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学最低书目 [复制链接]

查看: 7414|回复: 57
41#

netwilliam 在 2006-1-11 17:00:04 发表的内容
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梁任公并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


“人之有学,如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国语》




我看,把《说文解字》看下来就不错了。
TOP
42#

最近看的朱自清的小书《经典常谈》也是一本介绍国学的入门书。可这些古书即使通读一番都要花不少功夫和时间的。典籍不能读通读熟,恐怕是不能领会其中奥妙的。现在人都是读"有用"之书,对这些“无用”之书,恐怕没时间也没兴趣。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而且以高中的古汉语知识,读古书还是有点吃力的。一边翻参考书一边读恐怕也难培养出兴趣来吧。
楼上各位不知都在什么年龄层次。是否经过一定的训练呢?
TOP
43#

jan 在 2006-1-12 17:28:44 发表的内容
还是看尽量早一些的书好,后来出的各种注释本曲解的太多,还有很多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
论语我一直没看完,但是就看过的部分来说,被曲解的太多了。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的目的来解释一番,而现在看的人多看的又是白话本的。
我觉得,宋明理学基本上就是故意曲解的典范了。当然,他们是不怕误导人的,因为他们知道别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误导的。这种误导也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就像汉代为复兴儒学而迎合统治者一样。
朱熹他们“曲解”经书时可能心里也未觉有何不妥,这似乎也是儒家传统,孔子删《春秋》;刘歆篡古史,不一而足啊。
胡诌几句,贻笑大方了。
TOP
44#

yilinliulin 在 2006-1-13 9:10:06 发表的内容
我看,把《说文解字》看下来就不错了。
在这些典籍面前,《说文解字》是必要的工具书。
TOP
45#

chengxd 在 2006-1-13 15:07:00 发表的内容
是不是该说买碟的卖弄书袋?------玩笑而已.
哈哈,碟和书是都买了些,可还没资格卖弄。
TOP
46#

qst 在 2006-1-13 13:00:33 发表的内容

楼上各位不知都在什么年龄层次。是否经过一定的训练呢?


前面我也胡说过,所以回您话。
年龄30~40。层次几乎没有。东北的粗鲁人。
没经过什么训练,道听途说了不少。我认为了解这些也用不着什么训练吧?
96年到河南三门峡采风的时候,有个农民在村头给我讲《道德经》,从晌午到日落,听得痛快;前几天出租车司机还因为听电台播音员的病句给我讲了主谓宾补定状,听的我也直点头。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觉得了解这些不是什么大学问,有普通的语文知识即可。
TOP
47#

netwilliam 在 2006-1-13 13:55:16 发表的内容
chengxd 在 2006-1-13 13:42:21 发表的内容
卖碟的吊取了书袋?
这句不解。请教。

是不是该说买碟的卖弄书袋?------玩笑而已.
TOP
48#

qst 在 2006-1-13 13:00:33 发表的内容
楼上各位不知都在什么年龄层次。是否经过一定的训练呢?


我在前面胡说八道过,所以回答你的问题。

年龄:三十好几,大学四年但是大学语文只读两年,也就是说非中文专业。可能因为兴趣,用过一点功,仅此而已。
TOP
49#

chengxd 在 2006-1-13 13:42:21 发表的内容
卖碟的吊取了书袋?
这句不解。请教。
最后编辑netwilliam
TOP
50#

qst 在 2006-1-13 13:00:33 发表的内容
最近看的朱自清的小书《经典常谈》也是一本介绍国学的入门书。可这些古书即使通读一番都要花不少功夫和时间的。典籍不能读通读熟,恐怕是不能领会其中奥妙的。现在人都是读"有用"之书,对这些“无用”之书,恐怕没时间也没兴趣。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而且以高中的古汉语知识,读古书还是有点吃力的。一边翻参考书一边读恐怕也难培养出兴趣来吧。
楼上各位不知都在什么年龄层次。是否经过一定的训练呢?
呵呵。我的古汉语知识都是高中时学的。不清楚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情况,我倒觉得我那时的所学,辅以必要的工具书、参考书,应该可以基本应付前述的一些典籍。当然是在真正花心思,认真地,而非敷衍了事地去学的情况下(我那时的同学大多对古汉语不感兴趣)。
记得假期里时而捧一下午《世说新语》,直看得眉飞色舞,唏嘘感叹。

《经典常谈》是很好的入门书籍,比章太炎《国故论衡》、钱穆的《国学概论》更适合现在的普通读者。
最后编辑netwillia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