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版古典CD,真的是垃圾吗? [复制链接]

查看: 34188|回复: 149
51#

支持小胖子!!!

并不是所有的老版都是精品,也不是所以的新版都是次品.不同的听音习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利益都会造成不同的评价.
TOP
52#

好文,赞一个,英雄所见相同
TOP
53#

古典音乐888 在 2006-12-29 12:18:11 发表的内容
佩莱西亚录制的全套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就是采用模拟和数码两套系统录制的,最后采用的模拟系统,为什么还是好听呗真实呗,那么索尼这样的唱片公司都这样做,其他的唱片公司那,所以我才不信什么DDD基本都是模拟的录音唱片公司根本就不会告诉你的,看看德意志唱片公司的调音台不就知道了吗,那就是模拟的系统,数码系统大部分是为了视频或者是合成音乐而作的,做得再好也不是很耐听就是说太假了。


培拉亚的莫扎特钢协全集,录制时间跨度非常长,本身早期和晚期的录音差别就非常大。数码录音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事物,我想SONY之所以发行模拟的版本应该是觉得他们的早期数码录音质量不好为了整套全集的整体考虑吧?而培拉亚的新版巴赫呢?还用模拟吗?

SONY是SACD的发起人,他们对于数码录音(DSD)的态度,我想不用多解释了吧?

说数码录音不等于说录音全部用数字设备完成,现在科技还没有发达到这个地步,但是无论DG、SONY还是EMI,都在朝着录音的全数码化努力,或者说,朝着真实现场还原努力。至少,所有新录音原始数据的记录载体都是数码载体了。

音频上的进步或许说起来比较玄,那视频做个例子吧,从录像带到VCD,骂声一片,尤其是视频高烧友,从DVD开始还有几个人说不如录像带好?现在的HDTV呢?
最后编辑scfan
TOP
54#

chopin 在 2006-12-29 15:04:01 发表的内容
第三是模拟录音和数码录音的差别,这一点同样依赖于器材,而且更甚。模拟录音我觉得有点像全频喇叭,把自己不擅长的都掩盖住了。就象我们说某个女人很有韵味其实骨子里就是想说她并不漂亮,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从全面性上来讲最好的数码录音绝对胜过模拟录音。即便是早期的数码录音在好的器材上很多也都够滋润的,象我刚才在听的EMI84年录制的扎哈里亚斯演奏莫扎特23钢琴协奏曲的唱片,还是廉价版,但声音之细腻,层次之绵密是很多模拟录音根本没的比的。CBS、virgin公司很多早期的数码录音都有这样的质素,更不用说现在日趋完善的数码制作了。只要经常听现场的朋友便会轻易的得出结论。


钢琴表现的确数码录音占优势,尤其是现在的数码录音,声音出来时候的高密度高质感表达的一种“韧劲”让人有种听钢琴现场般的激动。而听回模拟钢琴则感觉密度一下子降低了,“韧劲”消失,有种空洞的感觉。
TOP
5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6#

古典音乐888 在 2006-12-29 13:23:39 发表的内容
累!你们争论吧我听音乐去了。


上网本来就是讨论问题来的,不然上网干吗?听音乐的时候就不能有其他的杂念。
TOP
57#

支持楼主的态度和大多数意见。
我觉得,说到新版老版,最好拿出一点具体的东西,不要凭感觉,或者做一些不公平的比较。

我觉得,新录音大多数非常真实、翔实,尤其是乐队,很接近音乐厅的感觉。
这一点,老的lp是做不到的。
等等等等,就不一一说了。
TOP
58#

老版不只和钱有关
多的是一分心
我在观察生活里认识的买CD的人里,,,真还没有很大富大贵的,,,好像都不是很富裕
就声音而言
古典唱片CD
我感觉爱听的人,,刻录的就够听了
真的喜欢声音..那还是黑胶吧
TOP
59#

科学当然不是倒退,但是我想应该用瓶颈来形容

人的耳朵两只,都是肉长的,总是适合人味的血性的

数字时代缺少肉味不适应人而已
TOP
60#

古典音乐888 在 2006-12-29 13:23:39 发表的内容
累!你们争论吧我听音乐去了。


能在上班时间听音乐的确很令人羡慕。

抽时间请考虑我的建议,找一张你同时拥有的DG或者PH等等正价版的老版PDO和新版M&L或者EDC压片的比较一下声音。用不了几分钟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