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端子保护盖竟也能引起这么多争议论战,而且还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看到这里那我就说几句吧
首先,这个帖子引起的最大的争议不在于保护盖有没有效果,有多少效果。而是在于其谈到的若干所谓高科技与前沿物理学当中的量子理论,我的观点:这本就是台湾商人推广产品的一种宣传噱头,内容有多少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多少是杜撰的,大家没必要就这些来较真。就我接触过的朋友中,台湾商人在经商营销方面本就没有鬼子和一部分香港佬诚信。而镁声作为产品代理商,只是把telos官方的宣传资料转用过来了而已,e版更是无辜,只是再转用了镁声提供的资料而已。大家有疑问可以用谷歌浏览器上小林的网站上亲自与他论道,在这里与镁声兄和e版争论那些不着边际的所谓'科学知识"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其次我要说,在我接触过的这类产品中,对声音的改变确实是可闻的。但究竟是改变还是改善,是片面改善还是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全面改善?这些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我听过卡达斯的保护盖,也买过nerva的保护盖,最终我现在的系统上没有插一颗这种产品。不是说不好,而是在我的系统中的改变大于改善,尤其是大量使用时影响到了系统中最珍贵的一点——平衡度。就我的经验,此类产品除了挡灰尘和屏蔽少量杂讯之外,在声音上都有一种趋势:使声音更干净,中高频密度提升。但随着而来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声音较之不用时稍显直白和机械化。尤其是大量使用时,能量感会向中频开始集中,对高频的婉转度和全频舒展度都有一些负面效果。当然,这是建立在您的系统本身就比较平衡的基础上,如果本身平衡度有问题,小道具用的再多,也只是徒劳,刚开始可能听着耳目一新。等过了蜜月期就会发现问题了。发烧十多年来,有过不少小道具,什么cd垫,橡皮泥之类的数不胜数,但最终基本上都没有在我的系统中留下来。原因自不用多言了。
另外,我也没想到e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保护盖发听感专贴,可见这款产品还是有其特点和过人之处,值得一试的。不过镁声兄的调整摆位观点我持保留意见,如果原先的系统本身硬件与在环境中的使用已经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相信e版的系统不会连平衡度都做不好),而加入4个保护盖所出现的紧张度说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先系统的平衡,就应该从保护盖本身去找问题而非为了使4个保护盖都能用上而重新找系统的平衡去挑摆位,那是一种顾此失彼的做法。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北方人性情直率,有得罪的地方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