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复制链接]

查看: 11041|回复: 65
1#
不喜欢168这里总是把帖子拖得很长,另好开个帖子,继续讨教李商隐老兄。

曾经希望得到李兄来自专业的指教,但李兄非常客气,只好点名了。
分享 转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看到你发的隔壁那个帖子,其中谈了一些事情,先说一点情况。

莱比锡布商大厦指的就是格万特豪斯音乐厅。新老几个厅,音质评价都很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建设的厅,与卡拉扬搞的几乎一样,但音质评价却是两样。

德累斯顿的场所应该被归类在歌剧院,也是世界第一流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混响、残响和余响,可以是不同概念,也可以是同一概念。对他的认识,体现了听者对声音的认识程度。从声音的角度来说,是最基础的。

音乐厅的混响是个综合的指标。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厅堂声学的音质参数,包括混响时间、响度、清晰度、初始时延、侧向反射、双耳听闻系数等。在这些参数中,用混响时间单一评价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但却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前提是,把混响界定为一个综合指标,不是几个点所检测到的指标。在一般性的讨论中,可以把很多复杂的技术词汇简化,但切切不可认为只有一个指标通吃。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从国际上好声场所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过去把交响乐演奏大厅混响标准指标认定在1.5秒,或者是今天修订为1.8秒,都是不够的。BBC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曾经有过过失。

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现在的问题是只简单追求指标,普遍忽略了厅堂的大小。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6#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厅堂的大小有不同标准,一般来说,美国的厅堂都偏大,2000座位以上很平常。欧洲的都偏小,很多小于1800座位。我个人的看法,1800左右座位可以看做是厅堂大小的分界点。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7#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好声的三个最基本保证,一个是混响的综合指标,一个是厅堂的内部结构,一个是使用的建筑材料。

内部结构简单的场所,相对于其他形状的,更容易获得好声。就是矩形的,扇型的好过带转折形状的。我的理解,这种结构是最容易控制声音的。

泥灰和木材是最容易获得好声的。具体选择什么木材,各地都有很多经验。盲目追求高档材料、新材料,声音并不美好。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8#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好声的厅堂有二类,一类是演奏音乐会的演奏厅,一类是专门录音用的场所。所谓柏林耶稣教堂 Jesus Christ Church和伦敦金斯威大厅 Kingsway Hall,都是后一类的代表。

过去是Decca还是哪家公司的行家认为,谁在金色大厅做录音都注定是死定了。我们也有录音师说,人民大会堂的音效可以媲美金色大厅。这些观点后来被颠覆了。

金色大厅和拜鲁依特节日剧院的声音,过去有争议,现在都有定论。李云迪称赞金色大厅的声音太美妙太神奇,可以给人意想不到的声音。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9#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混响的认识,准确说是残响的认识,涉及到中低频的认识,也涉及到音乐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音响的认识,是对残响的认识。

阿巴多说过类似的话,金色大厅声音很好,适合演奏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作品;柏林爱乐大厅也不错,适合浪漫时期和现代作品的演奏。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0#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我早就说过,舒存兄的见识远在我之上,应该是我向兄学习。你这是要我重新拾起建筑声学,准备6月底的期终考试。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