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8239240241242243244245» / 3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版、古典、流行。每日新增! [复制链接]

查看: 1349116|回复: 3370
2411#

2022.10.04
今日唱片
LONDON 巴托克-钢琴协奏曲全集/阿什肯纳齐 2CD 5000日元三洋限定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7536658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1127367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770698[/url]

阿什肯纳齐( Vladimir Ashkcnazy,1937-)生于前苏联高尔基城, 6岁开始学琴,8岁即登台演奏。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教授。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第一。次年至伦敦举行演奏会,此后定居英国。1968年移居冰岛(其妻为冰岛人),1972年入冰岛籍。在同辈钢琴家中,阿什肯纳齐产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钢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匈牙利文: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今罗马尼亚境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他的很多创举剧烈震动了整个20世纪艺术圈, 一些专家们甚至坚信他的精华可以与贝多芬相提并论。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自幼学习音乐,十岁登台演奏自作钢琴曲。1903年毕业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1907年任该院钢琴教授。1905年开始从事匈牙利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东欧各国、北非和土耳其,收集民歌达三万首以上。并对民歌的结构来源作了科学的分析,写了三部论著和数篇文章。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的独特风格。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奇异的满大人》,乐队曲《舞蹈组曲》、《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乐队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六部弦乐四重奏以及许多乐曲、钢琴曲。其生活与创作道路坎坷不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法西斯迫害,于1940年流亡美国,生活凄苦,精神孤独,终因白血病客死他乡。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
  世人一致同意二十世纪前半继德彪西之后的三位大作曲家,当是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与巴托克:他们都是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也是杰出的改革者。如果说斯特拉文斯基代表音乐的逻辑与精准, 勋伯格代表打破调性的藩篱,跨入音乐创作的全新哲理, 那么巴托克就代表了民族乐风揉合十九世纪音乐思想所得之强劲有力表达方式。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2#

2022.10.05
今日唱片
稀绝珍藏 LONDON 柴可夫斯基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 /ilana vered 日版大伦敦三洋3000元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7685921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15794996[/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790297[/url]

艾拉娜·维尔德(Ilana Vered ,1943年12月6日-),以色列钢琴家。她录制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的录音版本。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协奏曲在作者生前就已广泛流传,欧美各国音乐会舞台时常有各种类型的钢琴家演奏它,作者也经常把它列入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曲目,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到1878年,尼·鲁宾什坦终于也理解到这部作品的优点和价值,并出色地演奏它,从而也使这部作品更加牢固地确立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地位。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直至今日,这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仍有广泛的听众群。无论**怎样前进,音乐如何发展,传统音乐的魅力依旧不减。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3#

2022.10.06
今日唱片
VOXBOX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月光 III/布伦德尔 BRENDEL /BEETHOVEN 2CD 美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78834362/[/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1809296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809749[/url]

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布伦德尔是古典乐界公认的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李斯特等人的权威诠释者之一,他的舒伯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被广泛认为是重要的里程碑式演绎。
布伦德尔 60年代在VOX灌录的第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后在飞利浦又录制两次贝多芬全集),可见布伦德尔早期对贝多芬的理解。
他的贝多芬,是所谓“文人派”演奏的最好表征,其演奏的每个乐音均思考再三后才给予最合理的呈现。因为他并不是学院派正统训练出身,所以他对贝多芬作品的演释,多数是依靠自学与严格曲式分析来达成,尽管如此,他的诠释仍折服了许多学院派研究者。布伦德尔的诠释虽不似施纳贝尔那般强悍与粗犷,也不像肯普夫那么抒情、圆顺。但有着完美维也纳式触键的他, 让我们听到他清楚阐述的贝多芬思维。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4#

2022.10.07
今日唱片
DG 马勒-大地之歌/朱利尼 /Giulini/MAHLER 西德无字银圈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2277264845/[/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23109550[/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828210[/url]

卡罗·马里亚·朱里尼/柏林爱乐乐团 - 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之歌
女中音:Brigitte Fassbaender
男高音:Francisco Araiza
是所有本曲版本中评价颇高的一个版本,深爱音乐爱好者喜爱。

《大地之歌》(德语:Das Lied von der Erde)乃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之大型作品,专为两位独唱家及乐团所作。全曲分为六个独立的乐章,其题目为《A Symphony for Tenor and Alto (or Baritone) Voice and Orchestra (于汉斯·贝特格的《中国笛》之后)》,于1907年秋天出版。马勒于此作品中特别地使用了中国主题,他于1908年至1909年创作此曲,时间在创作《第8号交响曲》之后,但没有将之命名为《第9号交响曲》,《第9号交响曲》指的是另一支作品。《大地之歌》的演奏时间约为65分钟。
乐章标题之唐诗如下:
一、〈人间饮酒悲歌〉(李白)
二、〈秋日孤客〉(钱起)
三、〈青春〉(李白)
四、〈美女〉(李白)
五、〈醉春〉(李白)
六、〈送别〉(孟浩然,王维)
学者考证中文原诗出处则为:
一、〈悲歌行〉
二、〈效古秋夜长〉
三、〈宴陶家亭子〉或〈姑孰亭序〉
四、〈采莲曲〉
五、〈春日醉起言志〉
六、〈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送别〉
大地之歌,是交响性套曲,由马勒创作于1908年,1911年由弟子布鲁诺·瓦尔特初演于慕尼黑。作品虽是交响曲,却未排入其交响曲的编号,缘于按照马勒作品的顺序,这部作品应排为“第九交响曲”,而这被马勒认为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定名“大地之歌”。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Carlo Maria Giulini(1914——2005)朱利尼·卡洛·马里亚,意大利指挥家。于2005年6月14日逝世,享年91岁。1955年朱利尼指挥由卡拉丝主演的舞台剧“茶花女”,让他成为举世乐坛焦点,奠定了在歌剧界的指挥名声。乐坛视朱利尼为大师级人物与传奇指挥家卡拉扬、贝姆、伯恩斯坦、穆蒂齐名,他更是以优雅的个人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七零年代以后最罕见的弦乐大师;他以谦谦君子的温和态度,却能让当代管弦乐团发出无人能比的火热音响,堪称是音乐厅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绝艺。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5#

2022.10.08
今日唱片
PHILIPS 武满彻 - 中提琴协奏曲/秋意/小泽征尔 日24K金碟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2277272207/[/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26439407[/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846817[/url]

武满彻,日本作曲家。1930年10月8日生于东京。师从清濑保二学习音乐。19岁前后与作曲家汤浅让二和钢琴家圜田高弘等组成艺术家社团“实验工房”,并开始作曲。1957年创作《弦乐追思曲》,别有新趣,影响较大。60年代作有由17件弦乐器演奏的《地平线上的多里亚》、琵琶、尺八和乐队演奏的《十一月的阶梯》、钢琴和乐队演奏的《星群》等,逐渐蜚声国际乐坛。70年代后的作品有《鸟儿飞落到星状的院庭》等9首管弦乐曲,雅乐曲《秋庭乐·一具》,弦乐四重奏《仅有的路》,以及不少电影音乐和室内乐作品。
武满彻的音乐,调性多变,和声繁复,旋律富于色彩,虚幻幽远,充满了东方的诗情画意,确实近似于印象派而又特具个性,为二十世纪的音乐语言。作品尽为慢板乐章,听后往往引人遐思。他的音乐,常常是一种生命的讴歌和自然的礼赞,说尽世事茫茫,诉尽人间苍凉,却又不露声色,不显痕迹;寄人生哲理于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寓玄理禅意于人世间的有声有色。如果硬要一比,他使我想起东山魁夷,其作品既朦胧苍茫又爽快明丽,是用单纯明快的笔触造成一种梦幻迷蒙的美感,其中又隐含着一种遥远深沉的内涵,是一种凄美,一种幻美。初赏神清气爽,即而沉思连绵,最后醍醐灌顶,酣畅淋漓,使人不禁悲欣交集,热泪盈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此艺术享受,真的很难得。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曲目广泛的指挥大师,几十年来,他指挥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着众多不同**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他对于浪漫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有着更加出色的演绎能力,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他对于以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国音乐以及以柏辽兹、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有着尤为突出的解释,例如,在指挥法国作品方面,他很早就有着“柏辽兹作品指挥专家”的美誉。而对现代主义作品方面,他则十分擅长于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奥涅格及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等人的作品。另外,小泽征尔也是东方音乐杰出的演释者,尤其是对千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释是最且权威性的,在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他最为擅长的是武满彻、黛敏郎和小山清茂等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他曾广泛地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奏,并且还将其中的许多作品灌制了唱片。他在这方面的出色成绩,为在全世界传播日本音乐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6#

2022.10.09
今日唱片
DHM 巴赫-古大提琴奏鸣曲 BWV 1027-1029 / 库伊肯 德版戒指银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8663141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3103724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865269[/url]

“古大提琴”与”大键琴", 是巴赫创作音乐时的主流乐器, 其音量、动态对较小, 因此在大乐团当中, 很容易被埋没, 合理的音乐型态, 便是室内乐。它们在巴洛克**, 曾是最受欢迎的乐器。轻盈又流畅的音乐旋律, 彷佛定心丸般, 把放纵的情绪,收敛起来, 指间音符在流淌, 神采飞扬, 衬托大键琴与古大提琴演奏的鲜活感。演奏者用速度, 娓娓道出巴赫音乐当中的结构之美。巴赫以卓越的艺术手法, 和优美的旋律, 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包括古大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 都是巴赫的「必听之作」。
第一号,G大调,BWV1027,共4个乐章:1.慢板,田园曲风的优美主题。2.不太快的快板,赋格曲。3.行板,虔诚的、沉缓的冥想曲风格。4.稍慢的快板,赋格曲。
  第二号,D大调,BWV1028,共4个乐章:1.慢板。2.快板,二段体,第一段大部以重奏方式进行,第二段是古钢琴呈示的主题形成的赋格曲。3.行板,平静而富歌谣性质的主题。4.快板。
  第三号,G小调,BWV1029,没有缓慢的序奏,共3个乐章:1.较快的快板。2.慢板,三段体,大提琴与古钢琴互为模仿地对答歌唱。3.快板,赋格。

比利时巴洛克大提琴演奏家库伊肯(Wieland Kuijken,1938—)是三兄弟中老大;老二Sigiswald Kuijken(1944—)是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最有名;老三Barthold Kuijken(1949—)是巴洛克长笛、竖笛演奏家。荷兰羽管键琴、管风琴演奏家莱昂哈特(1928—2012)是他们的最佳合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7#

2022.10.10
今日唱片
上榜名盘 LONDON 马勒 - 大地之歌/瓦尔特&费丽尔 3500元三洋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89457101/[/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3566030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884111[/url]

《大地之歌》为马勒最伟大、感人最深的作品,歌词均为中国古诗的牵又。指挥大师瓦小特的诠释是乐界公认最具马勒直髓的演奏。女低音费里尔灌录本曲时己得癌症,自知不久人世,唱来也特别凄怆感人:本曲已成为她的旷世绝响。本版虽为老录音,却是录音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作,除了名列唱片艺术究极100大、留声机杂志100大,同时也是Classic CD100大与Streo Review世纪名片。以往本录音都是以高价版发行,并附录三首吕刻尔特诗歌,自然最最超值的首选。留声机百大榜单的评论:马勒与瓦尔特的交情非浅,可说亦师亦友。瓦尔特在1911年11月,指挥了此曲的首演,并且在一生之中录过多次,对推广此曲实在功不可没。这是英国女中音费里尔晚期的录音,当时癌细胞正侵蚀着她的身体,但却仍然能唱出如此深邃的诠释。终曲的告别”,听来就像是费里尔本人的天鹅之歌一样,令人感动不已。日本究极百大榜单的评论:很可惜,这个到处受好评的版本,录音让多数人失望。在演唱方面,这是一个表情雕琢得非常成功的录音,也正因为太深刻了,后来的所有录音都会很不幸的被拿来和本版做出较。除了表情深刻外,乐团的演出也极致密,可以说是管弦乐团自发性的最高表现,现在的维也纳爱乐已经很难表现出这么具魅力的演出。这是一个拥有《大地之歌》神髓的录音。MONO百大榜单的评论:论者以往全将目光集点放在当时已不久于人世的费里尔身上。的确,虽然她的音质嫌暗涩,穿透力也大不如前,但是想象在忍痛唱完之后还得去做医学治疗的情景,不免也令人心酸三分。但指挥瓦尔特在此处的表现也不凡,虽然不能像克勒姆佩雷尔以丰富的气势充实曲子的张力,然而以淡淡的雅香飘游在两位独唱者之间也是个高明的选择,听听最后的“告别”,瓦尔特让独奉发挥的段落与女中音的配合,确是较为符合所谓中国意象里万物寂灭的声响。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8#

今日唱片
PHILIPS 格里格&舒曼-钢琴协奏曲/阿劳Arrau/Grieg /Schumann JVC长城标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92318085/[/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4109292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904404[/url]

这是抒情协奏曲中的典范之作。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一部大型作品,具有民歌风格的清纯旋律,是不朽的名作。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是“世界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

阿劳作为智利著名钢琴家,五岁即在圣地亚哥首次举行演奏会,崭露头角,少儿时期于柏林及德国其他城市和北欧巡回演出,获得成功,被乐坛誉为神童。他的演奏技巧精湛辉煌,所诠释的作品音乐含蓄内在,保持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并与深刻的情感完美结合。他有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演奏以灵活自如、音色明亮、音量宏伟为特征。阿劳曾获得一系列国际比赛大奖,举办多次大型演奏会,并与数著名乐团合作到奥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进行巡回演出。他演奏过巴赫、莫扎特的全部钢琴作品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系列,录制完成唱片。他一生反对商业性演出,重视钢琴艺术的人格化追求,并因此而誉满全球。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19#

2022.10.12
今日唱片
SONY 海顿-最后6首钢琴奏鸣曲 / 古尔德 2CD 澳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94640481/[/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45913141[/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922603[/url]

古尔德是加拿大二十世纪最具精神魅力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演绎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已成为音乐史上的瑰宝。

海顿的奏鸣曲是一部让古尔德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并诚心想录制的一部作品。

这6首海顿晚期奏鸣曲的录音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如果不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萨缪尔.卡特有一天向古尔德提起一项录音工业革命性的新发明——它的出现如同50年代立体声对唱片业的革命一样:这就是SONY PCM 1600,一套数字录音设备,不同于更加控制精确的走带,它对于现存的模拟技术的而言是巨大进步,保证了音色的光泽和透明度。“录音前景”的理论已经年形成了古尔德的媒体哲学,他自然会非常热情地对待录音方面的新技术,并会迫不及待的进行试验。海顿的这6首奏鸣曲不仅是个合适的选择,也是古尔德能在最短时间内能想到的,他甚至宣称要回到CBS在纽约30号街的录音室,他曾在那里进行了大约十年的录音工作。

在这套双张专辑发售后,在一封给索尼加拿大分公司(是索尼公司租借设备给CBS进行录音的)的梅尔.辛德的感谢信中,可以看出古尔德对结果非常满意:“声音直接而清晰...这真是不同寻常的,我希望与你分享对这次数码结果的热情...”这个结果,除开技术上的重要意义,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他狂喜的庆祝着电子**的荣耀”,本专辑出品人萨缪尔.卡特回忆道,“他比我这30年来编辑过的其他独奏钢琴家的录音采用的拼接更少。他来录音的时候都准备得很充分...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怎么弹。从没有不能为他诠释服务的钢琴。”

和莫扎特的录音一样,古尔德对海顿的诠释也不带一点洛可可风格。确实,这很难做到例外。我们听到的是极端的速度,用来处理复调的强调中间音的手法,极大地削减音值重音,尽量避免连奏,这使得这部十八世纪最后五十年的作品听起来有巴洛克风格——这是古尔德心中珍爱的方式。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420#

2022.10.13
今日唱片
试音天碟 SHM-CD古典示范碟 2CD 日限定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529800523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5651927313[/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php?d=607&id=89942703[/url]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