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好!欢迎参与探讨!
<<春风风人>>和<<小提琴演奏八大家>>确是两本奇书.作者都是弦乐演奏家兼乐评家,主要从音乐诠释的角度分析了超级大师独特的Tone.确实,录音技术和音响器材极少涉及.但郑不多的几次涉及却很能说明问题,一次是谈及"最美的小提琴不是LP/CD,而是已经绝种的78转",文中提到的那个富翁就是香港的大烧友陈经纶,郑没有否认HiFi调音的作用,但自嘲和陈是两个世界的.哈西德40年代留下的8个小品不管录音还是演绎都是极品,就我的听音范围,70年代至今,录音技术不进还退.
一直以来,侧重音乐诠释演绎的爱乐者和侧重录音,器材的发烧友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了解很少,很多还是偏见.两者兼通的极少.就拿郑和陈来说,郑本身就是弦乐演奏家,教育家,乐评家,他对超级小提琴发音的认识是从源头(自己拉,大师现场,未经过多处理的78转等)感悟的(我认为是最准确的),但他不懂录音,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来判断录音中的提琴是否"象提琴",他的结论是大多数的现代提琴录音都不太"真".陈是另一类人,用着百万级的天价器材(现在好像是天朗的品牌推广者),主要在音乐还原的最末端,通过极品器材来认识小提琴.陈本人是不会拉琴的,
我是拥郑派,但对录音技术,器材也颇多关注.就本人愚见,克莱斯勒,海菲滋,哈西德,年轻梅纽因,蒂博等迷人却又风格迥异的超级小提琴发音之所以保存下来,演绎和录音绝对是同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