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俺喜欢听的一些“烧片”(附 曲目在线试听) [复制链接]

查看: 75240|回复: 304
241#

支持一下!
TOP
242#

才知道这里也有嘴仗。
简单看了一下,不想多说什么。

只想说一点:亚河兄说的听莫扎特就是“不逾矩”之说表示一点看法:我觉得你用这方式反驳对方,就显得半斤八两了。阁下言下之意显然就是,你的(听巴赫)不是最高的,我的(听莫扎特)才是最高的。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43#

d9 在 2006-6-2 13:21:21 发表的内容
是指以前没有贴过的.



明白了。
最后编辑亚河
TOP
244#

亚河 在 2006-6-3 21:14:40 发表的内容
俺认为,拿西方古典音乐给几百年前唐诗宋词配曲,相关性不大。



  呵呵,不是咱们,是傅聪大师要配.
TOP
245#

上山砍柴 在 2006-6-2 23:45:23 发表的内容
才知道这里也有嘴仗。
简单看了一下,不想多说什么。

只想说一点:亚河兄说的听莫扎特就是“不逾矩”之说表示一点看法:我觉得你用这方式反驳对方,就显得半斤八两了。阁下言下之意显然就是,你的(听巴赫)不是最高的,我的(听莫扎特)才是最高的。

砍柴兄如此一改,看得明白多了。原来的表述真还没有看懂意思:)
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些超一流的作曲家,要让我们这些凡辈来论个高矮肥瘦,真还是不好说。充其量说个更喜好哪个,而且,这种喜好往往还可能随着自己的年龄、心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记得傅雷先生说过一句:贝多芬奋斗了一辈子的东西,莫扎特早就在那儿了(原话记不清楚了)。此语中也显然有莫扎特更高明些之意,同样有许多人的反对。
我过去非常不喜欢肖斯塔科维奇,去年到今年,逢老肖逝世30年和诞辰100年,想多了解一下,竟然给喜欢上老肖了,听得个不乐(悲)乎。真可谓喜好难料。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246#

上山砍柴 在 2006-6-3 10:39:52 发表的内容
是啊,什么时候喜欢谁,跟天性、阅历、心境等东西有关,很多因素我觉得是比较偶然的。
莫扎特是天才,贝多芬是奋斗出来的天才,简单去评比是欠妥的。一个逆境中长大的,可能到老也喜欢贝多芬,觉得莫扎特只是小情小调(当然是不对的),这是很多偶然因素决定的。
傅雷的话是个误导。但是也提醒很多人更注意莫扎特。所以也算是功德一桩。

  
  那是傅聪的原话,拿莫扎特和贝多芬,中国和西方文化做比较,说得偏颇,本人极不赞同傅得论点.
TOP
247#

关山月2 在 2006-6-3 11:02:48 发表的内容
上山砍柴 在 2006-6-3 10:39:52 发表的内容
是啊,什么时候喜欢谁,跟天性、阅历、心境等东西有关,很多因素我觉得是比较偶然的。
莫扎特是天才,贝多芬是奋斗出来的天才,简单去评比是欠妥的。一个逆境中长大的,可能到老也喜欢贝多芬,觉得莫扎特只是小情小调(当然是不对的),这是很多偶然因素决定的。
傅雷的话是个误导。但是也提醒很多人更注意莫扎特。所以也算是功德一桩。

  
  那是傅聪的原话,拿莫扎特和贝多芬,中国和西方文化做比较,说得偏颇,本人极不赞同傅得论点.

  


    傅聪先生的多次谈话都暗含贝多芬不如莫扎特,西方文化不如中国文化之意,这种说法显然有失偏颇,艺术不同于赛跑、跳远等体育项目可以用仪器来测量,没有统一且公认的标准来衡量孰高孰低,正如上山砍柴前辈所说的“什么时候喜欢谁,跟天性、阅历、心境等东西有关”,喜欢谁完全是个人的事,但不能由此就认为谁比谁更高明,或者什么文化比什么文化更先进。正如有的人喜欢蓝色,有的人偏好红色,但不能说自己喜欢的那种便是更好的颜色。苹果有健胃功效,而香蕉则有清热之作用,两者各有其特点,显然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苹果就认为它是更好的水果。
    贝多芬、莫扎特以及巴赫等都是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在体裁、风格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爱乐者来说,能听到他们的作品是一种幸福,我们不必去分出谁更伟大(其实这也是不可能得出答案的),根据自己的感觉,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更对胃口些多听谁的作品就是了,不必去争个高低。我们完全可以同时喜爱他们的作品嘛!反正我本人是既喜欢莫扎特,又热爱贝多芬、又崇敬巴赫的,他们的音乐就如米饭和面条一样是自己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东西。
TOP
248#

亚河 在 2006-6-3 22:40:38 发表的内容
俺不出手,谁出手?

亚河兄竟然也要“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大可不必。

lzyyj 在 2006-6-4 7:06:24 发表的内容
说实话,你们的水平太低了,尚引不起我驳斥你们的兴趣。

也说句实话,真还如兄弟所言,本人羞于水平低下,本无资格与高人同坛共论,更不该妄评贤人睿语。按兄弟签名指引拜读过大作《少听灌迷汤的瞎忽悠》(好象在这儿也见过)。文笔之流畅犀利自叹弗如,所持观点更是非常赞同。但稍有不同之意便是个别语句用词不雅,莫非也是一种时尚?兄弟文中曾引用圣人之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圣人之书本人也算读过一点点,愚以为“讷于言”者,慎与言也。此下句更有:“德不孤,必有邻。”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249#

汗,偶都一张没有,................看来不是加把劲就能赶上了
最后编辑tmw5522
TOP
250#

上山砍柴 在 2006-6-3 10:39:52 发表的内容
是啊,什么时候喜欢谁,跟天性、阅历、心境等东西有关,很多因素我觉得是比较偶然的。
莫扎特是天才,贝多芬是奋斗出来的天才,简单去评比是欠妥的。一个逆境中长大的,可能到老也喜欢贝多芬,觉得莫扎特只是小情小调(当然是不对的),这是很多偶然因素决定的。
傅雷的话是个误导。但是也提醒很多人更注意莫扎特。所以也算是功德一桩。

同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