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认为大喇叭宽松. 刚入HIFI的时候我也跟着这么认为. 但随着发烧经验的不断积累, 我越来越感觉这是一个谬论.
(这就好比很多人说, 广角镜头透视大. 其实透视只跟拍摄距离有关, 跟镜头焦距长短无关!)
宽松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呢? 我的总结是系统的控制力越强, 声音就越宽松. 大喇叭只不过是因为好推, 高灵敏度, 容易控制, 从而给人更宽松的假象.
我在这里把系统控制力分解开说.
首先我要说的是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 音场很容易稳定, 泛音更丰富, 声音曲线更平坦, 对得到宽松的声音有很大帮助.
环境不好, 会"吃"掉很多控制力, 会不均衡地吸收和打乱各频段声音. 造成声像漂移, 比如泛音的丢失, 音场的模糊和器乐特别是人声定位到处漂浮. 结构上不对称的环境, 特别是两只音箱连接线后面的环境不对称对音场影响最大, 其次是两侧, 最后是屋顶地面和听音者后面的墙.
环境不好, 对器材的要求严格很多, 要求器材的控制力很强, 器材控制力越好, 会感觉对环境的依赖性越小. 我换AYRE的CD机的时候, 就感觉声像稳定了很多, 声音宽松了很多, 驻波和反射声的干扰小了很多. 不停的换功放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个问题. 但不要高兴, 器材在应对这些问题时, 其实被"吃"掉了很多控制力, 影响了器材真正实力的发挥. 我家的环境有比较大的问题, 一般器材拉回我家, 功力先折掉四成.
另外, 在相对差点的环境里, 大喇叭音箱会相对占优势. 因为大多数大喇叭音箱是前导向孔或者密闭箱, 对环境的依赖小很多, 音箱后墙的反射也小很多. 不少大喇叭用号角和同轴高音, 指向性也是个优点.
要获得宽松的声音, 有个好的环境是必须的, 也降低了后期器材的投资.
接着我说说CD机. 上面我已经说过, 我换了CD机后, 声音更宽松, 这已经能说明一个问题, 宽松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音箱, 而是源自于系统. 好的CD机会让声音更加平滑, 更加井井有条, 更加稳定宽松. AYRE的最大特色, 我概括为宽松自然. 拥有宽松特质的CD还不少, 去年168聚会的时候, 换上林德曼SACD后, 声音的抓地感很强, 音场宏大宽松, 稳如泰山的感觉. 我已经鼓动朋友去接他家的旗舰, 到时候会有听感觉报告. CD机高档到一定的程度, 高中低的指标已经相对没那么重要, 评价CD机的好坏不要拘泥于此. 我认为CD机是有控制力这一指标的, 具体就表现在声音是否宽松, 音场分离度等方面.
说到功放, 我觉得应该跟音箱一起讨论.
大喇叭音箱的灵敏度普遍比较高, 容易推好, 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很低. 往往几瓦的单端已经推得很宽松. 灵敏度高和因为灵敏度高而能以用单端这两个因素, 造成了大喇叭宽松的假象. 其实, 我宁愿说大喇叭组建的系统更容易获得宽松的声音. 这是古董音箱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宽松的声音跟声音的两头延伸和频响曲线有没关系呢? 我想说基本没有. 用小单端推大喇叭, 低频下潜有限, 玩天朗大衣柜, 高频没搞好前, 声音已经可以玩得很宽松了. 我也想说有关, 两头延伸差点的系统, 更容易获得宽松的声音. 全频是一个例子, 我目前的系统也是牺牲了一点高频延伸, 融化一点线条感, 获得更宽松的声音. 其实, 低频的量感多点, 会更容易让人感觉到宽松.低频的质感, 对宽松感的影响相对小点.
小喇叭音箱的声音经常会被认为很紧, 特别是难推的小喇叭音箱. 实际上, 这跟喇叭口径没关系. 这是系统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现代小喇叭音箱的灵敏度普遍不高, 阻抗低, 灵敏度低的箱, 吃功放控制力, 吃功率, 吃电流吃的厉害. 普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声音自然会显得紧. 但如果一旦喂饱了它, 声音同样会没有丝毫压迫感, 会很宽松自然. 喂饱了小喇叭音箱, 它相对于大喇叭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 它在HIFI性能上的表现会远高于大喇叭音箱.
话说到这里, 自然会说到丹拿, 我不说, 下面顶帖的人也会问.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丹拿. 以前它用大喇叭的时候, 也没什么人夸它宽松, 因为根本搞不动它, 能有多宽松?! 现在它舍弃大喇叭, 更多人说把声音紧的原因归咎于它的小喇叭. 其实, 它的声音紧, 是因为它的不妥协的设计造成箱子很难推的原因. 一旦能把它推好, 宽松自然的声音就来了. 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 全频上下无一丝累肉的宽松自然. 可惜的是这样的宽松自然太难获得了. 丹拿现在搞的2/8, 2/10, 看似喇叭大了, 声音宽松了. 其实, 根本问题是丹拿做了妥协设计, 好推了, 但同时牺牲了不少东西.
很多人用同一款小功放, 推小喇叭声音紧, 推大喇叭声音宽松, 他们就认定了大喇叭宽松. 他们形容小功放推小喇叭的声音, 多用清秀, 线条感好等词语. 其实, 根本上是这小功放推力不够, 它推大喇叭音箱够力, 推难推的小喇叭音箱根本喂不饱, 当然没有宽松感! 其实, 分体功放即使同样功率, 它的控制力也比合并强很多. 对于难搞的小喇叭音箱, 选择分体功放, 声音会更容易变得宽松.
我还想说一点, 音箱和喇叭也是有控制力的. 好喇叭曲线好, 就是控制力好的体现. 音箱谐震控制得好, 大动态下丝毫不乱, 也是控制力好的表现. 音箱控制力好, 有利于获得宽松的声音.
科技是进步的, HIFI行业也不例外. 新箱不如老箱的错觉就是上面我说的原因, 普遍吃不饱! 一旦吃饱了, 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当然, 具体到消费个体, 存在个人经验和资金的问题. 在经济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 总是要做一定的取舍, 这就看各人的选择了. 我在此只不过是想澄清一个谬论.
以上的文字或许有很多不妥之处, 但作为菜鸟, 水平就这么高了, 欢迎大家指正. 另外, 把音稳定度作为评价系统或单个器材好坏的最根本要素, 是松香味说的, 喇叭大小跟声音宽松无关他也提过两次以上, 我只不过更用心听讲和思考而已. 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