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复制链接]

查看: 52098|回复: 259
201#

凌凌漆 在 2007-3-22 14:19:52 发表的内容
名级潜水艇 在 2007-3-22 9:37:01 发表的内容
听过N对全频单元做的箱子,有英德的,有号称国内极品的,没有一对是另人回味无穷的!而那些制作箱子的人都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得其乐!


你还没听过我做的,不要太早下结论:)


那下次到你家骗吃骗喝去!嘿嘿
TOP
202#

hyao 在 2007-3-20 13:15:15 发表的内容

"其实,有不少同学是想折中,一来是想要全频单元的干净纯美,二来是还要尽量宽的频宽,可惜的是,这两者非常难以调和。调和好,需要高水平,还要大量的银子;调和不好,就会感觉不伦不类,原本全频的韵味消失的差不多,声音也是美丽的少。

所以,我还是坚持开始的观点:玩全频,就要忍受它高频不够高,或者低频不够低。这种缺陷不能忍受,那么就慢慢的成为两路、甚至三路,也就是超高加超低。

说到三路,我想起了著名的两个牌子,一个是THIEL,一个是AVALON. 两个好像都是以准确的声音为目标,为了相位,面板都是厚而且是斜面的,并且为了让每个单元从理论和实际上尽量严格的负责规定的频段,分频器都是高阶的,不是三阶就是四阶。结果是,音场精准,测试频响曲线非常好看,就是非常难推,声音干瘪精瘦的如同T台的模特儿:中看不中用。所以,理论是理论,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我现在最不相信的就是所谓最好的三路理论,看到三路的设计可能连听都不听扭头就走。THIEL当时还号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分频器,有N多个元器件,是分频器设计的极品等等。深圳有一个南韩人,买了THIEL7.2,然后又买了一对最大的旗舰,扩音机换了N次。当时去听(我也在玩石机,GRYPHON 的早期A类100W×2立体声版,据说是最温暖的一种),还没有接受全频,听了也是感觉怎么提琴象钢丝?太多的经历,让我怀疑是不是发烧、HIFI?怎么除了声音大一点,真实的感觉还没有一个普通的收音机好?

以前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每次听完现场音乐会,回家听自己的系统,就气馁的想把整个系统砸了。。。内心非常惭愧:化了那么多银子,外人还认为自己发烧高手,比专业还专业,没日没夜的折腾,一帮男人在一起胡吹胡侃,都各自以为自己玩的多么高档,扩音机多少瓦,多少银子,喇叭多大,N多路,咸菜多粗,信号线多少银子,等等。。。而声音却无法和真实的作一点点对照。

所以,对分频器,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怀疑


有人说分频器是音箱的毒瘤,越复杂越难听,多不如少,宁肯不要就不要,这点我信。而理论是,分频器阶数越高,分频斜率越抖,声音越干净,测量得到的整个频响曲线越平直好看。而实际是,分频器越高阶,声音就越没有活生感,越简单的分频器,交叠频率越多,可能凸起和凹陷的地方越多,可声音却越好听。全频单元也是,测量曲线可能看起来一塌糊涂,声音却出奇的好听,极限的例子是Lowther的PM6A的网上在障板的测量曲线(看楼上的第5帖),根本是不堪入目,但是,没有一个人听过lowther后不对其极其活生的中高频信服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喇叭的失真可能大到极点,但是一样能够取悦耳朵。因为lowther的磁铁太强大,喇叭盆根本不能完全承担这些巨大的推力,所以在不同的频段的反应不同,恰恰能够最真实的反映声音的本来面目,虽然有些频段的失真很大。这是人类最好作品的真实实力,不是一个想象的作品。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

而频响测量非常平直的单元又是怎么回事?一般说来,那是平衡的结果:或者磁力不是极其强大,效率不是很高,或者纸盆比较厚,反应不是很灵敏,空灵的高频不能真正体现,重点的体现是中频到中高频这个段(300-3000hz),这个例子的好单元是西门子的10寸广播级系列(305/307/308)和德律风根的红毡等,中频非常好,但是不是非常透明,也不是过厚。测量的频响曲线在这个频段几乎是一条平直的直线,真实的反应了单元的设计目标和特点。而这种单元是我本人最推崇的,因为最伟大的作品不是最极端的,而是最中庸的,最协和的。这些10寸单元,严格的说频响就是60-8000hz,放宽一点就是50-12000hz,虽然两头都略微差一点,但是,加上一个合适的高音,在20-30平方米的空间,声音就非常耐听,并且多年听都不会有厌倦的感觉。价格是它几倍甚至是10倍的音箱,可能得到的美感还不如它。

所以,玩喇叭的朋友,认真记住一点:喇叭的失真其实巨大巨大巨大!不是凭某个曲线就能真实反应其真正的声音情况。"


虽然谈的不是一回事,但完全适用于录音.认真看帖的人都会有所感悟.世上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知所谓
TOP
203#

楼上好!欢迎参与探讨!
<<春风风人>>和<<小提琴演奏八大家>>确是两本奇书.作者都是弦乐演奏家兼乐评家,主要从音乐诠释的角度分析了超级大师独特的Tone.确实,录音技术和音响器材极少涉及.但郑不多的几次涉及却很能说明问题,一次是谈及"最美的小提琴不是LP/CD,而是已经绝种的78转",文中提到的那个富翁就是香港的大烧友陈经纶,郑没有否认HiFi调音的作用,但自嘲和陈是两个世界的.哈西德40年代留下的8个小品不管录音还是演绎都是极品,就我的听音范围,70年代至今,录音技术不进还退.
一直以来,侧重音乐诠释演绎的爱乐者和侧重录音,器材的发烧友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了解很少,很多还是偏见.两者兼通的极少.就拿郑和陈来说,郑本身就是弦乐演奏家,教育家,乐评家,他对超级小提琴发音的认识是从源头(自己拉,大师现场,未经过多处理的78转等)感悟的(我认为是最准确的),但他不懂录音,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来判断录音中的提琴是否"象提琴",他的结论是大多数的现代提琴录音都不太"真".陈是另一类人,用着百万级的天价器材(现在好像是天朗的品牌推广者),主要在音乐还原的最末端,通过极品器材来认识小提琴.陈本人是不会拉琴的,
我是拥郑派,但对录音技术,器材也颇多关注.就本人愚见,克莱斯勒,海菲滋,哈西德,年轻梅纽因,蒂博等迷人却又风格迥异的超级小提琴发音之所以保存下来,演绎和录音绝对是同样的贡献.
TOP
204#

回复: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本文部分内容已刊登在200706的<<现代音响技术>>第70页的"玩家手记"栏目.标题为"术业有专攻——我的三套个性化Hi-Fi系统"
欢迎各位讨论.
TOP
205#

回复: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str str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206#

回复: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LZ应该找当年爱迪生的蜡桶录音来听,那才是最高保真的呢!;P
TOP
207#

回复: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原帖由 hyao 于 2007-3-13 11:01:00 发表
我听的是78转的SP,比LP更古老的东东,现在已经绝迹.不想卷入LP,CD之争.但我要说,听过的78转是我听过最好的小提琴.绝对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不知此生是否有幸再闻"仙乐"


台湾有人提到,过去的45转LP声音强过33转。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08#

回复: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我听克莱斯乐和其他单声道老唱片一般都在深夜关了灯或开一盏小灯听,只有在寂静无声的背景中,你会忘了他那“哔避啪啪”的噪声,而进人只有单声道的怀旧年代。那年代就像我们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地方一样,是那么单纯和友善,但很贫穷(没有细节表现)。在城市里住惯了的人,偶然回到贫穷的乡村,住一天两天是快乐,但要是让你永远住下去,我看没有几个人能忍受下去,物质的进步是必然的,有可能咱们的立体声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因为它还不完美)。有人愿意去做和尚,那是他对现实已经满怀绝望;有人强烈要求过苦日子,那是他生活已经失去目标。:'( 保真不保真实际上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所听到的音乐是令我们感受到心灵感动及愉悦的音乐
TOP
209#

回复: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有人说明清家具更好看,咱不反对。

还有人说明清家具更有文化,咱也不反对。

还有人说明清家具现在再也不可复制了、工艺失传了,咱也不反对。

但是如果有人说明清家具比现在的家具功能全面、还更舒服,咱必须坚决反对。这是三岁小孩子都能辨别的东西。

***************************************************************************
多说一句,是关于郑老爷子的书:我可能是第一批买书的人,也认真看过十几遍,也觉得不错。可是最近几年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郑老爷子无论见到谁就是两句话:“你觉得克莱斯勒和海菲茨跟你比怎么样?你敢不敢拉舒伯特的幻想曲?”(这好比记者采访球星:“你觉得马拉多纳跟你比怎么样?你能不能从后场连过8人然后射门?”)。。。。一般人当然不愿意跟他理论,普遍把克老和海老盛赞一番(和欧美人接触多了就知道,他们的客套话比中国人厉害多了)。。。。然后郑老爷子就欣欣然。

我私以为这格调实在算不上高。

郑老爷子的专业水平是不低的,比国内那些一评论音乐就优美辞藻、云山雾罩的同行们高出很多。但是我感觉他代表着一种亚健康的审美文化。说深了就是文化上的不自信。

奉劝以《春风》为宝书的乐友,多听音乐,相信自己。至于单声道立体声倒是无所谓。
TOP
210#

回复: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楼上的有意思,虽然本人并不赞同您的观点,但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还是相当的佩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