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 [复制链接]

查看: 42318|回复: 322
111#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关于高低BIT的问题, 目前日本和欧洲的DAC确实有一股反潮流出现. 就是说:16/44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他们的理由,也很明确: 最终还是要播放CD.
他们的设计理论是LESS IS MORE. 而且一些DAC标榜使用的电子元件少到个位数.

仅仅提供参考, 个人没有听过任何类似产品.不好评论.

从理论上来说, 24/192确实可以提供更好的过滤器的忍受度是事实.
TOP
112#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6-5 12:44:00 发表
另外提一个小建议:您想概括性地转述我的话的时候,请能否不要篡改我的原意呢?我什么时候“想证明高采样是错误的”?我完全赞同在纯理论上采样率越高能包含的频段就越宽——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引用上面的资料只是表明了,在实际设计生产里,由于硬件误差的限制,做超高采样率反而有可能会“得不偿失”,这是事实,和证不证明没任何关系。

最后你想问我,为什么Lavry自己做96kHz的产品,我没有批评对吧?Lavry的原文不是已经承认他自己这样做已经是过度的了吗?我在上面也白纸黑字提到过的。既然人家都已经承认是过度了,我还能批评什么呢?另外在本贴第一页已经约法三章:对引用资料有不同意见,请不要与我讨论。您不妨看看,我上一个回复里只有最后一个段落才是我自己的观点,其余都是翻译和转述引用资料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假如您对那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看法,不妨跟Lavry本人联系讨论解决,他的办公电话是1-360-598-9757。多谢您的配合。
My mane is MENN KWOO - 很欢迎大家来http://www.yhwr.cn坐坐(原网站服务器调整,暂时转战至此)、聊聊那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技术、声音,以及看看David & MENN Lab.的相关产品等等、等等。(头像中的唱臂为私人收藏——Fidelity Research FR-54)
TOP
113#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6-5 12:50:00 发表
“吃不到的葡萄肯定是酸的。”


        只要是您没玩过或没钱去玩的东西肯定都是坏的?
My mane is MENN KWOO - 很欢迎大家来http://www.yhwr.cn坐坐(原网站服务器调整,暂时转战至此)、聊聊那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技术、声音,以及看看David & MENN Lab.的相关产品等等、等等。(头像中的唱臂为私人收藏——Fidelity Research FR-54)
TOP
114#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引用: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6-4 9:53:00 发表
音乐是艺术,音响是科学

        Arthur Salvatore是一位音响评论家,其主办的评论网站:http://www.high-endaudio.com/,以对问题看法的新颖、态度耿直而著称。因为他的评论有时会捅出业内的一些黑幕,所以音像界内活跃的评论家Michael Fremer有一次还威胁要状告Arthur Salvatore以诽谤罪名。因为Salvatore当初敢这样写肯定是掌握证据的,所以Fremer的告状最后不了了之。顺便说句题外话,Fremer也算是音响评论界里的公众人物,但是从Salvatore公布出来的Fremer发给他的email里,我竟意料不到这位Mr. Fremer能说出这么些脏话和骂人的话,难听程度绝对不比我签名档里不良ID名单上的人差。可见越是心虚的一方,其发言里骂人就越厉害越难听,这是人的心理防御的典型表现。
        回归主题,Arthur Salvatore有一篇短文,其题目就是上面蓝色字所示。原文出处:http://www.high-endaudio.com/philos.html#Ign
        Salvatore反对把音响设计称为是艺术,并提醒读者要警惕如下三种人:1. 思想上宗教性地认为他设计的器材是“艺术之作”的工程师;2. 直接或者间接的表达“音响里每个方面都肯定是主观的”这种观点的音响评论写手;3. 用自己的“艺术观”为幌子来用假信息推销器材的商家。
        这里我声明:我不一定完全赞同所引用资料里的意见。但有几点是可以说的:对Salvatore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为了指出:有相当一部分的音响设计者和评论写手,出于自身的利益,用“艺术”一词来回避和掩盖器材的缺陷。“艺术”这个挡箭牌,让很多不法、不道德的商家、写手有空可钻有利可图。另外对于普通的烧友,说音响和艺术有关,有的时候的确是善意地或者是抒发一下自己对这个爱好的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但也可以看到有的时候,他们是出于某些虚荣心,亦或者是这样那样的种种无法合理科学解释的“信仰”所至。


没错,音乐是艺术,音响是科学;但奇怪的是,象您这样胸无点墨的人也知道?

        Felixcat是一个好大喜功、不学无术的伪音响爱好者,其浪迹的网站:http://bbs.hifi168.com,以对问题看法的张冠李戴、断章取义而著称。因为他的言论错漏百出、无知幼稚,所以音响界内活跃的平凡人menn经常拿他开涮,不下一次的“威胁、恐吓”说I'm watching you!因为Felixcat当初敢这么写肯定是胡说八道、Ctrl C+Ctrl V的,所以menn对此人的警告不是出于偶然的。顺便说说题外话,menn也算是坛子里的常客,但是从Felixcat杜撰出来menn对他的伤害中,我竟意想不到这伤害,以及所产生的阴暗影响力会如此之深。也难怪Felixcat他会在其签名档的所谓不良ID名单上,将menn列在了第一!可见越是心虚的一方,其抗争手段就越卑劣黑暗,这绝对是此人心理防御过激的典型表现。
        回归主题,Felixcat有这样一段谬误与错漏混杂的言论,其位置就是上面menn引用而又没点评的那段。原文出处: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15368-9.aspx
        Felixcat反对一切以他的智慧不可能理解的一切,并最爱引经据典地数典忘祖。1.思想上宗教性地认为“数字”就是优于“模拟”;2.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数字”的三个凡是;3.用自己那极其粗鄙的“数字”观多次侮辱伟大的模拟,并为幌子用虚构的资料去推销自己。
        这里我声明:我不一定完全反对Felixcat所言,或是他所引用资料中的意见。但有几点是可以说的:对Felixcat的看法我觉得他真的很有毛病:正如在本论题范围内,他所断章取义的那些,其中的大多数人是活在Ortonfon SPU那类圆型唱针所盛行的年代,出于当时他们所能够听到最佳的模拟回放,用“数字”一词来回避和掩盖他们对未来模拟进程的恐惧与不了解。“数字”这个挡箭牌,让当时很多不法、不道德的商家、写手有空可钻有利可图。另外对于当时普通的烧友,说数字优于模拟,有的时候的确是善意地或者是抒发一下自己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期盼,这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但也可以看到有的时候,他们是出于某些虚荣心,亦或者是这样那样的种种无法面对模拟高度发展之现今的“信仰”所至。
My mane is MENN KWOO - 很欢迎大家来http://www.yhwr.cn坐坐(原网站服务器调整,暂时转战至此)、聊聊那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技术、声音,以及看看David & MENN Lab.的相关产品等等、等等。(头像中的唱臂为私人收藏——Fidelity Research FR-54)
TOP
115#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非音响发烧友 于 2007-6-5 12:58:00 发表
关于高低BIT的问题, 目前日本和欧洲的DAC确实有一股反潮流出现. 就是说:16/44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他们的理由,也很明确: 最终还是要播放CD.
他们的设计理论是LESS IS MORE. 而且一些DAC标榜使用的电子元件少到个位数.......


这样看上去也是有道理的。说到做A/D和D/A芯片的厂家,美国这边做得好的公司我接触过的有ADI和TI。ADI招人特别严格,在里面做过Intern的人想申请Full Time,也还要重新面试两回。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16#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拜托!这大半年您又给浪费了,下次(如果有的话)您能否不让我来给您挑错误、找毛病啊?即便是纸上谈兵,您也得吃懂、吃透再出来现世呀!
        假设下次您真的又回来发言,只要有四分之一是对的或错的不多;我保证不Watching you。;P
        被人表得体无完肤,然后抛出酸葡萄以及“对引用资料有不同意见,请不要与我讨论”这句,您就真得觉着满足了吗?真变态,喜欢这调调。;P
My mane is MENN KWOO - 很欢迎大家来http://www.yhwr.cn坐坐(原网站服务器调整,暂时转战至此)、聊聊那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技术、声音,以及看看David & MENN Lab.的相关产品等等、等等。(头像中的唱臂为私人收藏——Fidelity Research FR-54)
TOP
117#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非音响发烧友 于 2007-6-5 12:58:00 发表
关于高低BIT的问题, 目前日本和欧洲的DAC确实有一股反潮流出现. 就是说:16/44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他们的理由,也很明确: 最终还是要播放CD.
他们的设计理论是LESS IS MORE. 而且一些DAC标榜使用的电子元件少到个位数.

仅仅提供参考, 个人没有听过任何类似产品.不好评论.

从理论上来说, 24/192确实可以提供更好的过滤器的忍受度是事实.
My mane is MENN KWOO - 很欢迎大家来http://www.yhwr.cn坐坐(原网站服务器调整,暂时转战至此)、聊聊那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技术、声音,以及看看David & MENN Lab.的相关产品等等、等等。(头像中的唱臂为私人收藏——Fidelity Research FR-54)
TOP
118#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所以,会当刚才那个问题,你觉得larvy他自己讲的是对的吗?至少从目前看来,众多专业设备在192采样率下的snr做的跟96,48几乎是一样的。问题就出现这里,因为达到130db的snr没有比120db snr下提高采样带来的保真的提升大,所以厂家才会这样做。既然有这个提升,厂家当然就会这样做。还有,你提到ad没有192khz ad芯片,我认为这并不代表192是不好的,而是技术的原因。就好像我要说5个g的cpu不好,因为现在只有3个g的一样。
TOP
119#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http://www.prismsound.com/music_recording/products_subs/ada8xr/ada8xr_home.php
业界参考级。可以看看有多少人在用它。专业人士不会那么受lavry 眼中的“salesman”忽悠的。性能好的自然是一种选择。
TOP
120#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6-5 13:37:00 发表
所以,会当刚才那个问题,你觉得larvy他自己讲的是对的吗?至少从目前看来,众多专业设备在192采样率下的snr做的跟96,48几乎是一样的。问题就出现这里,因为达到130db的snr没有比120dbsnr下提高采样带来的保真的提升大,所以厂家才会这样做。既然有这个提升,厂家当然就会这样做。还有,你提到ad没有192khzad芯片,我认为这并不代表192是不好的,而是技术的原因。就好像我要说5个g的cpu不好,因为现在只有3个g的一样。


您不妨回想一下这一段话里,您能够拿出确凿资料支持的内容有多少呢?比如说您讲“因为达到130db的snr没有比120dbsnr下提高采样带来的保真的提升大,所以厂家才会这样做。”——能否请您告诉大家是哪一个厂家的文件这样写的?或者是哪一个厂家的哪一位设计师在什么时候、场合下告诉您的呢?

我再一次向您提一个建议:希望您转述我的意见的时候保持我的原意。我提到ADI没有192kHz的AD芯片,但我也没有说192不好。引用的资料说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而不是“好不好”。所以请您不要把话题往“好不好”方面引,谢谢。

顺便地,Analogue Device公司通用的缩写是ADI(该公司在纽约股市的代号),而不是您在最后一句话里说的“AD”;在EE业界内大家都用ADI这个称呼,该公司在自己的官方主页上也自称“ADI”(http://www.analog.com/en/corp/)。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