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6247248249250251252253» / 3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版、古典、流行。每日新增! [复制链接]

查看: 1348769|回复: 3370
2491#

2022.12.17
今日唱片
POLYDOR 欧阳菲菲 – 全曲集/精选 BEST SELECTION 日本土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7731883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99312556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16423[/url]
[url]https://m.tb.cn/h.UjSITTH?tk=MMdVdeTwWDa[/url]

曲目:
1-1(4:55) 愛して
1-2(4:45) 愛伝説
1-3(4:14) 真夏の夜の夢
1-4(2:48) 雨のエアポート
1-5(4:45) 悲しみの隣りに
1-6(4:37) ラヴ・イズ・オーヴァー
1-7(4:46) 最終電車
1-8(4:45) 流れ星ララバイ
1-9(3:25) 雨の御堂筋
1-10(3:36) 雨に咲く傘の花
1-11(5:02) I’ll Never
1-12(4:13) 恋しちゃいそうね
1-13(3:40) 恋の十字路
1-14(4:53) 硝子のステーション
1-15(4:13) 流されて
1-16(4:49) We Love Heart
1-17(3:40) 星影のバラード
1-18(4:14) ほっといて~Stop teasing me~

欧阳菲菲(1948年9月15日-),台湾与日本的华语日语流行歌手,是日本歌坛长青树,日本以菲菲台风形容她唱片唱销程度;弟欧阳龙是台北市议员。旅日歌星欧阳菲菲在日本歌坛创下的纪录直到今年才由韩国籍女歌手宝儿打破。欧阳菲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经深出简入淡出歌坛。(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2#

2022.12.18
今日唱片
EMI THE BEST OF CRYSTAL GAYLE / 长发姝-精选集 2CD 欧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7907759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99729127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29806[/url]
[url]https://m.tb.cn/h.UQOmS61?tk=n7jRdeP5j6V[/url]

克里斯泰尔·盖尔(Crystal Gayle)在七十年代就红极一时,其歌声晶莹,感情丰富,且因录音水准甚佳,深受烧友喜爱。除了她的歌曲,克里斯泰尔·盖尔(Crystal Gayle)还以她修长拖地而又美丽的金发而闻名在国内常被人称为“长发妹”。
克里斯泰尔·盖尔(Crystal Gayle)是著名的乡村音乐艺人,早在七十年代就红极一时,其歌声晶莹,感情丰富,且因录音水准甚佳,深受烧友喜爱。另外配器效果也是极品,吉它、钢琴、SAX音声通透见底。若不是Crystal Gayle歌声太靓,配器恐有抢镜头之嫌。
1977年,克里斯泰尔·盖尔(Crystal Gayle)演唱的歌曲《把我棕色的眼睛变蓝》(Turns My Brown Eyes to Blue)轰动了美国流行音乐界,登上了热门歌曲排行榜,并获得“葛莱美”奖,被誉为最佳独唱乡村歌手。
1978年,盖尔的流行歌曲唱片专辑销售额超过100万张,荣获“白金唱片”称号。
虽然她出版的10多部唱片集大多是乡村歌曲,但是其中的一些歌曲由于知名度较高,深受欢迎,以至经常也在摇滚乐热门歌曲的排行榜上出现。(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3#

2022.12.19
今日唱片
WINDHAM HILL SAMPLER '86 86精选 日3200元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8052699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00502260[/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42078[/url]
[url]https://m.tb.cn/h.U8y15Qv?tk=8FmZdeKEu75[/url]

Windham Hill唱片公司成立于1976年,不仅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新世纪音乐公司,更是享有「新世纪音乐灯塔」的美誉。
最初,Windham Hill的老板Will Ackerman向六十位朋友以每位五美元共300元的贷款,完成了其第一张专辑《In Search of the Turtle’s Navel》(Will Ackerman本人是一位非常棒的吉他手,据说时追女友时练的^_^)的录制和发行工作,这既是Windham Hill的创业之作,同时也被看作第一张成型的New Age专辑。其实Windham Hill公司本来是Will Ackerman成立的一个建设公司,主业是建筑和装潢等。然而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史丹佛大学的戏剧社团邀请Ackerman帮他们谱写音乐,在演出后得到很大的回响,再加上朋友也鼓励他应该发挥其音乐方面的才华,才让他最终走上音乐这条路。
之后,Windham Hill旗下的几位重要乐手,如Liz Story、George Winston等(当然也包括了老板Will Ackerman自己),以强调原音乐器独奏的型式(Solo Instrumental),发展出十分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其独特的品牌个性,完美无瑕的录音效果,广受大众的欢迎。很快使Windham Hill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到了1980年时,Windham Hill的业绩竟有将近七倍的成长!
而其后陆陆续续加入的其他音乐家,如Michael Hedges,Mark Isham,Scott Cossu,Yanni,Nightnoise,Jim Brickman等等等等,更使的Windham Hill如日中天。一举成为新世纪音乐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可以这样说,Windham Hill发行的音乐,几乎成为新世纪音乐的代名词。
为了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Windham Hill于1992年并入了BMG集团。这几年来Windham Hill除了发展原有的类型(原音演奏)外,也产生了几个子厂牌,致力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如Windham Hill Jazz专门开发爵士乐,George Winston自组的Dancing Cat开发世界音乐(以夏威夷本土音乐为主),和High Street专门开发的人声演唱等。其音乐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或许,我们不能说Windham Hill公司所制作的专辑是New Age Music的开始,但我们绝对可以这认为:Windham Hill强化了New Age Music的发展基础与识别标志,让世人真真正正知道了新世纪音乐这一音乐类型的存在!
国内以前很少有D版的Windham Hill,不过近来有不少引进,大家见到可千万别错过啊!!
最后引用一段Will Akerman的话:“然而,这是否就代表了新世纪音乐,那倒未必。一来这样的音乐风格尚在发展,二来‘新世纪’亦代表着一种生活形态与哲学。”(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4#

2022.12.20
今日唱片
DENON 韦伯-魔弹射手/马塔契奇/MATACIC/WEBER 2CD 日7000元天龙虚字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8230301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03973552[/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53407[/url]
[url]https://m.tb.cn/h.U8TRDcP?tk=IaiFdevUapS[/url]

韦伯的《魔弹射手》根据德国文学家约翰·奥古斯特·阿贝尔编著的《德国鬼故事集》改编。这部歌剧不仅在题材内容上,而且在音乐风格上具有浪漫主义特色,韦伯将奇幻的境界与现实的人物结合在一起,通过色彩性的和声、配器和主导动机的运用,使整个音乐具有一种充满奇幻气氛的浪漫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作曲家在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处理和传统歌唱剧的改造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韦伯通过《魔弹射手》创造了一种新的美学,给一整代作曲家的想象世界提供了灵感。勒内·雅各布斯(René Jacobs)回到了此部歌剧最初诞生的源头,为听众提供了对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的全新解读:由编剧构思的序幕被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为隐士的角色赋予了应有的象征意义和结构重要性,一场迷人的重新发现演出!

1948年的某日,位于前南地区某处监狱,一名死刑犯正在承受行刑前的煎熬,其罪名是在二战中亲纳粹反铁托以及叛国罪。典狱长得知这名死刑犯是个搞音乐的艺术家,便命令其演奏一曲钢琴,听过演奏后,典狱长发出了感叹:“给一名艺术家执行死刑,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奇迹出现了,典狱长赦免了其死刑,之后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名死刑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位死刑犯传奇的艺术生涯由此得以延续,他的全名叫Lovro von Matačić,中间有个Von,说明了他的贵族身份。
   马塔契奇出生于1899年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时属奥匈帝国领地,其家族显赫,拥有城堡及大片土地,贵族出身的马塔从小就沐浴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文化余晖并在不断成长的岁月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与熏陶,9岁时进入维亚纳少年合唱团,当时是皇家宫廷御用合唱团,对于进入者来说是一份特殊的荣誉。其后马塔一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1933年马塔成为萨格勒布歌剧院首席指挥,1938年成为贝尔格莱德歌剧院艺术总监,随着在柏林的一列系歌剧指挥活动马塔开始以一名“歌剧指挥”而小有成就。而此时也正是纳粹如日中天之时,与当时所有真正具备德奥精神的大师一样,马塔选择皈依于第三帝国的文化盛世之中。也正是这个“政治上的错误”,导致了其后半生艺术上的郁郁寡欢与不得志。
   如开头所述,马塔契奇二战后遭到清算,在经过一场“荒唐”的死刑判决后,大难不死,当他再次站在指挥台上已经是1954年了。饱经沧桑的马塔复出后选择了布鲁克纳,直到1985年逝世,他后半生最拿手的曲目始终是布鲁克纳。(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5#

2022.12.21
今日唱片
PHILIPS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No.20 & 24 / 哈斯基尔 三洋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8414997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07026918[/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64825[/url]
[url]https://m.tb.cn/h.UQ1JpYS?tk=CMoNdVaxlDl[/url]

哈斯基尔最拿手的音乐,是莫扎特的作品,法国人称赞她是“莫扎特再生”。她的演奏最令人瞩目的是精确无懈的技巧,以及由此酝酿出的高贵精神。在她那高雅纤细的演奏中,具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与自信,能很自然地把音乐引发到更崇高的境界上。她的风格被形容为“把情绪升华,透过温柔的力量去取得胜利”。哈斯基尔录本唱片时,年纪已相当老迈,指法间中显得有些迟钝,但灵气及火力依然旺盛,伴以伊戈尔·马尔凯维奇敏锐的冲刺,是别具一格的经验。哈斯基尔对莫扎特格调的感性和鲜明有致的节奏,都是典范。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演出了哀伤,甚至“悲怆”之意境,马尔凯维奇的指挥亦应记一功。(CD天书)
  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K.466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在莫扎特所有协奏曲中,这首完成于1785年2月10日的作品,最受浪漫乐派作曲家喜爱。它表现出的骚动不安及抒情风格,让十九世纪人视莫扎特为前浪漫乐派的革命先锋,也是贝多芬及其他突显自我风格的音乐巨人之先驱。但如果不以十九世纪的观点,而以独特的纯熟技巧与集当日音乐风格之大成等特色来评断莫扎特的音乐,这首作品确实是革命之作,与莫扎特先前任何一首协奏曲相比,无论是严肃性或主观性,都大不相同。从此曲开始,莫扎特在两年之内,以同样的形式创作出六首杰作,在器乐作曲上攀上另一座新的高峰。
  第一乐章以带着不详预感的主题揭开序幕,而这个主题既是伴奏也是旋律,其中心则是压抑的切分音音型,由小提琴及中提琴奏出,具体地将恐惧的感觉表现出来。从一开始,乐曲就传达出不安感,到达高潮时,汹涌的D小调暗示了歌剧《唐乔万尼》的阴影。随着暴风雨过去,钢琴登场——这段钢琴的表现也是非常特别的,在抒情的气氛中传达出一股深沉的焦躁不安。旋律方面大幅度的变化,突显出强烈的情感。整个乐章中,莫扎特都以上述的手法来表现。大调及小调微妙穿插,营造出一种焦虑难安及强大的张力,知道乐章终结。
  第二乐章的浪漫曲,开端的特色就是一种与上述乐风成强烈对比的纯真感觉,如歌似的主题先由钢琴唱出,然后再由乐团延续。旋律本身的单纯无邪,与莫扎特编曲偏爱木管营造出来的温顺和缓,让听众得以放松。但是钢琴又弹奏出旋涡似的三连音,完全破坏了这种悠闲的气氛,所幸随后又回到开头时的旋律,让第二乐章平静地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登场,像晴天霹雳似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钢琴弹出“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而乐团在一边唱和——让乐曲回到第一乐章的情绪与气氛。弦乐奏出热烈如火的乐段,预示了《唐乔万尼》倒数第二幕如魔鬼般的气氛,即使是钢琴奏出的抒情第二主题,亦在大幅的音程表现中遭扭曲。莫扎特在最后的乐段中,让D大调取代d小调,顿时让紧绷的情绪舒缓下来。不过即使如此,终乐章仍然是充满爆炸性地嘎然而止。
  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K.491
  Piano Concerto No.24 in C minor
  莫扎特在1786年3月24日完成此曲,两个星期后于维也纳伯格剧院(Burgtheater)的捐款音乐会上首演。从手稿上可看出,此曲是仓促之作,独奏部分有许多地方都粗略不全,许多音符不是不见就是含混神秘地写在空白的谱线上,而且第一乐章及第三乐章的装饰奏也被略去。所以实在很难了解莫扎特在首演时如何理解上面这些符号。
  虽然此曲是仓促之作,但却也是莫扎特最强而有力的钢琴协奏曲,运用最多的木管——有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巴松管,还外加两支法国号、小号及鼓,让乐团在齐奏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丰富的音色,表现出种种细腻的音色变化。此曲的气氛是悲剧性的,令人哀怜也冷峻得令人恐惧。从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就已清楚地表现出上述情绪,且混合了焦虑(以不安的半音阶音调与减七和弦的剧烈跳跃来表现)与严肃(精确的附点节奏),之后以木管来表现教堂的回声及幻想曲的风格。钢琴以新的主题平静地登场——但和原主题在节奏上有关联。这段独奏表现非常出色,原因不仅在于其多变的音形,更在于他独创的手法,将曲思天衣无缝地贯穿起来。
  第二乐章不知是被谁标上了稍缓板,有浪漫曲的风格,充满了爱情咏叹调的装饰奏,非常有小夜曲风格的木管以响亮的三度音节来表现,主要主题则由钢琴单独唱出,弦乐及木管相应和,然后再由全体乐器共同来润饰。
  第三乐章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最后一次采用变奏曲的形式。主题以送葬进行曲为主调,但呈现出非常丰富的质感与情感的层次。这些变奏中有两段是大调,并由木管领奏:降A大调第四段变奏有田园风格;C大调第六段变奏,则将变奏主题以卡农曲的嘻闹方式来处理。第七段变奏又回到c小调,并延续至第三乐章结束,这段变奏因为与自身6/8拍子的基格舞曲节奏应有的轻快风格背道而弛,听来格外冷冽。(原文摘自《CD鉴赏》 Ted Libbey/著;陈素宜/译)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6#

好片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97#

2022.12.22
EMI 拉威尔-管弦乐集/马蒂农 Martinon / RAVEL 2CD UDEN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8647586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09311885[/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78752[/url]
[url]https://m.tb.cn/h.UjkrkS8?tk=nyWzdVVUDPZ[/url]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出生于比利牛斯西布恩小镇,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
莫里斯·拉威尔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
拉威尔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使得此曲广为流传。
马蒂农   Jean Martinon 1910———1976
     法国指挥家,13岁就进里昂音乐学院学习,后又转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作曲与指挥。1928年毕业前夕获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是丹第、鲁塞尔的作曲学生,明希的指挥学生。1929年毕业后,曾与许多法国乐团合作。二次大战期间,曾被关进集中营,获释后在巴黎指挥演奏他自己在狱中创作的作品,被注目而成为波尔多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46年到伦敦爱乐乐团,给他的老师明希当助手。1951— 1958年任拉穆勒乐团音乐指导,1958年任以色列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63年接任莱纳,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因其细腻的艺术个性与这支莱纳培养出来的队伍不谐,于1968 年回法国,任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马蒂农追求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强调织体的层次变化,他的出色成就基本都是与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结果。他率领这支乐团指挥的法国作品有很高的权威性。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8#

2022.12.23
今日唱片
SUPRAPHON 雅纳切克-狡猾的小狐狸/钮曼 纽曼 / JANACEK 2CD 6000日元天龙虚字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228061041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1255119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190190[/url]
[url]https://m.tb.cn/h.U8w3Tsv?tk=ussqdV7l5lt[/url]

亚纳切克(Leoš Janáček,1854年—1928年)是一名捷克作曲家,1854年7月3日生于摩拉维亚东部的胡克瓦尔迪。代表作品《卡佳·卡巴诺娃》。1928年8月12日卒于俄斯特拉发。
亚纳切克一生共作有9部歌剧。最具代表性是《耶奴发》 (又译作《养女》,1894—1903)和《卡佳·卡巴诺娃》(1921)。《耶奴发》描写了捷克农村姑娘耶奴发被一个花花公子**而始乱终弃的不幸遭遇,以及她不甘沉沦最终获得真正幸福的故事。《卡佳·卡巴诺娃》取材于俄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大雷雨》,在这部作品中,交响乐的作用更为明显。亚纳切克在1917年创作了两部人物相同的歌剧《布鲁切克先生月球漫游记》和《布鲁切克先生15世纪历险记》,辛辣地讽刺了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只会吹牛皮的地主。此外,他还作有歌剧《死屋》(1928)和康塔塔《阿马鲁斯》(1897)。

《狡猾的小狐狸》是亚纳切克的第十部歌剧,也是东欧相当重要的代表性歌剧。此剧取自捷克民间传说,剧中的动物与人类有了交流,从一只小狐狸眼中可以看到人类的感情世界,从音乐的角度又发现动物的语汇。亚纳切克让这部歌剧不再只是单纯的童话寓言,还表现出当年69岁的作曲家对于世间百态的精心刻画。
三幕歌剧,捷克作曲家亚纳切克据杰斯诺夫利德克的小说《狐狸比斯特洛斯卡》亲自执笔撰脚本并作曲的。作于 1921―1923年, 1924年11月6日在布鲁诺首演。

一只小狐狸(女高音)为了捕捉青蛙,不幸被猎场管理员(男中音)抓住,透过狗儿的帮助,她机警地逃走。由于小狐狸知道管理员、校长、商人等都爱恋着同一个女人,所以小狐狸开始捉弄他们,并把人类耍得团团转,最后这只狡猾的小狐狸还跟一只热情的公狐狸快乐地结了婚。

纽曼 Vaclav Neumann 1920-- 1995。捷克指挥家,瓦茨拉夫·纽曼于1920 年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纽曼最擅长是捷克音乐,特别是德沃夏克的交响乐作品。其他如斯美塔纳、雅纳切克及马替奴也是他最爱的捷克作曲家。另外,纽曼对马勒的交响曲作品诠释也是相当的优秀。纽曼的指摔强调抒情性与弦乐的歌唱性,他是指挥捷克及东欧作品的权威,他率领的捷克爱乐乐团在演奏东欧作品时有一种原汁原味的韵味。虽力度与幅度都不如西欧的重量级乐团,但弦乐之美、层次之细腻也令人刮目相看。纽曼是20 世纪中优秀的指挥大师,他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名誉是十分突出的,在捷克,他曾于1977 年获得了象征着最高荣誉的“捷克人民演员的称号”,而在国外,他是被人们称为是一位极富才华的、为他的祖国赢来巨大声望的一流指挥大师。纽曼最擅长是捷克音乐,特别是德沃夏克的交响乐作品。其他如斯美塔纳、雅纳切克及马替奴也是他最爱的捷克作曲家。另外,纽曼对马勒的交响曲作品诠释也是相当的优秀。(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99#

2022.12.24
今日唱片
CHESKY 纽约大团圆/McCOY TYNER-NEW YORK REUNION/美JVC长城标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8989452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1516527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202747[/url]
[url]https://m.tb.cn/h.U9o0RnB?tk=F7wGdVmdJjt[/url]
Chesky 《纽约大团圆 New York Reunion》 - McCoy Tyner ★企鹅爵士三星评鉴 ★CD Review赞誉为泰纳与韩德生的最+++佳专辑 ★。
出生自费城的麦考伊泰纳被誉为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爵士钢琴家,其别具一格的击奏手法,时而活泼有力,时而浪漫感人,如流水捐捐。麦考伊泰纳是家中的长子,母亲鼓励他学好钢琴,13岁开始接触钢琴,从此音乐成为他生活的重心。17岁时在一家名叫Red Rooster的俱乐部演奏时,第一次见到John Coltrane。1959年加入小喇叭手 Art Farmer的乐团。到了1960年Coltrane离开Miles Davis后,找上McCoy Tyner而组成四重奏,他们为调式爵士乐做了美好的定义。1965年离开Coltrane之后,他努力了一段时间才渐渐有更多乐迷的支持。 1972年和Milestone唱片公司签约,也录了许多精采的专辑。像是专辑Sahara获得葛来美奖提名,也获得Down Beat杂?的年度最佳专辑。1976年领导了一个最佳的组合,团员有Gary Bartz、Joe Ford和Ron Bridgewater。出生自费城的麦考伊泰纳被誉为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爵士钢琴家,其别具一格的击奏手法,时而活泼有力,时而浪漫感人,如流水捐捐。麦考伊泰纳是家中的长子,母亲鼓励他学好钢琴,13岁开始接触钢琴,从此音乐成为他生活的重心。17岁时在一家名叫Red Rooster的俱乐部演奏时,第一次见到John Coltrane。1959年加入小喇叭手 Art Farmer的乐团。到了1960年Coltrane离开Miles Davis后,找上McCoy Tyner而组成四重奏,他们为调式爵士乐做了美好的定义。1965年离开Coltrane之后,他努力了一段时间才渐渐有更多乐迷的支持。 1972年和Milestone唱片公司签约,也录了许多精采的专辑。像是专辑Sahara获得葛来美奖提名,也获得Down Beat杂?的年度最佳专辑。1976年领导了一个最佳的组合,团员有Gary Bartz、Joe Ford和Ron Bridgewater。(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00#

2022.12.25
今日唱片
CBS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在水边/在镇上/康迪德/BERNSTEIN 美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491266147/[/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17163677[/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217959[/url]
[url]https://m.tb.cn/h.U9GMAAZ?tk=neAmdVIgLwz[/url]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193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W.俾斯顿、EB.希尔学习作曲,1939年毕业。后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41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师从布鲁诺·瓦尔特。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1958年成为纽约爱乐乐团有史以来第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总监。1990年10月14日,伯恩斯坦在纽约去世。
伯恩斯坦,无论古典乐迷还是音乐剧迷,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他以下几种身份: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1958年起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纽约爱乐的演奏水平在其带领下迈进了继托斯卡尼尼之后的“第二黄金时期”,他的身影活跃在20世纪音乐史的各个领域。

伯恩斯坦在音乐范畴内有着多重身份。除了在指挥方面的出色成就,身为作曲家,伯恩斯坦的音乐创作丰富而体裁多样,涵盖了音乐剧、管弦乐、合唱和室内乐等。他继承了格什温开创的音乐风格,再将艺术歌曲、爵士乐和市井语言融入到作品中,营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体验。

作为一个横空出世的美国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也是充满争议的,似乎与传统的欧洲风格格格不入,同时他的才华又如此令人惊叹,相继创作了音乐剧《在镇上》(On the Town)、《塔希提的麻烦》(Trouble in Tahiti)、《奇妙城镇》(Wonderful Town)、《坎迪德》(Candide)……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在1957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音乐剧—《西城故事》。(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