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乐评的艰难:转帖唐若甫的博客 [复制链接]

查看: 10720|回复: 53
41#

音乐家注重的是音符演奏技巧好与不好--他时间有限但是专业深度不一样.
爱好者是看演义版本好不好--略为浅显,但是覆盖面更大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2-17 13:53:06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2#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9-2-16 14:36:00 发表
接觸過唐這個人,亦和他就一些音樂的問題討論過(或者說爭論過),說真的,十分不喜歡這個人。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多少音樂素養,但是卻很喜歡以自己的標準去否定別人,並且言辭犀利,仿佛全世界與他為敵的一樣。後來是“怕”而遠之,看到他發的帖子什麼的,一概不理了。
音樂學院裡面的教授不知道《魔笛》序曲的,我相信,估計也是聲樂系民樂系之類的“教授”,至於說作曲系或者音樂學系,甚至管弦系的教授不知道,則我就不能相信

如果我是那个教授,我知道是《魔笛》,我也回答他不知道。
他这算是出题给我做咯?算他知道了,我不会接题的。
TOP
43#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2-17 10:11:00 发表
原帖由 vivaldi_gu 于 2009-2-16 8:19:00 发表

乐评人不需要什么通才,要的是精才,你可以不了解Bach,但你精通Rossini也行,不求其全但取其精,

我对老兄观点的肤浅认识是,专一比万金油更好。


vivaldi_gu 的意思并非“专一比万金油更好”
他说:“不求其全但取其精”
意思是 不奢求全部都精通,只要有一样精通也可就可以了。所以,用舒先生的话讲,他的意思是
“万金油比专一更好,没有万金油的话,专一的也行。。。但是一样不专的,那是万万不行的。”
TOP
44#

我们总说办不好就不如不办-------我反对这样的说法!
而且我也看不出某些乐评就真能耽误国人......每个人心理都有自己的镜子,现在多少报纸杂志大家都不满意,都不真实,就关掉它?
正确的方法是多参与和正确引导.杂志是要办的!大家都是要工作和吃饭的,乐评也是人.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5#

莫名其妙啊!这么多高人为乐评的事儿争得脸红耳赤。
乐评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面之词而已,绝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音乐这主观的艺术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真理。你觉得某一篇乐评碰巧与你的听感不谋而合,你就庆幸自己找到了知音。或者,庆幸某一段乐评也是你听到的、得到了你的认同。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乐评所说的内容你完全听不到,你就当作没有看过这篇乐评!就是当作是他痴人说梦话也完全可以!何必去追究他写作的背景?——是哗宠取众、泡妞、与唱片公司的潜规则赚点小钱等等,你不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自信吗?!这种小伎俩能骗过你们这些高人吗?或者自以为是救世主,为古典音乐的初哥给个警示。初哥就听你的警示了?几乎不听!既然是初哥,这个学费就该交。我们一路过来,当初学费交的也不少的了!
我依然看乐评。以宽容、低调的心态去看。有些乐评所说的一些观点,或是咱们忽略了,或是遗忘了。古典音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引用网络上常见的一句话:谁装B,遭雷劈!
最后编辑素数 最后编辑于 2009-02-18 00:59:33
TOP
46#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4579-1.aspx

这个链接的转帖和一些应贴,再次证明了乐评的艰难!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7#

说好话,说大话,说假话,这是目前乐评最普遍的现象。从音乐会来说,主办方和当时人都不愿听到中肯的乐评;从唱片来说,策划到录音,到发行方都喜欢有利市场推广的碟评。在这样功利的前提下,真正要有什么好乐评和碟评,何其艰难!

乐评和碟评水平不高,是又一个大问题。主要还是对“声音”缺乏认识。在这个方面,专业的未必比业余的水平要高。一些人对转帖提到的音乐学院教授的无知不以为然,我可以另外举个例子,但愿是个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问题要比转帖所说的严重的多。

国内某专业交响乐团成立已近10年,一次去听他们的音乐会,一场专场的弦乐音乐会。特邀境外来的一个半专业指挥,结果很意外。说半专业,是这个人专业是教授小提琴的,指挥是后来自学的,水平并不高。他一来就发现乐队的音高有问题,弦乐几个声部的音高不一致。可是,开始大家都认为不可能。

乐团有自己专业的指挥至少3个,其中一个还是鼎鼎大名的老教授级的,一个年轻点的,现在每年还有近半年时间在德国一个交响乐团担任指挥。也许我们觉得他们是有意要这样的音高!可是,这次调整之后的声音,是乐团有史以来最好听的一次。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8#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2-17 18:16:00 发表
我们总说办不好就不如不办-------我反对这样的说法!
而且我也看不出某些乐评就真能耽误国人......每个人心理都有自己的镜子,现在多少报纸杂志大家都不满意,都不真实,就关掉它?
正确的方法是多参与和正确引导.杂志是......

------------------------------------------------------------------------------------------------------------------------------------------------------------------------
兄台之言,窃以为诚乃不刊之论,诚若是,则吾天朝乐迷幸甚,然仆有一言,略陈兄台尊前,望祈雅纳
仆之愚意,目下乐评之恶,非积一二日之弊而生,实乃积年累月,病入膏肓,譬如行舟,若水面平和,则舟行加速,设若水至浅而河床现,则非舟之福也,甚或泥足深陷,亦未可知
乐评之道,比如写史,《说文.史部》有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正也。环顾当下之乐评,何言有正乎?余杭枚叔曾言:记事之书,惟为客观之学。窃以为乐评之见,亦复如是,夫史以传言,所贵者,忠实客观之论也,乐评之言,所贵者,亦忠实客观之论耳,徒以文辞华美而著空空之论,诚无趣之至也
今下之所宜急就之事,非是引之以所谓正途而导之以正论,实乃乐评诸人宜自修其身,自养其心,方可厚积而薄发,如此所出之乐评方可为民之所待者也
因势利导莫如退而自修,知其不足而补之,补其不足而修之,此乃乐评者当修之急务也,所谓因势利导,也太半取于个人之好恶,恐怕己之所见甚稀,如此则又是积习相互传染,陋疾不易治愈,天朝乐评本就环境恶劣,何必非以我之有用之身徒欲执此牛耳乎?
君子务本,夫子之言,其信也欤
TOP
4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50#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2-18 21:27:00 发表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4579-1.aspx

这个链接的转帖和一些应贴,再次证明了乐评的艰难!

我對於專業與業餘的界定是,專業乃是以此為生計,業餘則是興趣愛好,兩者之間關係應與水平高低無關。搞音樂賺錢的不一定水平高,比如許多琴行的教師,業餘的也不一定低下,我有許多同學都是音樂學院畢業后轉行的。
請允許我挑點骨頭:閣下所述之事,大概是言之缺詳,我看不太明白,所以也不太敢相信。不知道樂團所演奏的是什麼作品?或者說指揮的風格如何,是否有復古的傾向?指揮所要求的音高標準是否440HZ(比如有些古樂團的標準音就不是440HZ的)?或者說弦樂的幾個聲部,都不一致?還有說“樂團有史以來最好聽的一次”,樂團成立10餘年了,沒有完全比較的話,說這話就是不負責任的了啊。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