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1#
刚刚看到天藏兄所发的关于规尺的帖子,想到玩黑胶的烧友还有很多的认识误区,在此单独开一个帖子,与各位烧友聊聊,想到哪聊到哪,仅限个人学识所限,如有不当、不正确之处欢迎指出讨论!

首先是规尺的问题,我已在天藏兄的帖子里跟帖,请移步: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208280&page=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0/21 19:14: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2#

第二个讲唱臂抗侧滑的问题,还是经常有烧友说通过调整内侧力来取得两个声道的音量平衡。这个着实误了很多烧友。抗侧滑到底是干是什么用的?仅仅是为了增加旋转式唱臂的循迹力,并稳定唱臂!搭配MM头或许必须,搭配MC头建议直接甩掉。VPI唱臂一开始没有加这套装置弄得到处挨骂,我自己初期设计唱臂也没有加还得反复解释,但换来的依旧是质疑!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想,抗侧滑各家的装置甚至有些南辕北辙,SME那样的小吊锤是从内到外大小一致,松下1200那样的弹簧是越往里抗侧滑力越大,而graham那种摆锤的则又是越往里抗侧滑力越小。究竟哪种正确?  如果抗侧滑影响声道平衡,那么是不是graham与松下1200越往里唱声音越往一边偏呢?

详细解释的话似乎话太多,也不易解释清楚,我个人推荐,以1.5g针压为界,1.5g针压以上甩掉抗侧滑装置。这个听觉效果非常明显,大家一试便知
最后编辑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12-09-25 20:40:27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3#

第三个谈重盘的硬避震
这也是我自己走过的一个弯路,包括我前期设计的一些唱盘。但硬盘靠重量避震这个理念似乎被很多烧友认可!现在想想其实很可笑,再大的重量,他可以避免自己的震动,但外界传递来的震动却可以更为清晰的传到唱头上!
大家可以自己做个试验,把唱盘皮带拿掉,把唱针放到唱盘上(不要用唱片垫),开大音量,喇叭里就会传来电机的轰鸣声!这个轰鸣声越小、甚至没有的唱盘才是优秀的避震设计!重盘硬避震几乎可以说是个灾难!
理想的方式应该是重盘软避震!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

还有工作要做,明天继续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5#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9-25 20:56:00 发表
第三个谈重盘的硬避震
这也是我自己走过的一个弯路,包括我前期设计的一些唱盘。但硬盘靠重量避震这个理念似乎被很多烧友认可!现在想想其实很可笑,再大的重量,他可以避免自己的震动,但外界传递来的震动却可以更为清晰的传到唱头上!
大家可以自己做个试验,把唱盘皮带拿掉,把唱针放到唱盘上(不要用唱片垫),开大音量,喇叭里就会传来电机的轰鸣声!这个轰鸣声越小、甚至没有的唱盘才是优秀的避震设计!重盘硬避震几乎


SME,BASIS,VPI都是优秀的重盘软避振。
音乐与生活

TOP
6#

蒋兄仔细谈谈体会吧。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7#

软盘纵有千般好,可在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候却总欠了那么一口气,整个音乐画面会有凌乱感。
中、低档的唱盘也就算了,但玩到如此高级的软盘,始终会有块心病吧?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硬盘难以隔绝振动?
关键要看你的地基以及承重平台的设计和建造,再附以减震板甚至零震台,其效果肯定会让人目瞪口呆。
TOP
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9-25 22:02:00 发表
软盘纵有千般好,可在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候却总欠了那么一口气,整个音乐画面会有凌乱感。
中、低档的唱盘也就算了,但玩到如此高级的软盘,始终会有块心病吧?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硬盘难以隔绝振动?
关键要看你的地基以及承重平台的设计和建造,再附以减震板甚至零震台,其效果肯定会让人目瞪口呆。


欢迎阿杰兄加入讨论。您说的软盘的缺点可能存在于某些轻盘中,但设计良好的重盘不会存在类似问题,老的品牌如多能士,新的品牌如basis,几乎都是全系列弹簧避震,我想不会有人否认多能士reference与basis Work of art的声音表现吧,而且基本上顶尖级别的唱盘都是硬盘加弹簧避震或者气浮避震。 硬碰硬只会良好的传递震动!软硬相隔才是有效的避震方式。  而且从工程学角度来讲,也根本不存在靠大质量物体来隔离震动一说。至于地基一说,或许住在一楼可以,但住在其他楼层的怎么处理?  承重平台是否需要弹簧避震?如果是一块铁板或者一块钢板不会有任何避震效果,减震板或者零震台更是需要弹簧或者橡胶甚至气浮来实现
最后编辑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12-09-25 22:30:42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9#

回复 7# 阿杰 的帖子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9-25 22:02:00 发表
软盘纵有千般好,可在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候却总欠了那么一口气,整个音乐画面会有凌乱感。
中、低档的唱盘也就算了,但玩到如此高级的软盘,始终会有块心病吧?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硬盘难以隔绝振动?
关键要看你的地基以及承重平台的设计和建造,再附以减震板甚至零震台,其效果肯定会让人目瞪口呆。

哈哈....顶顶您这句先得!

这里我就借用富盛的一句话:重量级硬盘 + 零振台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黑胶平台。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0#

回复 7# 阿杰 的帖子

这是最最顶级的玩法!
TOP
11#

呵呵,看来硬碰硬还是深入人心啊,小弟才疏学浅,不懂零震台是什么,于是百度了一下,在my HIEND有介绍,摘录如下:這個來自德國專業解決震動問題的廠商Accurion所出品的Silencer
是一台具有主動與被動處理震動結合的產品
何謂主動?針對0.6Hz~200Hz的震動,其內部會立刻主動產生一個反作用力將之抵消
那麼200Hz以上的呢?則是靠上方的以大型彈簧支撐的平臺將器材與震動進行被動式的隔離
如此科技的產品,用在音響上真的是High End等級的最高境界


因此这东西还是没有离开弹簧,至于减震板,我不清楚有什么硬碰硬的减震板。如果说唱盘把避震省了,交由什么零震台或者减震板去处理避震,那么实质上还是加上了软避震。

可能我说的不够清楚,仅仅是硬盘靠自身重量避震 这个概念是个误区。至于硬盘配合其他的避震方式当是另说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12#

其实玩什么唱盘都好,都避不开震动的,重盘加软避震是一种妥协,重盘再外置加避震也是一种妥协,殊途同归,只是哪个效果更好而已。
TOP
13#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2-9-25 23:03:00 发表
其实玩什么唱盘都好,都避不开震动的,重盘加软避震是一种妥协,重盘再外置加避震也是一种妥协,殊途同归,只是哪个效果更好而已。


兄说的好,  我加个比喻,,重盘加软避震是合并机,,重盘加外置避震是分体机。当然分体的好!
我所说的是就是裸的重盘直接放于器材架上。因为很多烧友打电话让我帮其制作唱盘,要求用金属底座,认为底座越重避震越好,因此有次一说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14#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9-25 20:39:00 发表
第二个讲唱臂抗侧滑的问题,还是经常有烧友说通过调整内侧力来取得两个声道的音量平衡。这个着实误了很多烧友。抗侧滑到底是干是什么用的?仅仅是为了增加旋转式唱臂的循迹力,并稳定唱臂!搭配MM头或许必须,搭配MC头建议直接甩掉。VPI唱臂一开始没有加这套装置弄得到处挨骂,我自己初期设计唱臂也没有加还得反复解释,但换来的依旧是质疑!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想,抗侧滑各家的装置甚至有些南辕北辙,SME那样的


关于VPI唱臂的侧滑,目前我自己的使用结果是——如果是小于1.5克的范登豪唱头,侧滑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针压大于1.5克到2克的唱头,不用侧滑,右声道明显偏声,高频不足,非要加了侧滑才能平衡。
音乐与生活

TOP
15#

重盘单从加重脚部的重量是不够的;软性物质可以很有效地过滤高频谐振,但对低频谐振的过滤就不足;相反,重量级硬脚对低频谐振的过滤很有效,但对高频谐振的抑制就比较有限公司。所以小弟一向也喜欢用多层软性物质和硬质物质作重盘的避振。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零震台????!!!!!
零=X或Y
TOP
17#

侧压是件很诡异的事,除了左右声道平衡还和转动阻尼等有关。而且不同唱头和唱臂上表现会有很大差异,把一支唱臂的经验用到另一支不同设计的唱臂上,结果可会能相反。
严格来说,这个要用测试碟和仪器校正。
TOP
18#

软盘比较容易解决振动问题,但带来了抖晃;硬盘比较容易解决抖晃,但要刻服振动。所以世界上才既有软也有硬。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2-09-26 00:21:09
TOP
19#

存在就是硬道理,软、硬各一是方法之一
TOP
20#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9-26 0:20:00 发表
软盘比较容易解决振动问题,但带来了抖晃;硬盘比较容易解决抖晃,但要刻服振动。所以世界上才既有软也有硬。

重硬盘加分体式电源可以将震动降到最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