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令人感动的科岗 [复制链接]

查看: 15075|回复: 76
71#

原帖由 hi6 于 2008-7-29 13:15:00 发表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7-27 18: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6 于 2008-7-27 17:49:00 发表
不喜欢海大师的小无,拉的妖里妖气,技术上无懈可击,可惜始终不得内涵,不知道谢霖的怎么样,很期待哦,圣经上说谢霖的小无是首选呢。


林老板那照本宣科式的"圣经"


是szeryng教会我们如何拉bach的
TOP
72#

海老的bach 毫不妖气
凌厉 直接 没有一句罗嗦的废话
一听 就知道是他
除了szigeti的bach
恐怕他是最鲜明 最无所羁绊的版本了
两个字:“怕啥??"
TOP
73#

原帖由 kreisler 于 2009-10-3 16:12:00 发表
海老的bach 毫不妖气
凌厉 直接 没有一句罗嗦的废话
一听 就知道是他
除了szigeti的bach
恐怕他是最鲜明 最无所羁绊的版本了
两个字:“怕啥??"


克大大 所论甚是 , 只是一直以来似乎都有这种对海老的小无的指责

自己是感觉莫名其妙,泛俄罗斯的音乐家、演奏家有时候在演奏德奥古典时候会有和德奥大师有些不同的处理,但是感觉 海老的巴赫小无 并无特异哦??…………

凌厉————说得好,再就那种张力 ,至今尚未在其他人那里有的见识到!!~   可能也还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吧………………呵呵
半银圈、全胶圈、哪怕EDC ,
AntI-全银圈的any!!~~ F*CK , 55555
TOP
74#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7-26 20:09:00 发表
谢林的琴声当然没有格吕米欧的滋润,即便他最享有盛名的曲目演奏上也跟后者差着行市呢,更甭提在室内乐方面的造诣与成就了。

格老师近乎于那种“没招儿”的人,从不追求所谓的“诠释自由度”或“耍帅”,而他那份儿经由作品本身唤出的气象万千的漂亮却又是举世闻名的。从这角度上讲,谁跟格老师面前也充不了大个儿!

与施兄定位不同的是,在俺个人心中的Violinists Portrait上,海菲兹和大卫是大
谢霖比格鲁米欧更理性,个人认为谢霖能表现出莫扎特作品中神秘深邃的一面,并且更具心理深度和复杂性。。。就这么说吧,对于写作唐乔万尼的那个莫扎特,谢霖会表现的更好,而对于写作弦乐小夜曲的那个莫扎特,格鲁米欧更为拿手。个人一直比较推重谢霖,就是觉得他更能表现出莫扎特作品多面性。

有人曾把格鲁米欧拿来和瓦尔特对应,把谢霖同贝姆对应,应该说有点儿道理。不过个人认为格鲁米欧比之于瓦尔特仍旧少了后者温暖宽厚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光辉,但更为纯洁优雅;而谢霖则确然有点类似贝姆了。


格鲁米欧的莫扎特是天机自发的,犹如哈斯基尔;谢霖的莫扎特则有更多的思考,犹如科曾。论二人造诣,实为风格差异,难论优劣。
Backhaus
TOP
75#

原帖由 kbohm 于 2009-10-7 16:26:00 发表
格鲁米欧的莫扎特是天机自发的,犹如哈斯基尔;谢霖的莫扎特则有更多的思考,犹如科曾。论二人造诣,实为风格差异,难论优劣。  


呵呵,所谓“优劣”老兄似乎已然清清楚楚分出来了嘛~~~
菩提本无树 vs 菩提本是树何处惹尘埃 vs 勿使惹尘埃 .......
*“优劣”这词用在此处不大合适,用“高下”也许好点儿。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76#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10-7 20:22:00 发表
原帖由 kbohm 于 2009-10-7 16:26:00 发表
格鲁米欧的莫扎特是天机自发的,犹如哈斯基尔;谢霖的莫扎特则有更多的思考,犹如科曾。论二人造诣,实为风格差异,难论优劣。  


呵呵,所谓“优劣”老兄似乎已然清清楚楚分出来了嘛~~~
菩提本无树 vs 菩提本是树 ,[b
不知兄台对哈斯基尔与科曾的莫扎特之高下如何看待?我个人比较倾向科曾,哈老太仿佛是以同一种手法和姿态演绎所有莫扎特作品,倒是一以贯之了。。。
Backhaus
TOP
77#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10-7 20:22:00 发表
原帖由 kbohm 于 2009-10-7 16:26:00 发表
格鲁米欧的莫扎特是天机自发的,犹如哈斯基尔;谢霖的莫扎特则有更多的思考,犹如科曾。论二人造诣,实为风格差异,难论优劣。  


呵呵,所谓“优劣”老兄似乎已然清清楚楚分出来了嘛~~~
菩提本无树 vs 菩提本是树 ,[b
呵呵,慧能言语虽似偏向虚无寂灭一路,但其个人现实修持亦十分可观,顿悟后还需渐修、还需实行,终非仅靠“菩提本无树”之了悟便可卓然成家,慧能一生也绝非“本来无一物”,观慧能一生事迹当可了然。


若以理学论,横渠“虚空即气”则谓虚空亦只是气之散而静处,虚空并非“本来无一物”,乃是气;晦翁之理气论,则更强调理必由气中体现,世上无无气之理,则无菩提之树在亦无以显菩提之理。


“菩提本无树”立论虽高,但终脱不出佛家空寂幻灭一路,因此“无树”未见得比“有树”高明,看是持哪家观点而已,要之盖非天下通理也,愿兄台明察。
最后编辑kbohm 最后编辑于 2009-10-07 22:21:10
Backhau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