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保真:保,还是不保,这是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47171|回复: 236
71#

“高保真”应该没自己的色彩,它放出来的应该是软件的色彩。
TOP
72#

我觉得,消费者层面的器材的“高保真”,应该指的是“尽可能100%还原唱片上所载有的信息”。不论是模拟式唱片还是数码式唱片,对它上面所载有的信息的阐释(还原结果)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多种的,并且每种都是100%正确的还原。打个比方,一张唱片上面假如录有福特温格勒某次音乐会的录音,那对这张唱片的正确还原仅可能是一种,绝对不可能还原成“卡拉扬的某次录音“那样还能算是正确还原。

所以对于音响器材,没有人说一定要禁止加入自己的“色彩”、“音色”等(有的是因目前技术发展限制而无法避免某些失真,从而导致有特殊音色;但有的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为了做到声音能讨好听觉,故意调整电路做出那样的效果);不过一旦你是主动加了这些上去的话,就不要在广告中称是“高保真”了——这是你故意加上去的,和原本都有不同了,怎能硬说是“高保真”呢?

不然的话,这个牌子说自己是高保真的,另外一个牌子也说自己是高保真的,但正确的结果是唯一的,到底谁才算是走对了高保真的路子呢?虽然大家都知道趋向于高保真的路子可能是多样的,但不管哪条路子,都要朝着目标的方向走才行吧;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Hi-End器材,傻子都明显听得出来它们的风格是朝着“反方向”走啊。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73#

g_tou好器材不怕多 在 2007-2-28 20:12:31 发表的内容
楼主,“在真正高保真的声音里,没有味道,没有色彩,没有速度,没有品位.没有胆石之分,没有棉铝之差,没有纯银纯碳之别,有的只是真实”
今天略看了一眼,小弟说两句。上面的话有部分不妥,没有品味的声音,没有色彩和情感,没有抑扬顿挫,请问这样的高保真有什么意义?
就拿现场说好了,一场音乐会算不算高保真?相对奇才来说。如果算的话,没有以上的元素,有谁会听呢?即使是录音,制作人也要有一个再加工的过程,为的就是让音乐更有品味、情感。没了这个,制作人为什么要去制作?为什么还有录音师的级别之分。
老兄的后半部分我倒还赞同,楼主探究高保真真谛的做法小弟赞同,毕竟这也是发烧的乐趣之一。


不好意思,小弟的意思是:没有味道之别,依此类推.  但是:仅限你追求高保真.
而很多朋友提到的'艺术之真'或者说'美丽的失真'当然是一种很必要的人文因素. 比如说我们的书法, 没有这种失真就不成为艺术了. 也有朋友说我和稀泥,其实我并没有.我是真的觉得人文的失真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 很简单说, 兄提到的录音师的等级--我认为说等级不妥,我只觉得有类别--就是来自于他们对'现场'声音的处理哲学不同.小弟我经验浅薄,但是对自己很喜欢的录音师的录音基本上是可以盲听出来的: MIKE CLEMENTS(EMI), JAMES LOCK(DECCA), STRAUSS(PHILIPS)等等.
TOP
74#

呵呵,,,,买贵价音响不是有钱人,如果按财产收入比例,很多发烧友才是买"贵"音响.本人认识很多发烧友按比例讲比有钱人更投入大.音响能吸引那么多人追求一生,绝对有他奥妙,但楼主有这样认识,本人只有恭喜你省下了不少金钱和时间,但是你要反想一下,你思维和知识这么独特.会不会自己走上岐叙呢?
TOP
75#

呵呵~见到很多朋友在钻牛角尖。
本来高保真的意思就不带有绝对的意思,但是就非要拆开人家的高字来讨论保真。自寻烦恼
最后编辑Willson
TOP
76#

我发现在这里跟贴的朋友心里都很明白. 他们都承认了主动小监听的保真度无与伦比, 他们异口同声表示自己是玩个性. 我支持你们!

但是我还是纳闷: 卖天价或者不卖天价的器材商们, 他们的广告里不都是以高保真来标榜自己产品的吗? 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们表白自己的'美丽的失真'和'个性的声音'.

下面谈谈恶劣的噱头.

很好玩的事情是: 全频和号角居然也有人称赞他们的优点是' 失真低'. 前者是双公房技术成熟前的一个妥协, 高频的表现只能当作玩笑, 而后者的问题正好倒过来. 这两种喇叭最终都是用分频器的. 不知道和一般喇叭的差异又在那里.当然, 要听腐朽的声音, 还非它们莫属.但是它们和高保真是没有关系的.

点音源有时侯也会成噱头,殊不知这完全不必要.因为最基本的计算就可以让几个发音源的AXIS集中在一点. 任何一个基本过关的音箱都是点音源. 为什么还要抱住那几个贵得要命的单元不放手?!

接下来还有一种全方位喇叭的闹剧. 有厂商居然说乐器就是全方位发音的. 不是故意就是白痴.耳机之所以保真度第一就是因为彻底灭绝了二次折射. 二次折射在听音室里就是最大的污染.音场的所有空间信息都在录音里了. 二次折射只有使这个信息更加模糊. 有人居然居心叵测说加重它们会使'音场更宽广'. 所以,相信乐器'全方位', 喇叭也要全方位才好的逻辑,  只能让我想起中国过去, 有人是真的相信'吃什么补什么'的.
TOP
77#

喜欢什么样喇叭和声音的没关系,但是打着美丽的谎言骗钱就是你的不对了。

支持楼主这个观点!!!
TOP
78#

个性越强的器材,离真实的声音就越远.那种个性的声音是现场演奏中根本不存在的.
TOP
79#

```````保``还是不保~```
    一定难保
TOP
80#

富盛 在 2007-3-2 17:42:50 发表的内容
讨论了那么久,也冒个泡:什么才是专业呢?
以赛车为例:WRC拉力赛车,哪一辆不超过200万?可能光控制系统的布线都超过这个价格;F1呢?投入最少的都不止10亿8亿人民币.为何会这么贵?因为专业!!所以能400公里时速3G过载!!所以能在冰天雪地 崎岖山路(甚至没有路!!)80 100过S弯!!

反观音响界的"专业"?老实说不敢恭维!!楼主说"专业"比"民用"便宜而且"保真",我看刚好相反,现在的录音界"利"字当头,已经没有人"舍得"用"好"东西了.从以下几点可以论证:
发烧录音不发烧;
在hiend系统里很容易能听到现在的很多"发烧"录音的各种各样问题,而录音师难道会特意如此吗?难道这就是"高保真"?
唱片费用本末倒置;
用于后期宣传的费用通常和制作的费用相差无几.在这个功利的时代,没有"一流"的宣传,再一流的作品都会沦于"小众".
如果制作费用高昂,投资有可能有来无回,
偶像的时代已经无需"素质";
签几个"偶像"拍拍"写真",作品不要太差就行,反正都是听MP3!!
翻版猖獗!!
这点就不谈了,大家都知道.

真正的监听是什么?什么才是录音界的"专业"?远远不是楼主所说的几十万一对的"主动喇叭".几十万?搞配电都要了.

也胡说八道一番,希望楼主理解.


富盛说了一番业界的真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