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5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什么要玩黑胶?》---与黑胶相关的交流话题 [复制链接]

241#

我在广州,万众老师那年是来看白天鹅音展及参加168网友聚会的,顺道来了我家。
TOP
242#

回复 241# 我爱LP 的帖子

您好。海菲芝大多数的CD,如果只是单单信息量的减少还可以接受,但问题是体无完肤地变型、变质,难以想像地改变了原演、录的面貌,这样才是最为悲哀的!

下次万众老师再去您家作客时,您播一张英国头版"无狗,闪电RCA"SB-6527,Wilkinson录音,海菲芝:小提琴,萨金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布鲁赫:小协≫给他听;他会拍烂手掌的,并会改写对海菲芝的看法!

还有更搞笑的是:很多人用"冷艳、机械化、凶悍"这些名词来形容海菲芝的琴,但问题是他们究竟真正听过海菲芝的琴是怎样发音没有? 如果您听了这张英国版头版≪布鲁赫:小协≫LP后,再听头版CD,您十分钟内就会把CD丢进垃圾箱,这张CD就叫"垃圾声"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4 19:03:4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43#

进入黑社会后,cd机就再没开过声了,还拉不少兄弟下了水,唉 !一旦涉黑很难回头了
TOP
24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22 18:3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8-22 1:06:00 发表
再讲关于复刻的LP。复刻的LP有可能比原版音质上差,也可以音质不同(不等于差),也可以相同,也可以更好。一开口就讲复刻的LP比原版音质差是没有根据的偏见。如把45转的复刻也算在复刻的LP中,复刻的LP就必定要比原版音质好。前不久,富盛用45转的LP 录下来,发现其中有高达70kHz以上的信号。一开始我
老兄开玩笑咩,复刻版45转的LP比头版的好!不是吧?

我就买过全新复刻版45转的唱片,而且还是一套4张(220g/单面),音色还不错,可三维立体声声场已经严重缺失,到目前都没有听够十次,原因是“不好”!其实不管立体声或是单声道,声场信息也是表现音乐内涵的重要形式之一,缺少了这些东西就不能打动人……,令人消失了欣赏它的兴趣……。我手上大约有约一百张45转的黑胶唱片,不管45转还是33转,听下来还是头版的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45#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8-22 1:06:00 发表
再讲关于复刻的LP。复刻的LP有可能比原版音质上差,也可以音质不同(不等于差),也可以相同,也可以更好。一开口就讲复刻的LP比原版音质差是没有根据的偏见。如把45转的复刻也算在复刻的LP中,复刻的LP就必定要比原版音质好。前不久,富盛用45转的LP 录下来,发现其中有高达70kHz以上的信号。一开始我都不信,在33转都情况下,40kHz大概是到顶了。后来,我才意识到他用的是45转的LP。



我對於LP擁有70kHz以上的訊號相當懷疑, 據我所知, 一般的黑膠唱片最高只能達到30KHz-35KHz, 大部份在20KHz後己没有訊息或者是開始嚴重衰减
著名的Telarc 1812, 因為刻錄系统(cutting system)的上限而只能50KHz, 而市面上只有極少的唱能够重播達到70kHz, 就算是刻錄頭也未必能够做到把這70KHz的訊號成功的刻到母板唱片上
最后编辑KCC123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07:50:33
TOP
246#

原帖由 KCC123 于 2011-8-23 7:49:00 发表
[quote]我對於LP擁有70kHz以上的訊號相當懷疑, 據我所知, 一般的黑膠唱片最高只能達到30KHz-35KHz, 大部份在20KHz後己没有訊息或者是開始嚴重衰减
著名的Telarc 1812, 因為刻錄系统(cutting system)的上限而只能50KHz, 而市面上只有極少的唱能够重播達到70kHz, 就算是刻錄頭也未必能够做到把這70KHz的訊號成功的刻到母板唱片上 KCC123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07:50:33


这里不是专业的技术论坛,胡吹海吹没关系!!!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47#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1-8-23 0:44:00 发表
我在广州,万众老师那年是来看白天鹅音展及参加168网友聚会的,顺道来了我家。

当时我也在场,不过在上海西湖肥妹兄家听到的海飞兹CD唱片实在太牛了,一点也不干。


是这张唱片


播放用CD机
TOP
248#

这个CD机是个小电脑,不算传统意义上的CD机。不过声音非常好,比它好的传统CD机没几台。
逗你玩儿
TOP
249#

只有听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当天上海多位大烧都在场。
TOP
25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10:30:48
http://blog.sina.com.cn/jimwangny
TOP
251#

多重复一片没错。
TOP
25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http://blog.sina.com.cn/jimwangny
TOP
253#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8-23 10:25:00 发表
To 名琴LP兄:

我相信你的讲法。前面那些评论海菲茨的琴声的那些评语,我看都是烧友烧昏头的胡话。

用低档次的音源器材难得好的结论。
TOP
254#

我们在这里一直强调信息量,看来明白的人真是不多。

你们所比划的是音乐载体(可以是LP、CD、数字硬盘),只是用于承载录音现场信息的平台,理论上来说这个平台越宽阔,所承载的信息就越多。
这就是你们所争论的高频极限是20KHz、40KHz和70KHz。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注入,再大的平台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再说说海飞兹的琴声,是在5、60年代用模拟母带记录的,当年发行的头版LP是最为接近录音原始的信息量。
而CD的大量普及是8、90年代,这中间相隔了30多年,原始记录的模拟母带已经退化,其信息量早已丢失得体无完肤了,就算用更好的承载平台,也无法完美地将他的琴声再现出来。
这就是录音信息(而非LP与CD)的差异!!!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10:54:58
TOP
255#

打岔一下:我不玩音响.不过现在有种使命感:把LP用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给数字化了!!!

留给以后的人.

所以,我的黑胶系统现在的使命是:模拟数字化的一环.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256#

256楼说得有道理。20KHz以上的东西说不清楚,不知道是否影响听感,影响多少。我觉得CD主要输在技术诞生的时间上。对于80年代以后的录音,个人以为听LP没什么必要。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1-08-23 11:12:30
逗你玩儿
TOP
257#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8-23 10:58:00 发表
这个说得有道理。20KHz以上的东西说不清楚,我觉得CD主要输在技术诞生的时间上。对于80年代以后的录音,个人以为听LP没什么必要。




no no no .


只要用心去做,就行了.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258#

同意富盛大哥的观点。

当年就是因为数字记录模式的出现,许多唱片公司纷纷把模拟母带的录音转为数字文件保存,
但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只能以16比特/44KHz(也就是CD)格式来保存。
以现在的技术来说当然比数码录音刚出现的7、80年代高出很多。
可惜就模拟黄金年代的录音来说,无论科技再发展、再先进,只能是无限接近Lp所记录的信息,
但对于一般的音响器材来说,已经足够了。
TOP
259#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8-23 10:58:00 发表
这个说得有道理。20KHz以上的东西说不清楚,我觉得CD主要输在技术诞生的时间上。对于80年代以后的录音,个人以为听LP没什么必要。

这就有点片面了。
要知道当时的记录模式是16比特/44KHz,相比现在的32比特/96KHz来说其信息量的承载还有一定的差别。
要想LP退出音乐承载平台,唯一的条件是诞生一大批超越模拟录音黄金时期的音乐大师、世界的顶级乐团全面的超越(最少是保留)当年的质素,
再用现在最高级别的技术手段来录制以及播放。
但以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来说,还有这种可能吗?
TOP
260#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8-23 9:19:00 发表
这个CD机是个小电脑,不算传统意义上的CD机。不过声音非常好,比它好的传统CD机没几台。

CD唱片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超采样升频处理的结果,与原始数据还是有差异的,有“美化”声音的嫌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