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0241242243244245246247» / 3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版、古典、流行。每日新增! [复制链接]

查看: 1348995|回复: 3370
2431#

2022.10.22
今日唱片
東芝EMI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 富特文格勒 蓝盘天使3500元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2445812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10736218[/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105634[/url]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降E大调,OP.55,创作于1803-1804年。这部作品,贝多芬开始是为拿破仑而创作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但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自封为皇帝,贝多芬愤怒地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本来这部作品的取名就叫《拿破仑》),重新起名为《英雄交响曲》,“为歌颂对一位伟人的纪念而作。”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没有因子,一开始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的发展充满着意志构成的力度。罗曼.罗兰曾这样描述这个乐章:“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了肩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冶炼,在铁毡上锤打,他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张着。”2.葬礼进行曲,极柔板,英雄死了,人民抬着他的灵柩缓步行进,激情的爆发变成了抒情的沉思。中段,军鼓军号取代了伤感,尾声又回到向英雄告别的叹息。3.谐谑曲,活泼的快板,死与悲伤不能动摇意志,这一乐章是生命的活力的象征,他活泼,激昂,中部有欢乐的军号合奏,乃表达这英雄性质。4.终曲,极快板,使用的又是舞剧《普罗米休斯》的主题,他是用了11次波澜壮阔的连续变奏,最后以极板结尾,成为强烈的生命象征,英雄的胜利和凯旋,庄严的颂歌。这首“英雄”是贝多芬的宠儿,是一种波澜壮阔的表达!

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在二战前就已经驰名德国及欧洲,但他最大的国际声誉是在20世纪60年代他去世后方才取得的。这个功劳要归功于那些出色的唱片开始发行,从而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席卷全球,更广更深的体现了富特文格勒的艺术。他的曲目广泛,演奏气势雄浑,擅长指挥德奥古典乐派J.海顿、W.A.莫扎特、L.van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2#

《昨日重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33#

2022.10.24
今日唱片
PHILIPS 舒曼-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哈斯基尔 HASKIL 德版满银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2947209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24126362[/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142319[/url]

同样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钢琴家之一,哈斯基尔远不如阿格里奇那么激动人心,更不需要像阿格里奇那样,总被拿来和他人进行比较。哈斯基尔就是钢琴艺术本身,她与琴声融为一体,而且辨识度极高,高贵,优雅,永远有节制,永远提醒你这就是标准演绎,这就是音乐本来的样子。哈斯基尔的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舒曼属于必听之选,可惜录音效果略有参差,特别是她的贝多芬111,一开始觉得噪音很大,听下去就完全被她动人的音乐自动过滤掉了。夜深人静,听哈斯基尔,每个人都能够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舒曼钢琴协奏曲是指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是“世界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作品完成于1845年。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作于1838年。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1. 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 ,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 奇怪的传说 Kuriose Geschichte ,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 捉迷藏 Hasche-Mann ,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 孩子的请求 Bittendes Kind ,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 心满意足 Glückes genug ,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 重要事件 Wichtige Begebenheit ,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 梦幻曲 Traümerei ,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 在壁炉旁 Am Kamin ,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 木马游戏 Ritter vom Steckenpferd ,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 过分认真 Fast zu ernst ,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 惊吓 Fürchtenmachen ,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 入眠 Kind im Einschlummern ,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 诗人的话 Der Dichter spricht ,这首终曲是以**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舒曼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4#

2022.10.25
今日唱片
绝品民乐天碟 七海唱片 SEVEN SEAS 长安之梦-中国琵琶名曲 / 何树凤 日本本土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32592964/[/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29985506[/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161852[/url]

何树凤,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琶琵演奏家,有“琵琶皇后”之雅号。
何树凤自幼学习小提琴与钢琴,后来又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与绘画。这些修养深深地丰富了她音乐演奏的内在表现力。
何树凤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自1977年来,她在四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大城市巡回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1980年的全中国琵琶比赛中,她荣获一等奖及古典乐曲演奏优秀奖,1982年至1986年她曾担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特聘教授。1987年应美国得克萨斯奥斯汀大学及西南大学邀请,讲授中国音乐,现定居美国洛杉矶。
何树凤的风格,既有“大江东去”的刚劲豪迈,又有“晓风残月”之婉约清新。她以其卓越高超的音乐才能,征服了不同国籍与种族的全部听众。日本著名音乐家小泉文夫高度评价说:“树凤是具有极高音乐素质的国际性艺术家,无论她在哪里演奏,她的音乐总是魅力感人”。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衷心地赞美说:“她的音乐有着高远深邃的诗与画般的意境!”另一方面,何树凤在古筝演奏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何树凤编写的《琵琶演奏艺术》一书已被应用于教学实践,得到普遍好评。她创作和改编的许多琵琶作品,有的已成为重要的琵琶音乐文献。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5#

2022.10.26
今日唱片
CD唱片 POLYDOR 邓丽君-25周年纪念盘 日本JVC本土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3638209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34735607[/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181845[/url]
[url]https://m.tb.cn/h.Uf4CWiP?tk=Rhwida90xUC[/url]

曲目:
1    つぐない
2    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3    愛人
4    涙の条件
5    スキャンダル
6    恋人たちの神話
7    悲しい自由
8    別れの予感
9    夕凪
10    香港~Hong Kong~
11    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
12    愛の陽射し~アモーレ・ミオ~
13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14    東京夜景
15    夜の乗客
16    雪化粧
17    空港
18    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6#

2022.10.27
今日唱片
CD唱片 POLYDOR 王馨平 - 爱一生也不够 日本本土JVC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2277392555/[/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40999996[/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201361[/url]
[url]https://m.tb.cn/h.UflGkeg?tk=YRR2daJFnjA[/url]  

曲目:
1. なぐさめないで
2. 驚きの探検記
3. 童話みたいな恋
4. おはよう!
5. 忘れられない夏
6. 花火の夜に
7. 消えゆく夢
8. 愛し足りない
9. じらさないで
10. 心のかけら
11. きかずに愛して
12. なぐさめないで(ラジオ・エディット)
13. あなたが去っていった日に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7#

哈斯基尔不错。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38#

2022.10.28
CD唱片 PHILIPS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 William Kapell/卡佩尔 2CD 德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227739523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4676000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221832[/url]
[url]https://m.tb.cn/h.UVAg1vi?tk=7FzldazID7n[/url]

“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是EMI,DGG,DECCA,PHILIPS,BMG,SONY这几大古典音乐唱片巨头拿出压箱底的宝贝录音,联手打造的一个系列,它收集了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中七十二位著名钢琴家的杰出演奏,共200张CD,分为一百卷。可能这个名单里没有能把二十世纪所有的钢琴大师都包括进来,多少是个遗憾,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我们爱乐人的极大幸事了。
  其中有两卷是两位钢琴家共同完成,即Lyubov Bruk&Mark Taimanov和Josef & Rosina Lhevinne 两卷)共包括七十二位钢琴大师录音,如果再算上在Lipatti卷里出现的Nadia Boulanger(和Lipatti完成了四手联弹作品),就是共有七十三位钢琴家。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之威廉·卡佩(William Kapell,1922–1953年),美国音乐会钢琴演奏家。演奏的哈恰图良、阿伦·科普兰等现代作曲家作品十分闻名。卡佩生于纽约,先后就读于费城音乐学院和朱莉娅音乐学校。1941年首次在纽约登台演出后,多次在国内外演出。他死于空难。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39#

2022.10.29
今日唱片
EMI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巴伦博伊姆 /克伦佩勒 3CD 西德SONOPRESS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45380912/[/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52609795[/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239782[/url]
[url]https://m.tb.cn/h.U4gaJZp?tk=RjR6dZVrzK7[/url]

克伦佩勒他在82岁高龄时决定再次录制这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是由于他对当时所有年轻贝多芬钢琴专家中,最早熟天才钢琴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的钦佩。巴伦博伊姆当时年仅25岁,正着手演奏异常精细的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他沉浸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也许特别适合诠释钢琴协奏曲——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作品从本质上来说是年轻人的音乐。这是一对迷人的组合,克伦佩勒和巴伦博伊姆在年龄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气质上也有所不同,但同时却能共生共情于同一部音乐作品之中。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巴伦博伊姆也许已经被淹没,迷失在克伦佩勒伴奏的涤荡中——在这些音乐作品的录音史上,协奏部分皆以层次分明的表述能力和权威性的独特,演绎着管弦乐的主题和细节。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绎,如果不用数值衡量的话,是历史上的首次。一种典型的喜悦,热情与优雅皆是势不可挡的至关重要。克伦佩勒偏好贝多芬的慢节奏,你可以想象得出来,在前两部协奏曲的终乐章里,他似乎被巴伦博伊姆蒙骗了。但其实一点也不。这就是克伦佩勒,和他年轻的钢琴独奏演员一样充满活力,似乎是这里的驱动力。录音时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以如此自然的平静感,全神贯注地演奏《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从而使整部作品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深层次的聚合。巴伦博伊姆/克伦佩勒这对搭档演绎的全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其乐趣之一是其偶然出现的不可预测性,更不用说“今天我们试图以这样的方式”给人带来的聆听感觉了。

合奏部分在这套唱片中是一流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棘手的结尾部分,令人沉醉又具有戏剧性。但毫无疑问,在《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结束部分,克伦佩勒拖慢了节奏。在其它乐章中,指挥也偶尔在独奏演员和管弦乐队之间做了一些令人尴尬的调整。在调整刚刚出现的时候,《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演出在通常情况下都被认为是成功的。之后,这样的调整成了广义的构想。起初终乐章似乎显得有点古板,但在后来的6/8拍时,节奏带有了舞蹈性,到结束时演奏具备了燃烧的能量。最后附带的《合唱幻想曲》的诠释也是如此。鉴于克伦佩勒威严的指挥风格和其权威性,这套唱片也可以看作是有钢琴伴奏的五部交响曲。事实上,这是一套罕见的权威性和自发性俱佳的集大成唱片,视独奏演员为长者,是稍微有点别出心裁的想法,也许这正是这套唱片的独到之处。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40#

2022.10.30
今日唱片
MERCURY 水星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汉森 美版PMDC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34827338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75782341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90257525[/url]
[url]https://m.tb.cn/h.UVsQqqH?tk=fAiEdZQXoKo[/url]

《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于1924年写给独奏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乐曲,它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 此曲的首演一般是认为在一个标题为“现代音乐实验”的音乐会中,于1924年2月12日纽约风神音乐厅(Aeolian Hall),由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指挥他的乐团以及格什温演奏钢琴。钢琴与交响乐团的版本是在1946年由美国作曲家格罗菲(Ferde Grofé)所改编,它成为了美国音乐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就像其它格什温最受欢迎的古典乐曲,蓝色狂想曲让他建立了多产作曲家的声誉。

1924年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发表了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乔治·格什温 早在格什温创作生涯的初期,他就怀有成为严肃音乐家的雄心壮志。因此,当保罗·怀特曼为组织"现代音乐实验"音乐会而邀请他写一部"爵士协奏曲"时,格什温很感兴趣,他一直向往著写作掺有爵士乐因素的严肃音乐。不过怀特曼给的期限太紧,而且他早就发布了格什温将为这次音乐会作曲、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的讯息。这样,格什温一点退路也没有了。 据说格什温是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火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从头至尾构筑出--甚至是跃然纸上--……"从波士顿返回仅一星期,除了少数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外,格什温完成了全曲的钢琴谱。至于那几个华彩乐段,他准备留到首演时作即兴创作。 乐曲完成后,格什温为作品的标题大伤脑筋,直到离初演只有几天时才最后定名。因为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采用了"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之名。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1952年伊士曼音乐学院的理事长汉森与Mercury签下专属合约,专门录制美国音乐家的作品.后来录音计划扩展到芬尼尔与伊士曼铜管乐团的录音,其参与制作的大量唱片至今都常驻于TAS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碟.柯扎特的才干使Mercury在古典音乐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