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72# 马晓乐 的帖子
晓乐兄弟谈马勒有自己的感受,说出了一点东西,希望能继续。但我要问一下的是,马勒不懂的地方在于——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不懂的地方——人的问题能否从人本身的角度来解决?逼问人本身是永远也得不到会令他满意的答案的,这在他的交响曲里已经是明显的了,所以他带着他死不瞑目的眼睛去了他不愿去的地方。我不同意孔老夫子的观点——不知生,焉知死——这正是中国没有哲学的真正原因,为着了解生,我们必须深刻地研究死,从这一点上我知道马老师的立意,他的思考却是歪的,所以他永远也找不着答案。为了过好地上的生活,我们的精神必须上天——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得出的最有价值的答案,这也是西方文化最有价值的地方,可惜,否定这种价值的时代大势已俨然成为主流,——当尼彩喊出“上帝死了”后出现马勒这种音乐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只是时间错后了多少年。尼大人喊出这话后不久就死于疯人病院,用佛教的话,这叫“谤佛”,世纪末的颓废我们看一下克里姆特的画就一目了然了,我觉得他比马勒表现得更好——用克氏绘画作马勒封面的是深得马老师音乐的真旨。我的意思是,人类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划出界限,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底线丧失后的人类社会我们见识过了——就在马老师逝世后的13年,《西方的没落》也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我说他境界不够,即是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就作曲技巧上,他真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但这亨利朗说了,不用进入创造领域也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