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 [复制链接]

查看: 52178|回复: 259
141#

A.B.M. 在 2007-3-7 11:37:53 发表的内容
此帖目前看来已经趋向非常的无聊。大家都无语吧。



无聊吗?提不出新观点的可以不参与讨论,或者只看不说!
之前的争鸣非常精彩,让我了解了不少朋友的想法.
论坛的目的就是各种观念的碰撞,从而弥补自己的缺失.从未奢望说服别人接收我的观点.只是借此阐述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些同好交流.如果您不认可我的观点,我们也可以探讨.
只会说风凉话,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还是不说为妙吧.
TOP
142#

hyao 在 2007-3-7 9:59:21 发表的内容
wuxichenke 在 2007-3-6 18:29:16 发表的内容
单声道的录音据说用一只耳朵听,才是真正的高保真,LZ请试试吧


试过了,不行.用一只喇叭放,用两只耳朵听才好.


这下可好,省了一只音箱。不过我真的很怀念小时侯家里那个功放和音箱连在一起的大木柜,声音可好听了,不用什么皇帝位,坐在哪都觉得声音很好听。现在买了HIFI,总觉得不满足!
TOP
143#

单声道好啊?!

看来又得去弄套单声道的系统听听了。
TOP
144#

争来争去已经没啥争了,终于拿这个话题来争了!看来会刮MONO风
TOP
145#

说现场一定好过唱片,有待商榷.第一有可能大师现场不在状态,象米开朗吉利那样的不在状态就取消演奏会毕竟极少;第二就是现代录音室录音可以剪辑,可以加料,可以"做到"好.
一流大师现场和唱片差不多,二流的就是唱片好过现场,超级大师一定是现场远好于唱片.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我曾多次在现场听巴赫的"恰空",有两次印象深刻.一是吉它演奏家大卫罗素的吉它改编版,在上海江宁路的艺海剧院;另一个是上音的女高中生,姓名已经不记得了,在静安宾馆.结果是上音的无名女生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好的恰空,当时给我的震撼远胜于我最喜欢的米尔斯坦70年DG的那个.至于大卫罗素的现场,则远逊于TELARC的录音室CD;原因一是艺海糟糕的声学环境,还有就是他用了麦克风扩声以满足现场的几百人,尽管大卫的状态不错,技巧一如唱片上的那么辉煌.
TOP
146#

一夜九次郎 在 2007-3-2 15:20:27 发表的内容
我抗议

兄弟倒是来得直接。“单声道老录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高保真!”这个标题也很直接,直接得有点“招摇"之嫌,让人不用看正文便知其意了。国人讲求“中庸”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只有……才是……”的思想,俺一般不敢轻易苟同。
TOP
147#

搞笑的帖子居然有那么多人当真了.发帖的人显然是在报怨自己晚出生了60年.
TOP
148#

不是有意和各位争个对错.只是个人的感受,实践罢了.
没有试过,或者也没兴趣用一只喇叭听的朋友,大可不必继续理论,坛子鼓励的是有自己真切感悟的实践家,而非照搬某大师的传道者.
我承认这个标题引起争议,但详细看过本帖的朋友应该理解里面包括很多方面.我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全部.特在此为本帖征名.大多数朋友认可的话我会改标题.
我一直建议有条件构建第二套听音系统的可以考虑我的推荐,特别在私人领地--卧室,不用面对旁人的不解,其实不管是单声道还是立体声录音,只要是5件乐器以下的,用单只音箱放音,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怎么说呢,就是自然,宽松,让您更关注音乐的本源而不是那些个音响指标.感兴趣的试一下吧!
TOP
149#

“听音乐”不是“听声音”是肯定的。“听音乐”必须“听声音”也是肯定的(“无声胜有声”不是讨论的话题)。我想克莱斯勒等老一代演奏家当年在追求音乐表现、技术完美的同时,也是不断追求声音的完美的。如果能够很方便地听克莱斯勒的现场演奏,我想我是不会听唱片了。当然,如果能够进得现场找个好位子听“立体声”的感觉,我也绝不会站在门口或者站在门外听飘来的美妙的“单声”。尽管这飘来之单也很美妙,甚至比坐在当中听有另一番韵致,我还是愿意有个最好的位子,让克莱斯勒就在我的眼前。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150#

有意思!

看来lz的心得不少,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实际上现在有心听单声道的烧友和听得机会实在不多,共鸣怎么会好,也难免有好为人师之嫌疑,如果不引起群而攻之倒反而不正常乐。这点lz看来没有思想准备把。

不过这种话题再过几年拿出来讨论可能会更实际一点。

强烈支持,并保留意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