?
TOP
52#

截止本楼发出之时,本帖已有2000多次点击,可见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重视。
然帖中给出的各个比较音轨的平均下载次数仅有不到5次。
其中下载次数最多的是8楼中贴出的,关于不同格式的比较差分音轨,但也只有7次下载。

我希望大家在回帖讨论的时候,能真的看一看帖子的内容,听一下测试数据,感受一下比较结果。
否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了。
TOP
53#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5/12/29 15:49:00 发表
呵呵,“金耳”还得有米,才能选用“高贵”的线材,并为付出金钱得到“发现”而沾沾自喜。


如让声音畸变的东西,并为付出金钱得到“发现”而沾沾自喜,那就激发了继续用畸变的东西去“修正”,如此类推。。。。。。。。。
TOP
54#

这个玩法很有意思。
把文件下了,并做了分析。发现线材部分与楼主的结论有些不同(开始以为自己搞错了文件名,重新下了再做):
1.¥398 Van Damme 专业XLR线 2m
2.¥3980 LINN Silver Interconnect Cable RCA线 1.2m
这两条线的特性很接近。
第3条线和其它比,频谱特性差别蛮大的,最大差别近6分贝。这个结果和平常的试听也比较吻合。
TOP
55#

回复 51# HappyWater 的帖子

如果音响是你所谓的稳定不容易改变那么就人人都靓声啦。线材和其他音响附件,避震,脚架都不用讲究了。人人买三大件回家一接就靓晒,附件厂都不用做了。为什么厂家不做更容易理解,第一做小d野成本省点,第二每套系统搭配的器材都不同。每个人的听音喜好都不同,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牌子器材的特色来推出一些附件,靠玩家自己去调。另外环境也很重要,要不那些扔几十万去找人设计装修音响房的人真的钱多吗?湿度跟外套的变化是会影响把声的。也是很简单的原理。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多会影响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所以把声是有不同的。而外套效应更容易理解。人体本来就会吸音,当声音折射或直射到你身上时,你本身的吸音系数假设是1,穿了外套后系数变成1.几,那么到达你耳朵的声音频段少了。你说能不改变吗?当然系统要调教到一定程度才能较容易听得出。你连换线或调音器材有作用都有质疑,证明你没感受到或系统未成型。我知道你连听都未过噶。至于我忽悠谁?销售什么呢?我又不卖东西。音响是一门艺术不是非要指标去判断是否有价值,好比梵高的油画,为什么有艺术价值?因为清晰吗?你去用相机影张星空来去跟他的星空比较一下。谁更有指标?谁更有艺术价值?
TOP
5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2/30 0:26:00 发表
这个玩法很有意思。
把文件下了,并做了分析。发现线材部分与楼主的结论有些不同(开始以为自己搞错了文件名,重新下了再做):
1.¥398 Van Damme 专业XLR线 2m
2.¥3980 LINN Silver Interconnect Cable RCA线 1.2m
这两条线的特性很接近。
第3条线和其它比,频谱特性差别蛮大的,最大差别近6分贝。这个结果和平常的试听也比较吻合。

哈哈,鄙人不才,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阁下是难得的愿意真正静下来做做实验的人。
其实第3条线在录制时,左右声道是反的,阁下将音轨3的左右声道反过来再做一次实验即可。
之所以留下这个么小小的玄机,就是想等待阁下这样的人出现。
小弟不才,开了个小玩笑,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5-12-30 09:27:47
TOP
57#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27 21:09:00 发表
                                                       ——模拟信号线的对比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线材之争由来已久,《音箱十大谎言》一文中,第一条就是关于线材的批判。
各大论坛上有关线材有用无用的争论几乎每日都在上演,有人搬出隧道扫描显微镜的照片,力图证实高价线材是荒




你的实验只能证明Linn的信号线不值3980元,但以此说明线材之间差别不大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个案的测试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TOP
58#

点击率高和标题有关系吧,啥玩意这么一惊一乍的,不就听个音响嘛,还毁天灭地的。标题党啊,标题党。
TOP
59#

还是那句话,搞什么动作,从结果测(扬声器)有说服力点
TOP
60#

不知道是否可以用科学仪器测量哪一盘鱼香肉丝更好吃。
或者达芬奇和毕加索哪一位更伟大。
或者西施和貂蝉谁应该排名四大美女首位。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你可以发现一套很好听的器材,然后看看它的指标,似是而非的给出一个分析,例如那些指标做得好,所以声音好。

但是反过来不行的,你找到一套指标好的器材,声音一定好听吗?
几套指标几乎一样的器材,出来的声音难道就一样?

我们不要把听感简单化成几个指标,人类的听觉远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

可以从实践得出经验,经验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指导实践。但不要忘了,归根到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你明明觉得一盘鱼香肉丝很好吃的时候,不要因为指标差就把它倒进垃圾桶。也不要因为科学分析告诉你面前是世界第一美女,但你明明觉得她丑,但是还要骗自己这真是美女。有些东西是很主观的,所谓客观,没有用武之地,作为参考是可以的。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15-12-30 11:26:24
多么音乐社

黑胶:http://photo.163.com/kevinlovemusic@gmail.com/#m=1&aid=230381385&p=1
4轨原版开盘带:http://photo.163.com/kevinlovemusic@gmail.com/#m=1&aid=231077604&p=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