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一下日版DG和DECCA的SHM-SACD音质,供仁厚兄参考 [复制链接]

查看: 21435|回复: 68
21#

原帖由 fengbin 于 2013-6-11 0:50:00 发表
没有任何趾高气扬,与许多烧友相比也并不高明,是谁在急?你看你的言语应也心知肚明。
我就是请你在说之前经过自己的实践,不要人云亦云,这会误导大家的。并没有伤人的意思,如果给你造成这样的感觉,在这里说声抱歉!实在不好意思!
几十张SACD只要是心头好,确实比过成百上千不喜不听的,望今后能多比较实际的东西,而少泛泛而谈。
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但是是建立在自己的实践上的,这样说出来也有凭有据,心中


冯兄别和他吵了  我带你去个网站比这好玩多了 !
TOP
22#

我也认真听过五音为陈萨录制的拉赫和格里格钢协。钢琴的确录的不错,乐队部分就不是很理想了,当然也不是很差,但是和DG、迪卡、索尼等比较起来,有所不及。估计和乐队的风格以及录音场地有一定关系吧。挺为陈萨感到可惜,这么优雅的钢琴家和三流乐队合作,屈才了。在她身上,仿佛可以看到那些早已经故去的钢琴老太太的影子。希望不久的将来,DG之类的大牌为她录唱片。我最希望看到陈萨+胖熊蒂勒曼+德累斯顿组合在一起。
TOP
23#

全程DSD制作的SACD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上面几位兄台提及新录音,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指出一下。

当时Sony推出DSD的主要用途是模拟录音的数码备份,备份和发行专辑的最大差别在于,备份不需要任何处理和制作。所以DSD编码是几乎不能做任何后期处理的,包括常规需要的fade in fade out,调音,调节音量,加回音等等。

但是任何一个常规的录音,古典,爵士,摇滚(99.99%以上的录音),都需要mixing和mastering,所有这些操作,哪怕使用DSD录音的,也都是要转成PCM进行制作的。
淘宝上面出些碟,欢迎看看  http://shop34901335.taobao.com
TOP
24#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3-6-14 10:22:00 发表
我也认真听过五音为陈萨录制的拉赫和格里格钢协。钢琴的确录的不错,乐队部分就不是很理想了,当然也不是很差,但是和DG、迪卡、索尼等比较起来,有所不及。估计和乐队的风格以及录音场地有一定关系吧。挺为陈萨感到可惜,这么优雅的钢琴家和三流乐队合作,屈才了。在她身上,仿佛可以看到那些早已经故去的钢琴老太太的影子。希望不久的将来,DG之类的大牌为她录唱片。我最希望看到陈萨+胖熊蒂勒曼+德累斯顿组合在一起。

我感觉不仅是乐队水平的问题,去年我在上海音乐厅现场听过陈萨弹贝多芬《皇帝》,乐队是余隆指挥上交,水平也很一般吧,但现场效果很好!所以还是录音问题,主要是乐队的层次感录得比较差,是录音师水平的问题。我买了陈萨两张协奏曲,都是这个问题。据说五音公司的录音师是原飞利浦过去的,这样的录音水准根本不是飞利浦所应该具有的,我想这几位录音师肯定也是原飞利浦公司的蹩脚货。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25#

回复 23# Raxel 的帖子

早期的1bit 的DSD录音确实需要转成PCM才可以进行编辑和Mastering处理 , 但自从有了DXD技术, 早期的DSD录音可以转换成DXD进行编辑/mastering, 再转成DSD不会有损失, 而直接的DXD录音转换成DSD优势就更大.

DXD :  24bit 解析度, 352.8Khz 取样频率, 码率为每声道 8.4672 Mbit/s, 它原来是为专业的Pyramix DSD workstation 所开发, 但现在已被SONY/PHILIPS 认可成为DSD录音和编辑的标准.
有兴趣看看这个PDF, http://www.merging.com/uploads/assets//Merging_pdfs/dxd_Resolution_v3.5.pdf
最后编辑cmos88 最后编辑于 2013-06-14 11:39:48
TOP
26#

原帖由 cmos88 于 2013-6-14 11:38:00 发表
早期的1bit 的DSD录音确实需要转成PCM才可以进行编辑和Mastering处理 , 但自从有了DXD技术, 早期的DSD录音可以转换成DXD进行编辑/mastering, 再转成DSD不会有损失, 而直接的DXD录音转换成DSD优势就更大.

DXD :  ......


DXD 是 PCM,而不是delta-sigma的高倍DSD。
淘宝上面出些碟,欢迎看看  http://shop34901335.taobao.com
TOP
27#

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 (DXD) is an alternative audio encoding scheme for professional use that was developed for editing high-resolution recordings recorded in DSD, the audio standard used on Super Audio CD (SACD). Because the 1-bit DSD format used on SACD is not suited for editing, alternative formats such as DXD are often used during the mastering stage. Contrasted with DSD-Wide or DSD Pure which offers level, EQ, and crossfade edits at the DSD sample rate (64fs, 2.822 MHz),[1][2] DXD is a PCM signal with 24-bit resolution (8 bits more than the 16 bits used for Red Book CD) sampled at 352.8 kHz – eight times 44.1 kHz, the sampling frequency of Red Book CD. The data rate is 8.4672 Mbit/s per channel – three times that of DSD64. DXD utilizes the vast array of plugins also available to PCM based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s, such as Cubase, Logic, Digital Performer, etc.
DXD was initially developed for Merging’s Pyramix DSD workstation.
淘宝上面出些碟,欢迎看看  http://shop34901335.taobao.com
TOP
28#

原帖由 scfan 于 2013-6-14 8:46:00 发表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3-6-13 23:37:00 发表
我也十分想与scfan兄畅谈一下SACD的情况!

兄台讲的“倘若是shm-sacd与银圈比,我觉得(我并未试过比较),shm-sacd肯定会赢银圈9条街,甚至可以讲,银圈连比的资格也没有。”,也正是我想测试的项目,但我的预感是反过来的,有待验证。
Pentatone的SACD,

吴兄所言极是,录音不好即便后期制作再好都无法弥补!五音公司翻制的老录音基本也是飞利浦的,为什么好?前提是因为老的飞利浦录音好;自己新录的为何不好?毋庸置疑是那几个据说是原飞利浦过去的录音师水平不怎么样。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29#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3-6-13 23:34:00 发表
确实有些对不起fengbin兄对小弟的好意,小弟刚才才看到这张帖。真是非常感谢fengbin兄。
小弟上星期买了一张阿格里奇+阿巴多+BPO(相信兄能够知道是哪张,因为只有一张),觉得以前的录音还是跟现在的相差很大,这个问题我理解,但真的接受不了以前的录音,实在太差了。倘若是shm-sacd与银圈比,我觉得(我并未试过比较),shm-sacd肯定会赢银圈9条街,甚至可以讲,银圈连比的资格也没有。

今早起来便听了这张:阿格里奇+阿巴多+BPO,95年的4D录音哦,至少我能接受,感觉还行,当然比起有的4D录音要差一些,关键还是录音师的问题。

还有文格罗夫那张柴小协经不起你的诱惑,今天我订了一张,等拿到手后听听究竟什么事令人兴奋的声音。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30#

DXD确实是PCM, 但DXD录音转换至DSD后不会引起大幅损坏音质的后果, 这个完全不同于DXD出现前将DSD转换到普通PCM后再编辑的方式. 所以DXD后来被SONY和PHILIPS认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