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1#
一般人都认为大喇叭宽松. 刚入HIFI的时候我也跟着这么认为. 但随着发烧经验的不断积累, 我越来越感觉这是一个谬论.
(这就好比很多人说, 广角镜头透视大. 其实透视只跟拍摄距离有关, 跟镜头焦距长短无关!)

宽松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呢? 我的总结是系统的控制力越强, 声音就越宽松. 大喇叭只不过是因为好推, 高灵敏度, 容易控制, 从而给人更宽松的假象.

我在这里把系统控制力分解开说.

首先我要说的是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 音场很容易稳定, 泛音更丰富, 声音曲线更平坦, 对得到宽松的声音有很大帮助.

环境不好, 会"吃"掉很多控制力, 会不均衡地吸收和打乱各频段声音. 造成声像漂移, 比如泛音的丢失, 音场的模糊和器乐特别是人声定位到处漂浮. 结构上不对称的环境, 特别是两只音箱连接线后面的环境不对称对音场影响最大, 其次是两侧, 最后是屋顶地面和听音者后面的墙.

环境不好, 对器材的要求严格很多, 要求器材的控制力很强, 器材控制力越好, 会感觉对环境的依赖性越小. 我换AYRE的CD机的时候, 就感觉声像稳定了很多, 声音宽松了很多, 驻波和反射声的干扰小了很多. 不停的换功放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个问题. 但不要高兴, 器材在应对这些问题时, 其实被"吃"掉了很多控制力, 影响了器材真正实力的发挥. 我家的环境有比较大的问题, 一般器材拉回我家, 功力先折掉四成.

另外, 在相对差点的环境里, 大喇叭音箱会相对占优势. 因为大多数大喇叭音箱是前导向孔或者密闭箱, 对环境的依赖小很多, 音箱后墙的反射也小很多. 不少大喇叭用号角和同轴高音, 指向性也是个优点.

要获得宽松的声音, 有个好的环境是必须的, 也降低了后期器材的投资.

接着我说说CD机. 上面我已经说过, 我换了CD机后, 声音更宽松, 这已经能说明一个问题, 宽松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音箱, 而是源自于系统. 好的CD机会让声音更加平滑, 更加井井有条, 更加稳定宽松. AYRE的最大特色, 我概括为宽松自然. 拥有宽松特质的CD还不少, 去年168聚会的时候, 换上林德曼SACD, 声音的抓地感很强, 音场宏大宽松, 稳如泰山的感觉. 我已经鼓动朋友去接他家的旗舰, 到时候会有听感觉报告. CD机高档到一定的程度, 高中低的指标已经相对没那么重要, 评价CD机的好坏不要拘泥于此. 我认为CD机是有控制力这一指标的, 具体就表现在声音是否宽松, 音场分离度等方面.

说到功放, 我觉得应该跟音箱一起讨论.

大喇叭音箱的灵敏度普遍比较高, 容易推好, 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很低. 往往几瓦的单端已经推得很宽松. 灵敏度高和因为灵敏度高而能以用单端这两个因素, 造成了大喇叭宽松的假象. 其实, 我宁愿说大喇叭组建的系统更容易获得宽松的声音. 这是古董音箱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宽松的声音跟声音的两头延伸和频响曲线有没关系呢? 我想说基本没有. 用小单端推大喇叭, 低频下潜有限, 玩天朗大衣柜, 高频没搞好前, 声音已经可以玩得很宽松了. 我也想说有关, 两头延伸差点的系统, 更容易获得宽松的声音. 全频是一个例子, 我目前的系统也是牺牲了一点高频延伸, 融化一点线条感, 获得更宽松的声音. 其实, 低频的量感多点, 会更容易让人感觉到宽松.低频的质感, 对宽松感的影响相对小点.

小喇叭音箱的声音经常会被认为很紧, 特别是难推的小喇叭音箱. 实际上, 这跟喇叭口径没关系. 这是系统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现代小喇叭音箱的灵敏度普遍不高, 阻抗低, 灵敏度低的箱, 吃功放控制力, 吃功率, 吃电流吃的厉害. 普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声音自然会显得紧. 但如果一旦喂饱了它, 声音同样会没有丝毫压迫感, 会很宽松自然. 喂饱了小喇叭音箱, 它相对于大喇叭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 它在HIFI性能上的表现会远高于大喇叭音箱.

话说到这里, 自然会说到丹拿, 我不说, 下面顶帖的人也会问.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丹拿. 以前它用大喇叭的时候, 也没什么人夸它宽松, 因为根本搞不动它, 能有多宽松?! 现在它舍弃大喇叭, 更多人说把声音紧的原因归咎于它的小喇叭. 其实, 它的声音紧, 是因为它的不妥协的设计造成箱子很难推的原因. 一旦能把它推好, 宽松自然的声音就来了. 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 全频上下无一丝累肉的宽松自然. 可惜的是这样的宽松自然太难获得了. 丹拿现在搞的2/8, 2/10, 看似喇叭大了, 声音宽松了. 其实, 根本问题是丹拿做了妥协设计, 好推了, 但同时牺牲了不少东西.

很多人用同一款小功放, 推小喇叭声音紧, 推大喇叭声音宽松, 他们就认定了大喇叭宽松. 他们形容小功放推小喇叭的声音, 多用清秀, 线条感好等词语. 其实, 根本上是这小功放推力不够, 它推大喇叭音箱够力, 推难推的小喇叭音箱根本喂不饱, 当然没有宽松感! 其实, 分体功放即使同样功率, 它的控制力也比合并强很多. 对于难搞的小喇叭音箱, 选择分体功放, 声音会更容易变得宽松.


我还想说一点, 音箱和喇叭也是有控制力的. 好喇叭曲线好, 就是控制力好的体现. 音箱谐震控制得好, 大动态下丝毫不乱, 也是控制力好的表现. 音箱控制力好, 有利于获得宽松的声音.

科技是进步的, HIFI行业也不例外. 新箱不如老箱的错觉就是上面我说的原因, 普遍吃不饱! 一旦吃饱了, 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当然, 具体到消费个体, 存在个人经验和资金的问题. 在经济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 总是要做一定的取舍, 这就看各人的选择了. 我在此只不过是想澄清一个谬论.

以上的文字或许有很多不妥之处, 但作为菜鸟, 水平就这么高了, 欢迎大家指正. 另外, 把音稳定度作为评价系统或单个器材好坏的最根本要素, 是松香味说的, 喇叭大小跟声音宽松无关他也提过两次以上, 我只不过更用心听讲和思考而已. 在此表示感谢.
分享 转发
逗你玩儿
TOP
2#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留一层空间补充
逗你玩儿
TOP
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控制力只来自于功放。音箱曲线好,谐振好,只是更容易被控制。
TOP
4#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板凳
TOP
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6#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好贴要顶  
TOP
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呵呵,我以前也是觉得大箱子声音宽松的拥趸,但是看和听多了一些别人家里的系统之后,对ray-ji兄的观点深表赞同,的确声音的宽松度和系统的控制力关系比较强.
TOP
8#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和喇叭口径无关?此话有点绝对了。

6.5寸的你用什么系统也不可能比推好了的12寸宽松。
不管大喇叭,小喇叭,要毫声,一律要喂饱,这一点是对的。
但是你若听过喂饱了的大喇叭,就知道什么叫宽松了,也会明白小喇叭还是不要说宽松二字为好。

我在没有玩大喇叭之前,也想当然的认为,大喇叭有气势,有动态,但是细节、解析力肯定不如小喇叭。
其实全错,推好了的大喇叭细节和解析力完全超过小喇叭,很多复杂的层次感、空气感、声音的前后纵深是小喇叭更本没有的。

我这里指的大喇叭是普遍的大口径落地箱,不是特指古董箱。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07 13:02:13
TOP
9#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灵敏度高的箱子只是说容易发出声,好推倒并不见得,JBL大口径喇叭灵敏度都挺高,但要真正出好声很有难度的,还有天朗等也是。
TOP
10#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有机会听1瓦胆机推18寸蔡斯,你就知道什么叫宽松了,其实宽松是低频自然下潜的结果,和公房,喇叭及音源都是相关的,大喇叭低频下潜好,公房控制力好也是下潜好,音源平衡间接影响低频...
TOP
11#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我觉得你的立论就有一点可以值得商榷的地方。
宽松的声音本质上是由于,在推好的前提下,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但是,如果系统控制力好,单元素质高,那么相对小的口径,也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声音。
但是,同样的单元,同样的系统,同样都被喂饱了,那么大口径毫无疑问可以获得更加宽松的声音。这一点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是否可以改成这样,通常认为宽松的声音主要和喇叭口径有关,其实也和系统总体控制力和单元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07 13:10:05
TOP
12#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7 12:00:00 发表
一般器材拉回我家, 功力先折掉四成.

[font=PMi

厉害!
我觉得单个小喇叭与单个大喇叭相比,正常情况下大喇叭在把握气氛方面有优势,小喇叭在速度方面有特点。不知道如何去形容那个单个大喇叭“气氛”?是现场感?又或者说是覆盖在基音上的那层声音更丰富,又或者细节更开放?
TOP
13#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8-10-7 13:08:00 发表
我觉得你的立论就有一点可以值得商榷的地方。
宽松的声音本质上是由于,在推好的前提下,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但是,如果系统控制力好,单元素质高,那么相对小的口径,也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声音。
但是,同样的单元,同样的系统,同样都被喂饱了,那么大口径毫无疑问可以获得更加宽松的声音。这一点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是否可以改成这样,通常认为宽松的声音主要和喇叭口径有关,其实也和



相比之下,我更同意Kevinlove兄的观点。

系统控制力好可以让单元的声音更宽松,但这并不代表宽松度与单元的口径无关。

箱子喂饱的前提下,大口径的单元声音肯定是比小单元更宽松的。
TOP
14#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同样是Simaudio P5+W5前后级,在老潘家推C1出来的中低频宽松度就不如推25周年。
TOP
15#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8-10-7 13:08:00 发表
...
宽松的声音本质上是由于,在推好的前提下,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但是,如果系统控制力好,单元素质高,那么相对小的口径,也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声音。
但是,同样的单元,同样的系统,同样都被喂饱了,那么大口径毫无疑问可以获得更加宽松的声音。这一点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



关于立论, 不需要那么圆滑和面面俱到. 也不是严谨的论文, 只是把个人的观点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和参考. 说得太圆滑了, 反而抛砖引不出玉.

关于上面"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用两个或三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出这种效果. 这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就非常高. 但一旦搞好了, 除了同样宽松, 还会有其他一些优势.
逗你玩儿
TOP
16#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不说废话,雷顶!!!
TOP
1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TOP
1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7 13:26:00 发表
关于立论, 不需要那么圆滑和面面俱到. 也不是严谨的论文, 只是把个人的观点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和参考. 说得太圆滑了, 反而抛砖引不出玉.

关于上面"大口径喇叭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传播声波" 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用两个或三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出这种效果. 这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就非常高. 但一旦搞好了, 除了同样宽松, 还会有其他一些优势.  


严谨和圆滑是两回事,重不重要,这是各自的观点,不能强求,呵呵。
两个或三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出这种效果,这一点是对的,做好了的都是旗舰天价系统。其他大部分一溜6.5寸单元的都是AV箱。
TOP
19#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7 13:20:00 发表
同样是Simaudio P5+W5前后级,在老潘家推C1出来的中低频宽松度就不如推25周年。


25周年低频素质比C1好,单论低频,25周年当然胜出.但搞好的C1,全频段的声音更加宽松自然

宽松感绝不仅仅取决于或局限于低频,低频量感多一点,会更容易感觉宽松而已.
逗你玩儿
TOP
20#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确实跟喇叭口径无关.

这论调基本成立,前提是不同口径的喇叭的性能参数相差不大。

假设:1个12寸的单元的各类参数和一个8寸的单元一样(灵敏度呵呵...),那么,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确实跟喇叭口径无关.区别只是大单元要设计到小单元的F0,其箱体只能更大更结实。好处是:SPL大几分贝;缺点是讯号的跟随性肯定不比小单元好:)

不过对于听感派人士而言,缺点有时就未必是缺点。因为他们喜欢。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