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8249250251252253254255» / 3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版、古典、流行。每日新增! [复制链接]

查看: 1348652|回复: 3370
2511#

2023.01.05
今日唱片
PHILIPS 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苏哉 西德银圈PDO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0869080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2612940[/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372114[/url]
[url]https://m.tb.cn/h.Uk1k3Y2?tk=ImgddfKEDST[/url]

《美丽的磨坊女》是舒伯特从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长诗里,选出其中二十首谱写成的声乐套曲。作于1823年。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它不仅是舒伯特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更是他对艺术歌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更高形式上的成果,对这一体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法国低男中音歌唱家杰拉德·苏哉(Gerard Souzay)原名杰拉德·马塞尔·提色蓝(Gerard Marcel Tisserand),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八日诞生于法国安杰尔一个音乐世家。苏哉的歌声优美,给人高雅的感觉。苏哉灌制唱片共有四十三年之久,包括七百五十个不同曲目,用至少十五种语言歌唱。
苏哉的歌声优美,给人高雅的感觉。他对音乐的诠释细腻,让人觉得很有深度。这可能与他钻研哲学、博览群书有关,他的法文歌曲成为演唱的典范,是所有后辈学习唱歌的学生学习的对象。至于如舒伯特与舒曼的德国艺术歌曲,有的乐评家评论苏哉的演唱,甚至超越菲舍尔-迪斯考。不管其真实性如何,他们一位在德国,另一位在法国分庭抗礼,在歌唱领域中分执牛耳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苏哉作古,但他留下的录音必将不断留传下去。(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2#

2023.01.06
今日唱片
ECM 肖斯塔科维奇-室内交响曲/施尼特凯-三重奏鸣曲/巴什梅特 德PMDC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034897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342158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385980[/url]
[url]https://m.tb.cn/h.UkUeQEI?tk=skyldfv3qhX[/url]


如果说20世纪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西方古典乐作曲家,苏联的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应是毋庸置疑。其音乐体裁驾驭广泛,从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独奏、歌剧、艺术歌曲、舞剧及戏剧配乐,直到影视作品通俗配乐;其变现形式丰富多变,有晦涩如抽象哲学的乐队作品,也有通俗到可以作为联合国歌的独唱歌曲,甚至是某些舞会社交的华尔兹舞曲。
​室内交响曲作为老肖的小篇幅作品虽然不如他的大型交响乐那么辉煌壮丽,但整体风格严谨、洒脱,不时也具备颇具欣赏度的幽默抒情感。

施尼特凯是犹太血统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出生于恩格斯城。少年时,他随父移居到维也纳,并在那里接受最初的音乐教育。1948年他回到莫斯科,1953-1961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结识了肖斯塔科维奇,毕业后留校执教并加入作曲家协会。主要靠写作电影配乐为生。1980年由于一次在作曲家协会上的弃权投票,他曾被**禁止出境。1985年中风昏迷,之后曾多次停止心跳,被宣布临床死亡,但都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并继续创作。1990年他移居汉堡,并获得德国公民身份。1998年逝世于汉堡。他的创作风格多样,自称“复风格”,广泛运用各种现代作曲技法,但本质上依然扎根于传统,许多作品感人至深。
这部三重协奏曲完成于1994年,这也是他的晚期风格,可以看出,施尼特凯(可能由于中风的原因导致的瘫痪或者说其他的身体原因)已经放弃了他的典型的“复风格‘的创作手法,而改用了简洁,隐晦到极致的音乐语言作曲,大量的运用自由序列等创作手法,这其中可能蕴含许多暗示性的语言。(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3#

2023.01.07
今日唱片
TAHRA 富特文格勒1939-1944发表历史录音/FURTWANGLER 2CD 法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151330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4900195[/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399480[/url]
[url]https://m.tb.cn/h.Uk8cdmJ?tk=x0iedfAtfjJ[/url]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886年1月25日,出生于柏林一个书香世家。富特文格勒早期的指挥生涯是从地方歌剧院开始的。1954年11月30日,他肺炎发作,病逝于巴登,享年68岁。在指挥上, 富特文格勒受到浪漫的彪罗和精确的尼基什的影响很大,从而揉成自己内在的、抒情的指挥独具特点。
作为上世纪其中一位最伟大的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他作代表的德国酒神指挥风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与托斯卡尼尼那客观理性、忠于原意的阿波罗式风格大大影响了后世的指挥;他演奏往往并不僵死于音符和标记本身,而是在深入的考察作品本身之后,将音符背后的音乐真意呈现出来。所以这样的演绎在顾及及原作的风格及结构上却有著更加鲜活的生命和内在统一的平衡。虽然富特文格勒的指挥技术与今日的精确风格相去甚远,甚至被人描绘成为不停的颤抖,比如每次在重拍拍子上都是把几个动作连在一起,结果是一连串难以辨认的抖动,但他本身却有著一种难以说明的、磁石般的魔力及超人的音乐说服力,能凝聚、刺激乐团演奏出超过其本身水平的演奏。种种,均构成了他卓尔不凡、后人难以企及、模彷的独特风格。
正如许多老一辈大师一样,富特文格勒不太喜爱录音,认为录音不能确切表达音乐,但他留下的有声资料却恐怕是老一辈大师中最多的一位:仅贝多芬、布拉姆斯的交响乐录音便能分别轻易凑成两套全集;还有其他留下的录音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与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的贝多芬, 布拉姆斯,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等。富特文格勒1951年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录制的贝多芬第9交响曲,演出时长74分钟,CD的长度正是由此而定的。另外,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录音也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最好的版本之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也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4#

2023.01.08
今日唱片
PHILIPS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 拉贝克姐妹 三洋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2953394/[/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607644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16998[/url]
[url]https://m.tb.cn/h.U9Fm3gz?tk=EqVCdU37YRM[/url]

《蓝色狂想曲》是一部充满美国音乐精神的作品,它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黑人爵士乐有着相同的关联性。
格什温天性的古典气质使他不安于只当一名流行的爵士乐手,于是日夜钻研试验,终于在一列疾速行驶的列车上获得灵感,写下这首古典与爵士联姻的名作:《蓝色狂想曲》。
曲子由单簧管充满趣味的低音滑出,这段仿佛是加菲猫出场的音乐,让我们不禁联想起慵懒笨重的加菲猫,在一个夏日午后突然从客厅跳起舞来,骄傲又疯狂的满地跑,逗得大家乐不可支的情景。曲中爵士钢琴以跳跃的即兴音符贯穿全曲,搭配管弦乐强烈而富于想象的旋律,古典的深刻与爵士的活力,在格什温精妙的计算下,满美的融合成一体。
格什温天性的古典气质使他不安于只当一名流行的爵士乐手,于是日夜钻研试验,终于在一列疾速行驶的列车上获得灵感,写下这首古典与爵士联姻的名作:《蓝色狂想曲》。

卡西娅和玛丽耶勒·拉贝克这一对来自法国杰出的著名钢琴家不仅由于她们天衣无缝的协调重奏,还由于她们超绝的音乐才能以及惊人的曲目范围,囊括了从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到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伯恩斯坦和二十世纪先锋派的作曲家的作品。姐妹俩数十年的演奏配合,堪称天作之合。
  她们与世界上最佳的乐团合作,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莱比锡布商协会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斯卡拉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室内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与之合作的指挥家有:谢苗·巴克科夫、里卡尔多·夏伊、科林·戴维斯爵士、夏尔·迪图瓦、杰苏斯·罗贝-科博斯、祖宾·梅塔、小泽征尔、安东尼奥·帕帕诺、西蒙·拉特尔爵士、埃萨-佩卡·萨洛宁、朱赛佩·西诺波利、莱奥纳德·斯拉特金和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
她们的第一张唱片是菲利普唱片公司录制的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发行之后立即获金唱片奖。从那时起,卡西娅和玛丽耶勒·拉贝克姐妹为菲利普、索尼、EMI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唱片包括:与西蒙·拉特尔爵士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录制的巴托克、与谢苗·巴克科夫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莫扎特双钢琴和三架钢琴协奏曲以及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作品,以及与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普朗克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她们录制的音乐会曲目有伯恩斯坦、勃拉姆斯、德法雅、德彪西、格什温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此外,她们还录制了当代的爵士作品集锦“色彩之爱”,以及由索尼古典唱片公司制作的录像带“对埃玛·巴尔达克之爱”。菲利普唱片最近发行了一套以最伟大的钢琴二重奏曲为专辑,标题为“钢琴幻想曲”的六张CD汇编,。这套CD被报界誉为“卓越的才华”和“精湛技艺的绝妙表演”。(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5#

2022.01.09
今日唱片
DECCA 贝多芬-第2&5钢琴协奏曲/阿什肯纳齐/西德银圈PDO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3998671/[/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777242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34436[/url]
[url]https://m.tb.cn/h.UkGKPwi?tk=zxHedUSnvSl[/url]

钢琴大师阿什肯纳齐是犹太裔,全名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生于1937年7月6日诺夫哥罗德。中国大多数乐迷了解他的时候,已经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时,阿什肯纳齐唱片等身,堪称“劳模”。
阿什肯纳齐录制的协奏曲唱片,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第三两首作品最为有名,也是他多次录制的曲目。合作指挥包括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海汀克/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团,康德拉申/莫斯科爱乐,菲斯图拉里/伦敦交响乐团。
阿什肯纳齐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情感极其投入,是非常个人化的诠释,因为他与拉赫玛尼诺夫一样对俄罗斯充满了矛盾,既有深深的思念,也有巨大的抵触。这虽然已是过去时,但聆听在上世纪60、70、80年代录制的拉二、拉三仍然令人感慨。
在拉赫玛尼诺夫之后,阿什肯纳齐录制的贝多芬和莫扎特协奏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不仅反映了阿什肯纳齐对德奥音乐的热爱,也是其修养和技术全面的体现。
阿什肯纳齐为Decca录制了3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合作指挥分别是梅塔、索尔蒂和他自己。还有一套与海汀克合作,作为现场录像制作成了2张DVD。阿什肯纳齐的贝多芬直白朴实,与他的演奏的钢琴奏鸣曲一样畅销多年。
他的莫扎特协奏曲全集由自己指挥爱乐乐团,是一套唯美、光明、漂亮的诠释,可与安达和佩拉西亚版共同列入该曲目全集榜单三甲之列(布伦德尔可惜没有录全)。这套Decca阿什肯纳齐协奏曲录音全集还首次发行了大师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协奏的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CD版。
阿什肯纳齐的协奏曲录音几乎涵盖了浪漫主义时期经典,只是缺少李斯特和法系作品。总的来说,阿什肯纳齐受到英国留声机杂志和企鹅唱片指南好评:“一位艺术家具有如此高水平的音乐才能,是非常罕有的。何况,与之相伴的是深深的名符其实的谦卑。没有人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超过阿什肯纳齐。”(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6#

2023.01.10
今日唱片
DG 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舒曼-交响练习曲/波格雷里奇 德版银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506284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4890588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49367[/url]
[url]https://m.tb.cn/h.UkBx3SZ?tk=cxc8dUlklXY[/url]

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境界,他的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这首第32号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在此将他的精神世界完全遗交给我们,用它讲完了他能用奏鸣曲式所讲的一切。这首作品的感情和精力都极为精炼紧凑,把一切条框约束都抛至一边。壮丽的第一乐章之后,是一个远离尘俗境界的第二乐章。在这天乐之后,曲意全尽,不再需要一个机智的谐谑曲和热闹的末乐章了。
这两个乐章的对比十分强烈,第一乐章雄壮、混沌而热烈;而第二乐章则明朗、平静,最后结束在闪闪发光的颤音之中,神秘莫测。它们象征着此岸和彼岸。因此第一乐章必须用铁一般结实的手指敲击,而第二乐章要用轻柔的键触。在飘飘欲仙的第二乐章,听众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了广阔的宇宙,感觉到现世一切事物的微不足道,感受到星辰起落的永恒规律。这是贝多芬最难演奏的奏鸣曲,它要求非常成熟的演奏家才能胜任:他的肉体被精神操纵,技术被思想驾驭。
       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好像对他一生消逝的岁月作了总结性的回顾。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见他不熄的热情之火和顽强的抗争之力,同时又看见一种疲惫、一种松弛,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另一个世界的灰暗的光线。

交响练习曲是德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罗伯特·舒曼的钢琴曲代表作。交响练习曲 Op.13写于1834年,这一年舒曼已经二十四岁。就在前一年,舒曼在钢琴练习中损伤了右手,从而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当钢琴家的念头,于是他转而立志当音乐批评家与作曲家。 1834年,他以批评家的身份发行了《音乐新杂志》,以弗罗雷斯坦、欧塞比乌斯、拉洛、姜吉利等笔名开展热烈的活动。至于作曲方面,在数量上还很少,这一年的作品也只有这首《交响练习曲》与第二年完成的《狂欢节》而已。然而这两首乐曲都称得上是舒曼的代表作,显露了他不凡的才华。
曲名中的"交响"一词究竟因何而来,不得而知。不过由曲子的音乐本身,可以感受到以往的钢琴曲所没有的"音域",这是一件无可争议的事实。也许舒曼就是针对这一效果,才为本练习曲冠以"交响"这一响亮的曲名的。整部作品共有十二首乐曲,为变奏曲式。本曲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是后来的许多钢琴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伊沃.波格莱里奇,七岁在家乡接受钢琴启蒙。五年后应邀前往莫斯科,到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季马金深造,随后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76年结识钢琴家凯泽拉杰,在其悉心指导下演奏技艺日臻精熟,得到了李斯特西洛季学派真传。80年的波兰华沙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当届评委之一的被誉为“大祭司”的阿格里奇为波格莱利奇竟然未能进入决赛而大感不公,从而愤然离席。81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首演,同年到伦敦演出,以后更在世界各地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并与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
Pogorelich的演奏极富张力和欣赏性,触键干净利落,音质坚实且有亮度。推荐三首代表性曲目,奏鸣曲:Domenico Scarlatti-Sonata K 9;协奏曲:Tschaikowsky-Klavierkonzert No.1 Allegro con fuoco;谐谑曲:Chopin-Scherzo No.1 in B Minor Op.20 后两首最能展现Pogorelich与众不同的风格,弹柴一就象练习曲,流畅自然。斯卡拉蒂的曲子则尽显其功底,他擅长浪漫派,对这样的早期古典派一样弹奏得无人能出其右。
1982年与DG公司签约,成为专属艺人,至今推出了包括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萧邦,海顿,李斯特,莫扎特,穆索尔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拉赫曼尼诺夫,拉威尔,斯卡拉蒂,史克里亚宾与柴可夫斯基等多位音乐家的作品。成名后,1986年他在克罗地亚成立了专为从家乡选拔年轻后学的基金会,自89年起在德国巴特弗里斯霍芬的Ivo Pogorelich音乐节中,年轻音乐家都有机会与大师合作演出。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慈善大使。93年11月,为鼓励年轻音乐家发展,他又与大使友好基金会在加州帕萨迪纳合作创办了国际钢琴独奏比赛,头等奖奖金高达10万美圆。94年举办慈善义演,帮助改善萨拉热窝的医疗条件,更为重建饱受战火摧残的家园,抗争癌症和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红十字会筹集善款。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7#

2023.01.11
今日唱片
PHILIPS 德彪西-钢琴名曲集 /阿劳Arrau/科奇什Kocsis/ 日版JVC长城标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577991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51072182[/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62466[/url]
[url]https://m.tb.cn/h.UPxMu8E?tk=dpMKdUKIorX[/url]

克劳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牧神午后》等。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钢琴家。阿劳录下了舒曼大部分的钢琴作品,为PETERS出版社修订了诠释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乐谱并在PHILIPS唱片公司留下了优秀的示范录音。阿劳演奏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德彪西等作品的唱片也非常有名。他的演奏富于个性,而又充满感情,技术上无与伦比。据说他为人温和、儒雅,这从他的演奏中就可以感受到。阿劳的琴声与众不同,他的音色丰富、厚实,如同陈年佳酿的葡萄酒。对于这点,有人认为阿劳的琴声听起来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欢这种较“圆”的声音,认为听起来像管风琴,还有人说阿劳的手就像是在松软的琴键上翻耕。早年的阿劳享有“炫技大师”(Virtuoso)的称号,但中年以后,他演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深思熟虑。许多评论家认为在他最亲近的母亲去世之后,阿劳的整个风格变得内省而有节制,少了许多即兴成分。阿劳认为艺术是神圣的、神秘的、灵性的东西。艺术不是单纯的娱乐或者心理治疗,而是严肃的生活方式。听阿劳弹琴,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他那沉思凝重的心灵里,世界不再那么喧闹、那么乱糟糟。阿劳在台上全神贯注,犹如一个禅宗的法师,犹如一个弓箭手,弓、箭、靶的三点连成一体。阿劳是一位高尚的音乐建筑师,一个个恢宏庄重的构思为他永远敬仰和热爱的音乐服务。阿劳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事业奋斗,从一名神童步向一代大师,不断地到世界各地演出,并留下了大量的唱片,最终无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钢琴泰斗的声望。在阿劳迈入八十岁之际,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1982至83年的音乐季中,国际上大部分的音乐媒体把这称作“阿劳的年代”,以示对他的敬重与荣耀。

佐尔坦·科奇什(Zoltán Kocsis)是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作为钢琴家,科奇什留下了许多广受好评的录音,巴赫、莫扎特、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巨匠的名作都在科奇什广泛的曲目范围当中。当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飞利浦(Philips)唱片公司录制的巴托克钢琴协奏曲全集,完美自信的演奏技巧与纯熟自然的音乐表达,令科奇什成为巴托克音乐演绎的权威。
  除在钢琴领域的杰出成就外,科奇什最令国际乐坛称道的便是他与同胞指挥家伊万·菲舍尔(Iván Fischer)于1983年共同创办的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这支创立较晚、且最初只是“临时性”组合的管弦乐团在科奇什与费舍尔的带领下迅速成熟,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管弦乐团之一。(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8#

2023.01.12
今日唱片
SONY 贝多芬&舒曼-钢琴四重奏/马友友/斯特恩等 美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664231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51939752[/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78534[/url]
[url]https://m.tb.cn/h.UPTFNtK?tk=hrA0dUEQOxP[/url]

小提琴-斯特恩/大提琴-马友友/中提琴- 拉雷多/钢琴-埃克斯

贝多芬 降E大调钢琴四重奏 Op.16 。
第一乐章:庄严的,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

 1842年是罗伯特舒曼与妻子克拉拉不顾克拉拉父亲维克的反对,并通过诉诸法律手段结婚的第三年。此时两位青年历尽千辛和磨难成了一个女儿的父母,总算过上了平稳的生活。被称之为舒曼的“室内乐之年”也正是这一年。这一年里舒曼集中创作,并完成了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Op.44)、降E大调四重奏(Op.47)和3首弦乐四重奏(Op.41)等著名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舒曼的钢琴室内乐作品和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同类作品相比,具有独特的浪漫气息,称得上是具有代表性的浪漫派钢琴室内乐作品。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19#

2023.01.13
今日唱片
水星/MERCURY/波特&格什温-作品集/芬聂尔/伊斯特曼/美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738862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5276428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492319[/url]
[url]https://m.tb.cn/h.UkrQbNA?tk=YXkyd5ZD3kl[/url]

科尔·波特(Cole Porter 1891.6.9--1964.10.15),美国著名男音乐家。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秘鲁。6岁时的科尔就在母亲的辅助下开始了音乐学习。10岁时,其完成了处女作“Song of the Birds”,后又发表了多部音乐作品。童少年**科尔所展示出的音乐天赋已使人不容小视。 高中**与耶鲁大学的求学生涯意味着科尔·波特的音乐创作又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各种学生组织及团体创作的超过300首音乐作品是这一阶段最有据的创作历程。

格什温,G.,美国作曲家,1898年9月26日生于布鲁克林,1937年7月11日卒于好莱坞。少年时期起就接受了和声、钢琴等正规音乐的训练,但是他十分热爱爵士音乐,并在I.伯林与J.克恩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流行歌曲。当他担任流行歌曲推销员的钢琴伴奏时,曾努力练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格什温从1916年开始步入专业歌曲作者的行列,他谱写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和轻松的音乐喜剧,他最初成功的作品是1919年写的歌曲《斯沃妮》。
从20世纪20年代起,格什温与著名的爵士音乐指挥P.怀特曼的合作,成为当时美国音乐界令人瞩目的事情。他们努力使爵士音乐通过精心的创作和卓越的演奏而登上大雅之堂。1923年,怀特曼打算举行一场以宣传美国流行音乐为目的的音乐会,格什温应邀为这次音乐会写了为钢琴和爵士乐队演奏的《蓝色狂想曲》。
1924年演出时由怀特曼指挥,格什温担任独奏,获得很大成功,由此奠定了格什温的严肃音乐作曲家的地位。

弗雷德里克芬奈尔(Frederick Fennel),1914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克里夫兰,在伊士曼音乐院学习指挥,特别擅长指挥管乐团。芬奈尔是上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指挥家和音乐家,在半个世纪的指挥生涯当中,他演绎了无数不同类型的音乐,当中包括他最擅长的管乐、交响乐、歌剧、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他于1952年创立伊士曼管乐团(Eastman Wind Ensemble)。期间多张出色的管弦乐录音也是由Mercury Records出版,可说是近代管乐演奏的先锋。
弗雷德里克·普特南:芬奈尔(英语: Frederick Putnam Fennel,1914年7月2日 - 2004年12月7日),美国指挥家,是交响管乐团此一演出形式的先驱,其对美国本士及海外的乐团教学、音乐教育有深厚影响。不管是伊士曼管乐合奏团、东京佼成管乐团、还是其它乐团,芬奈尔录制了相当多的管乐曲示范专辑。他成为了美国最多录音的指挥。
芬奈尔在1978年4月4日至4月5日于美国跟得勒克唱片(Telarc) 及克里夫兰管乐团(Cleveland Symphonic Winds) 录制第一个交响数码录音,乐曲包括霍尔斯特(Gustav Holst) 的第一及第二军乐队组曲(First and Second Suites for Miltary Band)。后伊士曼时期芬奈尔博士在1962年至1964年于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现在的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担任音乐总监。1965年9月,他成为迈阿密大学交响乐团指挥,他也在那里建立管乐团。1974年至1975年他担任迈阿密爱乐乐团(Miami Philharmonic)的指挥。他也担任英特洛肯艺术学院 (Interlochen Arts Aademy) 以及达拉斯管乐团的客席指挥1984年在东京佼成管乐团团员邀请下,担任了东京佼成管乐团的指挥,在1996年被该团委任为桂冠指挥。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520#

2023.01.14
今日唱片
TELDEC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钢琴协奏曲/诹访内晶子/别列佐夫斯基/1990年国际大赛现场 凸字CSR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51803111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05257128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1507727[/url]
[url]https://m.tb.cn/h.Ukwjz7s?tk=vqHYd53gGOZ[/url]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是世界知名的古典音乐大赛,可想而知参加比赛的都是一流的演奏者,当时不满20岁的诹访内晶子以超乎想像的完美技巧,完美演绎了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成为该赛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她和郑京和、穆特、穆洛娃相比,显得更加年轻美丽,更加富有活力;她和美岛莉、莉拉、莎拉·张相比,显得更加端庄,更加成熟。现年50岁的日本小提琴家——诹芳内晶子正处于名扬世界乐坛、事业如日中天的巅峰时期。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其影响很快超越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琴坛的一批女中精英。诹芳内晶子演奏曲目之广、适应能力之宽、爱好情趣之多、艺术进取心之强,使她真正成为21世纪到来之时,世界琴坛上令人瞩目的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小提琴家。

1988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完成了自己艺术生涯的首次亮相,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仅在完成首秀两年后的1990年,21岁的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就在莫斯科拿下第九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项目的金奖。
从1988年完成个人首演至今,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已经在国际乐坛上活跃了3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数次在众多著名国际独奏系列音乐会亮相,并受邀登台“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等世界知名音乐节,来自指挥大师和交响名团的合作邀约更是源源不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等等。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