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253545556575859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27319|回复: 587
561#

阿杰兄也是比较严谨的做法,而且调整功力深厚。
阿杰兄与旷版应该都属于比较客观的风格,有功底,有设备,应该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小弟则比较主观,小弟认为耳朵是唯一的验收标准,因此小弟一直建议烧友实际试试。
刚刚吃饭的时候,我家丫头讲就是不喜欢蟹黄,只喜欢蟹肉,口感如此,听感大概也如此吧。如果把阿杰兄比作美食专家,阿杰讲蟹黄美味,我想这无疑是对的,也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我家丫头定然会讲阿杰讲的不对!!小弟的理念是:听音与美食一样,让此时的自己满意的才是最好的!哪怕过几年你的口味变掉了!
小弟做为一个产品开发者,本不该如此偏颇,但小弟首先是一个烧友,做出的东西总得先让自己喜欢。
至于黑胶系统的调整我从来不认为有多复杂,需要多精密(可能个人也比较懒散),出去帮别人调的时候可能会装装样子,一堆行头,精益求精!给自己调的时候,总是差不多就行,但系统也没有破音、失真等问题,跟CD系统比,就算不是烧友也能听得出来差距。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562#

回复 561# 蒋鹏 的帖子

你说的是jacky,他最讲究味道。
如果换上是我,就会追求蟹是否够新鲜,火候掌握得好不好,蟹黄、蟹肉并无所谓。
因为口味可以变,上述两点是不可变的。
TOP
563#

蟹黄、蟹肉并无所谓!!!应与调准唱盘无关
讲究味道也与是否要调准唱盘无关------------应通过选盘臂头来实现!
要调准而未能调准是另一回事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2-10-23 00:19:17
TOP
564#

明白,这是个求精与不求精的问题
譬如侧滑力,加上并精调肯定是对的,但我会认为有悖听感而拿掉
譬如针压,厂家建议1.5g左右,我甚至会用到2g,因为我喜欢暗的音色
再譬如Vta,小弟唱臂虽然设计的可以边听边调,但Vta从来都是一次调好,没有按碟调过

听说台湾有烧友每次听之前都会先洗碟子,再重新调整vta,然后放唱。而我是怕这些麻烦的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565#

回复 564# 蒋鹏 的帖子

要说误区,这就是最大的。
算了,人各有志。
TOP
566#

也算是一个唯心与唯物之争了,只要有审美,就不乏争论,阿杰兄的系统不见得人人喜欢,小弟的系统更非人人认可。前面yun兄的话题一直没有接,在这里回复一下,我的观点就是上面的观点,以实际听感为准!音响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567#

其实是听感欺骗了我们。
用一个新的错误去修正原来的错误。
TOP
56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10-22 23:32:00 发表
你说的是jacky,他最讲究味道。
如果换上是我,就会追求蟹是否够新鲜,火候掌握得好不好,蟹黄、蟹肉并无所谓。
因为口味可以变,上述两点是不可变的。


晕,简单讲就是你懂吃蟹啦,我吃蟹就是暴殄天物啦.

其实调教黑胶和搭配器材一样,基本的HIFI要素是要到位的,这和味道无关.

所谓的味道,也是在满足HIFI要素的基本条件下,追求个人自己对声音的理解和要求.每个品牌的器材都有自己的风格,越是高档的,风格越鲜明.
TOP
569#

翻看了前几页的讨论,关于侧滑力的讨论真是精彩,看的眼睛都花了,无非是在侧滑力的产生上纠结,没有一个人能够量化到数据,都是泛泛而谈.云里雾里的扯的天花乱坠.事实上,我看也没有人能量化到力学的数据关系.扯了太多没用的.


这些大道理分析的头头是道,可惜,没有一个烧友,可以谈谈既然存在侧滑力,那么如何调整抗侧滑力?才能有好听的声音.网络上总喜欢在理论上追毛求刺,和实际操作的结合点就没有.


人们更愿意在理论上标新立异,可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期待有人能够在如何调整抗滑力,使之唱针能更好的还原黑胶信息的这一问题上有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建议.
TOP
570#

回复 568# jacky70 的帖子

我不懂食,不知道何为美味,所以只能追求新鲜。
我也不懂音乐,不知道何为音乐味,所以只能追求重现唱片里的信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