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复制链接]

查看: 52181|回复: 259
161#

hyao 在 2007-3-11 14:51:45 发表的内容
申明,本人喜欢吃鸡腿鸡翅,从不吃鸡屁股的。


呵呵,开个玩笑。
TOP
162#

dr kuang 在 2007-3-5 22:32:37 发表的内容
“高保真”应该有一些客观的数据评价,比如说频宽,动态范围等,如果只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应该说“自己更喜欢”比较合理。


同意。只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数据指标无法完全衡量“高保真”。楼主的标题显得过于主观,我觉得楼主其实是想说明单声道的某些优点以及单声道之上重播效果较好的音乐类型,但由于偏好的缘故,抹杀了其他的制式,而且有点把对老录音的喜爱引申到了赞美单声道器材上来了。

楼主如客观的谈谈单声道重放的优点岂不更好?
TOP
163#

昨天晚上听大地之歌,52年Ferrier版。单声道录音在最后一首歌中营造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梦幻效果。
Ferrier仿佛用全部生命演唱的歌声和铜号等少数几种乐器,轮流交替出现在一个空间点上,颇有种时空交替的感觉。单声道嘛,立体声就不可能感受这种效果了,可爱的女高音不可能坐在号手的大腿上唱歌^_^

确实感受到了,LZ所说的乐器数量较小的演奏,有些听单声道感觉更好。
TOP
164#

支持hyao兄和其他参与认真辩论的朋友,因为道理不辨不明,凡事都怕认真二字。

hyao兄得出现代立体声录音不如老单声道录音保真的一个重要论据来自于“朋友家的LP系统播放老的单声道录音的感染力远高于自己的CD系统播放立体声录音”这一亲身实践,窃窃地问个有点白痴的问题,你有没有怀疑过自家CD系统的素质(可能远不如朋友家的LP系统)问题呢?据我了解,LP的信息量是远大于CD的,比如最常见的频宽指标,顶级LP系统的频宽几乎是顶级CD系统的两倍。还有,LP的录音和还原过程远比CD来得直接和简单,因而更有利于原音再现。
最后编辑清新
TOP
165#

hyao 在 2007-3-11 14:51:45 发表的内容
不用那么麻烦的。想尝试单声道,拿掉一只喇叭,只用一只试试。……

哈哈,我的老兄,这样做绝不是准确的单声道:)
虽然我不大懂得声学(包括术语),但“拿掉一只喇叭,只用一只”的办法绝对不能把现在的立体声变成准确的单声道。既就是单件的钢琴,录制成立体声时,其左右声道是不一样的,拿掉一只不仅失去了平衡,连起砝的音频信号也随着拿掉的那只喇叭一并被拿掉了。
TOP
166#

中毒太深了,以至于百毒不侵了!
TOP
167#

qy123 在 2007-3-2 16:55:19 发表的内容

欣赏老一辈音乐家的艺术,除了单声道老录音别无选择啊,但单声道老录音的确是低保真:)




说得没错啊!
TOP
168#

aimo6666 在 2007-3-12 13:13:57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的老兄,这样做绝不是准确的单声道:)
虽然我不大懂得声学(包括术语),但“拿掉一只喇叭,只用一只”的办法绝对不能把现在的立体声变成准确的单声道。既就是单件的钢琴,录制成立体声时,其左右声道是不一样的,拿掉一只不仅失去了平衡,连起砝的音频信号也随着拿掉的那只喇叭一并被拿掉了。


您说的都没错,但这是理论.
单件乐器的立体声录音拿掉一只声道听,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尽管如此,我实践下来声音要比两只喇叭的要好.主要是自然,声音要更清晰一些.具体原因我也说不上来.猜测可能是现代录音追求所谓的现场感包围感,过多的混响所致.其实单件乐器就是点声源,拿掉一只喇叭,相当于当时用单麦克风拾音(不完全这样,请搞录音的指教).误打误撞去掉了过多的味精.突出了乐器的"原味".
其实,录音和摄影一样是减法的艺术.现代录音处理技术就像数码摄影的PS,尽管可以做的很漂亮,但不真实,有经验的一眼就能看出PS的痕迹.摄影界现在也有了公论,那就是尽量少做PS,有些体裁绝对不能PS(如新闻),衡量一个摄影师不是看的PS水平,主要还是看按快门的那一刻,他的构图,用光,抓拍时机,美学品位等.
相比摄影,录音要来的复杂的多.首先画面要比声音直观的多,什么是好的画面,大家的意见基本差不多;而什么是美好的声音?差距就大了,有人追求真,有人追求美,还有人硬要把真与美对立起来.问题在评价"美好"声音的标准一直没有.烧友有烧友的一套如失真,频响,动态范围,这也是目前科技发展的水平.但这些指标就够了吗?听过太多的现代录音,指标一流,但听着就是不行,还有那些个老古董,暴多的炒豆声,频响窄,动态小,失真大,但那个乐器录的却是"真实感人",现代科技对这些个却没有了标准!
所以在声学科技尚不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没有能力完美的保存声音的情况下应该追求什么?是要追求完全重现现场?三大技术指标?还是其它什么的?本人愚见,先把直达声做好吧,钢琴要象钢琴,小提琴要象小提琴,男高音要象Tenar,那些个反射声,现场混响,左右声道(多声道)的能量分配,您还是去现场听吧!.
TOP
169#

hyao 在 2007-3-4 22:25:47 发表的内容
classicrach 在 2007-3-2 18:52:20 发表的内容
楼主的乐器的像真度不知所谓何来,没有频率响应的准确,那里有什么小提琴正确的音色,动态范围受限的钢琴录音也不可能谈得上什么逼真。

喜欢这种阉割的声音,本来也没什么,但说这叫做逼真,这就是叶公好龙了。



我始终觉得,听高保真,定位可以马虎一点,分析力可以差那么一些,可是有一点,乐器性质的本身却一定要真,男高音要像Tenor,钢琴要像钢琴,提琴就得像提琴,要不然保真度就失去了真的意义。可是恰恰就在这点上出了问题,尤其是小提琴。究竟什么是美好的小提琴音色与音质?现代都倾向于亮,但却是硬的音色与音质。除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也有录音技术的“进步”,听惯了镀铬的小提琴声,已使很多人逐渐忘记,甚至不知道真正美好的小提琴声是怎样的。不但如此,甚至认为这种镀铬式的琴声,就是正规的小提琴琴音。正是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



你以为斯特拉底瓦里发出的声音就是你那“暴风雨”下的玄妙吗?
TOP
170#

lz 的一个观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单声道比立体声好。大家也都同意,由于没有哪一个录音既有单声道又有立体声,所以没法做最客观的对比,理论上的东西又没法说服人。然而既然所有的唱片公司都从单声道转向了立体声,而在出现立体声的初期绝大部分用户都叫好并接受了这个新东西,立体声出来40多年了也没有哪个公司又改回去用单声道,这就说明立体声的确比单声道优越!不否认某些人(包括某些专家、某些听众、某些评论者,某些......)会觉得单声道比立体声好,但绝大部分的人(包括绝大部分的专家、绝大部分的听众、绝大部分的评论者,绝大部分的.....)都认为立体声比单声道优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