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17145|回复: 61
41#

denzj 在 2005-12-28 12:23:09 发表的内容
在CD面粘上保护膜,应该会沿长寿命


可能吧,但我怕会影响珍藏,虽然是透明的,毕竟在CD上帖了东西。可能有些人还会怕帖了这一层而增加了CD的重量…………
TOP
42#

zhangwanhui 在 2005-12-28 10:33:00 发表的内容
溪秀兰 在 2005-12-27 23:22:29 发表的内容
CD碟塑料外壳的塑料薄膜弄丢了,如何保护?偶拍的碟子外壳的照片看上去很多已经刮花了。


碟子外壳花了也很心痛的,有cd专用的塑料膜,比塑料外壳稍大一点点,还是很方便的,而且很便宜呀,400个才8块,,,



楼上仁兄,哪里有卖?请继续指教。
TOP
43#

SINATRA 在 2005-12-28 15:05:29 发表的内容
denzj 在 2005-12-28 12:23:09 发表的内容
在CD面粘上保护膜,应该会沿长寿命


可能吧,但我怕会影响珍藏,虽然是透明的,毕竟在CD上帖了东西。可能有些人还会怕帖了这一层而增加了CD的重量…………
选择贴膜要小心,有些不干胶是有腐蚀作用的!
TOP
44#

长期存放的cd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吃塑料的细菌.有合适的温湿度加上CD碟上的油污(手印)会使这种细菌大量繁殖,油污吃完后就会接着吃CD的保护层,接着就是信息层氧化缺损.接下来就.............不用讲了.厂家提供的使用期限是在比较理想的存放环境下得出.个人存放可能要给CD定时洗澡才能长命的.
TOP
45#

回复: 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各位发烧朋友们,我是新队员,请多指教,针对楼主所说CD氧化透光的问题,我也有过,氧化到没有,透光的现象有,我有张UK版本的CD是91年出的,无IFPI的,英国版,不是银圈的,正面图案是绿漆的,整个都是绿漆覆盖,可是也有透光的现象,看起来是出厂就这样,从读取的那边看,能看到就一个小绿点,就一个而带绿漆的那边完好,也没掉。各位烧友们,帮我想想,我也觉得有的透光是胎里带,出厂就这样,我听了10多年了也没听出毛病来,至于有的烧友说的透光有好几个小点点,那是人为和盘质的关系。
TOP
46#

回复: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也许等CD氧化光了世上也没有 任何播放CD的机器了

喜欢就买了,早期CD有早期CD的优点,再版有再版的优点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47#

回复: 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PDO的含义与其出品CD唱片的质量

         方便性与品质稳定度兼具的CD算是长寿的音乐软体载体,但是它百年不毁的神话却早就被打破。 进入新的年度,大家有没有将珍藏的CD全面保养检视一番?除了拭去唱片表面因为高湿环境生成的霉菌斑,光碟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化也是应该注意的重点;二十几年来CD变质造成播放障碍的案例时有所闻,对于雷射唱片的保存性,我们不能过于乐观轻忽。


     一九八○年代CD刚商品化时,掌握制造关键技术的飞利浦与杜邦光学公司(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 , PDO)所代工生产的唱片在市场上占有很高比例(多为大陆称为“银圈版”,港台称为“铁心版”的CD唱片)直至今日许多跨国唱片公司,如环球集团旗下的PHILIPS、DECCA、DG等仍有高比例的CD产品委托PDO生产,喜欢收集古典唱片的乐迷,对于CD中心孔附近的PDO字样应该不陌生。然而,大厂制造并不代表品质无虞,几年前PDO英国厂就公开承认其产制的部分CD存在瑕疵,并愿意回收替换。


       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三年间,PDO英国厂因为使用了不良的生产原料,使得一部分CD的反光膜无法抵抗硫化物的侵蚀,二、三年过后,原本为亮银色的反射面逐渐变成黯淡的古铜色,终致资料读取错误。多数CD的封面小册子并非采用晚近环保取向的黄豆油墨(SoyInk)印刷,传统石化油墨使用的溶剂含有会污染环境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 VOCs),这些包含硫化物在内的VOCs会持续从印刷品挥发出来,而和小册子被共置于片盒中的CD,正好处在高VOCs浓度的空间。


        牵涉到这几批产品的厂牌不下十种,英国本土的ASV、Hyperion、Unicorn等独立品牌,以及出版历史录音闻名的Pearl出版品占不少数量。相较于PDO德国厂、美国厂制品,英国厂的CD在靠近中心孔的地方多了一块透明的区域,相当好辨认,大家不妨检视一下手边收藏的「高危险群」,是否出现不寻常的金属光泽,以及反光膜劣变的情形。CD反光膜出现暗铜色泽通常由外缘开始,最初在播放时最后几轨会出现「爆音」的现象,症状恶化时杂音遍及整张CD,最后更因为反光膜失去作用而导致无法播放。


       台湾的唱片代理商通常不是忽视消费者权益,就是处于状况外,加上前述的部分品牌代理权移转频繁,甚至原厂已经结束营业,因此欲更换变质的CD还是需要直接洽询英国PDO。或者在CD反光膜变质初期,尚在音轨读取容错范围内时,尽快以高品质的CD-R烧录备份音乐资料,也是一个消极的权宜之计。


        CD邻接反光膜的印刷面其实是个十分脆弱的部位,不幸于水灾泡水的CD若未即时抢救清洗,大量从小册子溶出的VOCs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就将反光膜腐蚀得千疮百孔;早年许多唱片出版商喜欢在多片装CD盒的光碟间夹垫海绵,以避免CD意外脱落时相互磨擦,结果紧贴CD存放多年的海绵有机成分,也逐渐造成侵蚀印刷面的现象。为了产量与成本的考量,很多CD代工厂都曾导入新的技术,配合运用的各种原料也让唱片的保存性增添了不可预料的变数,英国PDO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愿意出面负责的厂商而已。


        古典CD的陈售期相当长,出品超过十年的CD并不难在唱片行发现,几个由英国PDO代工的小厂偏偏又出版过大量罕见曲目的录音,绝版珍品经常是新旧乐迷猎寻的宝物,购买这些品质有疑虑的CD,最好还是在结帐时当场拆封检查一下光碟的状况,以免后续的困扰与遗憾。






 

                                  
最后编辑zyf1893 最后编辑于 2008-08-13 20:34:54
TOP
48#

回复: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我的CD没有氧化透光的问题的问题,碟子的房间365天都开空调.
TOP
49#

回复: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好帖

也是烦恼中的问题
TOP
50#

回复:关于CD氧化透光的问题

讲了半天。没有讲到CD保存的环境情况。如:温度。湿度。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